王昌龄真在发愁么,还是那些牵挂他的人在杞人忧天。
老王其实过得挺滋润,经常去野炊。《龙标野宴》: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青山明月不曾空,多么洒脱自在!
一起赴了今晚那个谁的邀约,就在青山下,竹边溪畔,晚风初起的时刻;轻抚丝弦,吟唱了什么,高高的,低低的,婆娑的凤尾竹也来合奏,此时没有心碎的离别;月亮依旧沉默,却洒在谁递来的酒杯中,满是月光,或许也满是月神亘古的寂寞;习习微风,足够凉,足够轻,人生呀,岁月呀,蹉跎。
传闻老王还盖了个龙标书院,教书育人;芙蓉楼是否是他盖的,也不知道,他是否常常在芙蓉楼烂醉如泥,也不知道。但他肯定常在芙蓉楼的顶层倚栏观月。就像范仲淹所说,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春酒竹丛......。
老王还留下了许多传奇,“苗女听歌”、“遮道迄诗”、“佳句退兵”等,既浪漫,又豪迈,满足了多少吃瓜群众的想象。这样的贬迁,真让人向往,这是人生开挂了么,还是到了天堂。
老王真得不难过么?他还真没有那么多的牢骚,更没有“江州司马青衫湿”的眼泪。老王也许真写了千首送别诗,送别的人不同,但怎么看都像在回应李白,看来他心里还是不服周呀。
《芙蓉楼送辛渐》是表白的名篇,我心光明,不惧那些小肚鸡肠: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柴侍御》也不错,回应了李白的月亮邮差: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任五之桂林》也回应了李白的月亮邮差,可以刹那千里: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送魏二》也很凑合,也提出了月亮的话题: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送郭司仓》也有月亮: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送胡大》提到人倚明月楼: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送张四》提到了山中冷月: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送李十五》提到了水中寒月: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
《送人归江夏》提到了梦中孤月:寒江绿水楚云深,莫道离忧迁远心。晓夕双帆归鄂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老李呀,月亮快递承运的你的愁心我已收到,我的回赠,只是这一片冰心,老李,你是好酒的人,这玉壶冰,肯定够味。老李,有没有兴趣,来芙蓉楼畅谈人生和理想,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明月溪流、强盗与美女什么的,如果你喜欢月亮,我这里有山中冷月、水中寒月、梦中孤月,咱们倚着明月楼欣赏可好。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让老李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人生也与夜郎挂上了关系,他不久以后也被贬到了夜郎。不知道李白经过芙蓉楼的时候,有没有人也寄了一颗愁心给他,但那玉壶冰心的人,却已不见了。
只有那时明月,依然是月照高楼。不知道这回是谁陪着李仙人,痛饮狂歌。温庭筠《赠少年》: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离别诗中高适的《别董大》很出名,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不相上下,可谓双壁: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客舍青青柳色新中的离别很伤情,还是在北风怒号中分别吧,让暴风雪来得更猛烈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雪满天山路,是什么样的归程,这还能回得来么。怪不得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肯定是遇到雪灾了。万里外的异域建功立业,是好男儿的本色,他就没有想到要回去吧。
新疆吐鲁番以东42公里的阿斯塔那古墓群唐代古墓中出土的《长行坊支贮马料文卷》,记载了唐玄宗天宝十三年至天宝十四年(公元754-755年)每天往来于驿站和长兴坊之间的马匹以及草料的消耗情况。文卷中第一卷西州(今交河故城)等驿站的马料出入账上有一笔清楚地记载着:“岑判官马柒匹共食青麦三豆(斗)伍胜(升)付健儿陈金”。天宝末年,在驻节西州的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封常清幕府中当判官且姓岑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岑参。
岑参竟然又以这样的方式在历史的时光中回应着谁呢。多么奇妙,山回路转又见君,马吃草料记账处。大漠风沙的金戈铁马之后,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风花雪月之余,剩下的不仅有一地鸡毛,还有一地账单。
话说回来,千年以后,人去了,账还在,做人就不要多吃多占,马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