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着重强调:“要攻克这些难题,关键在于‘织女星’技术与医疗救援特定需求的深度融合,我们要从实际应用场景出发,有针对性地优化隐身方案。”
接下来的几天,张恒和他的团队开始了广泛而深入的资料搜集和调研。
他们查阅了大量关于海上医疗救援的文献,分析了各种救援装备的优缺点,梳理了救援行动中的关键流程和技术需求。
他们还专门拜访了海军医院和特种部队,向一线医务人员和救援专家们请教。
通过亲身体验救援演练,他们对海上医疗的特殊性有了更加直观和全面的认识。
同时,他们也在“织女星”的技术积累中寻找灵感。
徐占龙重点分析了各种隐身材料在水下环境中的适用性,探索如何进一步提高材料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叶森则着眼于将仿生减阻技术应用于救援装备的设计,力求在提高水下机动性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流体噪声,减少暴露概率。
陈铭衡则与军方信息化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他初步构想了一种基于水声通信和智能中继的信息传输方案,希望能在不依赖水面平台的前提下,实现稳定可靠的水下通信。
渐渐地,一个专门用于海上医疗救援的全新隐身平台的雏形,在张恒和他的团队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在这个初步设想中,新型救援装备将是一种继承了“织女星”隐身基因的无人潜航器。
它将装备多波段水下隐身涂层,配备仿生流线型外形,能够灵活、隐蔽地运动到伤员所在区域。
同时,它还将搭载一个全封闭的医疗舱。
在舱内,各种先进的急救设备和生命维持系统环环相扣,能够在水下环境中为伤员提供高标准的医疗保障。
而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则能实时接收战场指挥系统的调度,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反应。
这,将是一个集隐身、智能、医疗于一体的海上救援利器,必将大大提升海军医疗保障的能力和水平!
当张恒将这一设想与团队成员们分享时,所有人都兴奋不已。
“创新的意义,不仅在于攻克技术难关,更在于为打赢未来战争提供有力支撑。”
有了全新海上医疗救援装备的初步构想后,张恒和他的团队投入到了更加细致的设计工作中。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设计研讨会如火如荼地展开。
团队成员们围绕着构想中的关键技术点,展开了细致的专业讨论。
“我们首先要确定救援装备的总体布局和参数。”
张恒在白板上勾勒出一个粗略的轮廓:“根据救援任务的特点,我建议采用双体布局,主舱用于伤员治疗和转运。
副舱容纳动力、电力等辅助系统,两舱之间用柔性梁连接,兼顾速度和稳定性。”
徐占龙若有所思:“双体布局能有效降低阻力,提高航速和续航力,但在实现全面隐身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困难。
因为连接部位往往会增加雷达和声呐的反射,我们需要在结构设计上做进一步优化,尽可能消除这些不利因素。”
叶森接着说:“动力系统我建议选用新型燃料电池,兼具高效、安静、低污染等特点,非常适合隐身平台。
但燃料电池对低温和高压环境较为敏感,我们要做好防护和热管理,此外,在船体外部可以设计一些仿生皮肤,模拟鲨鱼或海豚的表皮结构,进一步降低流体阻力和噪声。”
谈到医疗舱的设计,众人讨论得更加热烈。
“医疗舱内要尽可能封闭,与外界保持物理隔离,这样可以在伤员转运过程中维持稳定的舱内环境,也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设备的噪声外泄。”
“要搭载全自动的医疗设备,包括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这些设备不仅要小型化、集成化,更要具备一定的智能化水平,能适应无人环境。”
“还要开发一套智能化的医疗专家系统,能根据伤员的生命体征,自动给出诊断和治疗建议,为舱内的医疗决策提供支持。”
......
讨论深入,一幅全新海上救援利器的蓝图渐次展开。
它不仅集成了“织女星”的核心隐身技术,还充分考虑了医疗救援的特殊需求,可谓一次全方位的技术革新。
徐占龙和他的材料团队,致力于开发新型隐身涂层。
“除了吸波、导电等基本性能外,这种涂层还要能抵御海水的长期浸泡和冲刷,并且要方便快速修复,我们正在尝试一些仿生水下自修复材料,希望能实现突破。”
叶森则带领流体力学小组,对船体外形进行反复的模拟仿真和优化。
“我们采用了一种新颖的水动力优化算法,综合考虑了速度、隐蔽性、稳定性等多个因素,力求找到一种最佳的流线型外形参数。
我们还专门设计了鱼鳃状的柔性进排水口,既能降低航行阻力,又能避免水流噪声。”
在陈铭衡和软件团队的努力下,一套功能强大的智能救援系统也初具雏形。
“这套系统不仅包含了医疗专家系统,还有面向救援全流程的指挥控制、态势感知、信息通讯等多个功能模块,可以显著提高救援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我们采用了多方协同、迁移学习等前沿技术,使系统能够不断从救援实践中学习提高。”
......
经过数月的艰苦攻关,一套完整的设计图纸终于呈现在众人面前。
它犹如一条矫健优雅的“水中猎豹”,所有流线都经过反复打磨,各个部件都凝结着最前沿的科技成果。
从双体隐身船体,到氢燃料电池动力;从仿生水下推进,到智能化医疗系统……
“下一步,我们就要进入工程样机的制造阶段了。”
张恒满怀信心地说:“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在海疆救援的最前线大显身手,以她特有的方式,守护海军将士的生命健康!”
在完成所有前期准备工作后,张恒和他的团队终于迎来了建造的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