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板上,一个个框图连接,勾勒出芯片的设计蓝图。
时间飞逝,转眼间,张恒和他的团队已经投入“生物监测芯片”研究整整三个月了。
令人沮丧的是,进展远没有他们预期的那么顺利。
实验室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王淼带领材料组,不眠不休地测试着各种新型生物材料。
从纳米级的碳材料,到柔性可延展的高分子材料,他们几乎把能想到的材料都尝试了个遍。
“这种石墨烯基底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看起来不错,但机械强度还是不够。”
王淼皱着眉头,盯着电子显微镜下的样品:“看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材料的微观结构。”
而电子组这边,林森也陷入了困境。
为了实现芯片的微型化,他选择了先进的纳米工艺来制造芯片内部的集成电路。
纳米级的加工精度,对工艺参数的控制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器件的一致性还是达不到要求,良品率太低了。”
林森泄气地说:“纳米级的刻蚀过程太不稳定,我们找到更好的工艺条件。”
软件组的徐占龙,则为海量生理信号的处理算法伤透了脑筋。
“现有的信号处理算法,在这么小的芯片上根本跑不动。”
他抱怨道:“看来我们从底层入手,重新设计一套轻量级的信号处理架构,还要对算法进行大规模的优化和裁剪。”
连日的工作,让团队成员们疲惫不堪,但更多的是深深的挫败感。
张恒感受到了大家的情绪低落。
“大家不要气馁,我们遇到的所有问题,其实都在为最终的成功铺路。”
他在组会上说:“科研本来就是一个反复试错的过程,失败是常态,成功是意外,关键是要总结教训,调整方案,持之以恒地探索下去。”
他环视了一周:“我们手上的,可是关系到无数将士生命的大事,越是艰难,我们越要咬紧牙关!只要我们不放弃,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张恒的话,让大家重新振作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众人齐心协力,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坚。
王淼的团队,开始探索仿生学的思路。
他们从自然界汲取灵感,研究各种动植物体内的结构材料,试图找到兼具强度与韧性的完美组合。
功夫不负有心人,新的复合材料渐渐有了眉目。
这种材料巧妙地模仿了昆虫外骨骼的多级结构,经过优化,各项性能指标都有了大幅提升。
而林森那边,则从半导体工艺的前沿技术中找到了突破口。
他们引入了原子层沉积技术,通过逐层堆叠材料,实现了纳米级的精准图案化。
芯片的加工质量,终于稳定下来。
徐占龙也没有闲着。
他重新审视了信号处理的流程,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架构。
在这种架构下,信号处理被分解为多个并行的子任务,分别由专用的硬件电路来加速。
他还借鉴了压缩感知等前沿算法,大大减少了数据处理的复杂度。
点点滴滴的进步,渐渐汇聚成希望的涓流。
功能样机,在一次次的调试中日臻完善,性能指标,在一次次的优化中不断刷新。
但张恒知道,他们还远没有到祸祝的时候。
样机通过实验室测试,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下一步,我们要把样机植入动物体内,进行长期的生理兼容性测试。”
他在会上宣布:“只有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验证了植入体内的长期稳定性,我们才能进一步开展人体试验。”
消息一出,团队又一次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
培养细胞、构建动物模型、设计实验方案……
大家分头行动,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准备工作。
实验台前,张恒目不转睛地盯着显微镜。
他正在仔细端详植入芯片的细胞形态,寻找可能出现的炎症反应。
“我们做的,是一项事关战士生命安全的工作。”
他喃喃自语:“容不得半点闪失啊……”
窗外,夜色渐浓。
实验室的灯,依然亮着。
人影晃动,仪器嗡鸣,描绘出科研人孜孜不倦的剪影。
动物实验的结果,给研究团队带来了新的启示。
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但芯片的整体表现,已经展现出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这批实验数据证明,我们的芯片植入后,能够稳定地采集到动物的生理信号,并实时上传至监测系统。”
张恒在组会上总结道:“还有一些信号失真和漂移的问题,但整体来看,芯片的功能已经得到了初步验证。”
王淼也报告了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我们筛选出了一种新型的柔性基底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长期植入后未见明显的炎症反应,同时,它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能够适应体内环境的各种形变。”
林森点点头,接着说:“电极的问题,我们也有了新的思路,通过在电极表面修饰一层仿生材料。
可以显著提高电极-组织界面的稳定性,减少信号的漂移和失真,下一步,我们会着重优化这个界面层的结构。”
徐占龙也分享了算法优化的心得:“我们在信号处理单元中引入了自适应滤波算法,可以自动识别和去除环境噪声,提高信噪比,同时,我们还优化了数据压缩和传输的编码方式,大幅降低了能耗。”
进展的曙光,让大家备受鼓舞。
张恒环视了一周,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
“大家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
他由衷地说:“就算是小小的突破,都凝结着我们的心血,现在,我们离成功已经不远了。
接下来,我们要全面总结这一阶段的经验教训,制定详细的优化方案,争取早日突破最后的难关!”
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