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工,还请你协助医工团队,对医疗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微调,避开船体结构的敏感频段。”
大家听完分工,立即行动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实验室和建造现场一片繁忙。
徐占龙带领材料专家们日以继夜地进行计算和模拟,优化外壳的材料配比和厚度分布,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应力集中和共振风险。
林森与造舰工人们并肩作战,在医疗舱的周边安装了一圈阻尼器和隔振器,犹如给“生命方舟”穿上了一件隐形的“防震衣”。
陈铭衡与医工团队密切配合,对医疗设备的运转参数进行了重新调校。
“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让设备能够实时感知船体振动,自主调整工作节律,达到动态减振的效果。”
他向大家解释着优化的思路。
大家群策群力、协同攻关,原本棘手的难题渐渐迎刃而解。
又一个深夜,当疲惫的团队成员准备收工时,张恒却独自一人来到了建造现场。
他缓步走到“生命方舟”号跟前,抚摸着她光洁的船体,喃喃自语:“看看你,已经初露芳容了,很快,你就要背负着神圣的使命,驶向深海、驶向未来。”
月光洒在张恒的脸上,映照出一张略带倦意但斗志昂扬的面容。
他抬头望向夜空,像是在对苍穹述说心中的誓言:“你看,‘生命方舟’号将以最闪亮的姿态,加入到这片希望的星空,成为照亮海上生命的一束光!”
“生命方舟”号的建造接近尾声,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时刻即将到来——实地测试。
这是对这艘智能救援船各项性能的全面检验,也是它能否顺利服役的关键一环。
张恒和他的团队对此进行了周密的准备。
他们选择了一处环境条件类似实际海上救援的海域,计划在此开展为期两周的综合测试。
测试海域位于东部海域,那里水文条件复杂,海况瞬息万变。
巨浪、暗流、礁石……
种种挑战在那里汇集,堪称对“生命方舟”号的一次全方位的严苛考验。
在出航前的最后一次会议上,张恒对参与测试的全体成员进行了详细的任务部署。
“此次海试事关重大,是对我们前期所有工作的集中检阅。”
“我们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严谨细致地完成测试科目,哪怕最微小的问题,也决不能放过。
因为在海上救援的实战中,任何一个疏漏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台下,众人神情肃穆地点头。
“测试期间,大家一定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人员的生命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
张恒特别强调:“同时,也要处处为‘生命方舟’号的安全着想,她将是我们挽救他人生命的重要工具,我们有责任确保她时刻处于最佳状态,随时准备投入到救援任务中去。”
一番话语凝聚了全团队的心志。
转眼间,测试的日子来临了。
当“生命方舟”号缓缓驶离港口,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壮阔的海疆画卷。
离岸越远,海浪越高。
很快,他们就进入了测试海域。
顷刻间,一个个巨浪扑面而来,船身随之颠簸摇晃。
但“生命方舟”号却表现得异常稳健,犹如一头睿智的海洋巨兽,沉稳地应对着大海的“进攻”。
“首先进行动力和操控性能测试。”
张恒在对讲系统中下达指令:“我们要重点考察在不同海况下,‘生命方舟’号的快速响应能力和可控性。”
话音刚落,驾驶室内的操作人员便开始了一系列船舶动作。
他们全速前进或者紧急制动,有时候来个180度大转弯,在狭窄水道中灵活穿梭。
伴随着一个个精准的操作,一组组实时数据也在不断反馈到监控大屏上。
张恒和工程师们正全神贯注地分析着这些数据曲线。
“太棒了!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非常稳定,完全符合设计预期。”
“就是在大角度转向时,船体的侧倾角度还是偏大了一些,这一点还需要在操控算法上做进一步优化。”
测试在紧张地进行着。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对“生命方舟”号的综合供能、通信导航、医疗设备等多个系统进行了全方位的测试。
一项项考验,一个个难关,在“生命方舟”号的身上一一呈现,又一一被攻克。
在测试进入第五天时,一个隐患悄然显现。
当潜水员在对船底进行水下检查时,他们发现一处隐身涂层出现了细微的剥落。
从外观上看,这个缺陷非常轻微,但张恒对此却高度重视。
“隐身性能可是‘生命方舟’号的生命线。”
他皱着眉头说:“涂层的完整性直接关系到船舶的隐蔽效果,我们一定要查明原因,尽快修复这个问题。”
技术人员连夜展开了故障分析。
经过反复的测试和论证,他们认为问题可能出在涂层材料的柔韧性不够,在长时间的高应力状态下容易产生微裂纹。
“看来,我们在材料配方上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徐占龙若有所思:“是时候启用我们最新研发的纳米增韧技术了,通过在分子链中引入一种特殊的柔性基团,可以显著提升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和断裂韧性。”
一项紧急的材料升级计划在海试现场火速展开。
他们利用备用的原料和器械,连夜调制出改进后的涂层材料,并对剥落区域进行了修复。
48小时后,当修复完成的涂层经受住反复冲击和弯折的考验时,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
“这次故障,恰恰暴露了我们在材料研究上的一个新方向。”
张恒乐观地说:“通过这次海试发现问题,我们反而可以进一步完善‘生命方舟’号,让它变得更加强大、可靠!这正是海试的意义所在。”
一次次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