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江夏南部的盗匪很猖獗,涂高一点也不慌张。
他想起了明朝的哲学家王阳明。
王阳明一生的成就可不光是在哲学领域,他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和社会改革家。
他曾手捧书卷,带领着一帮秀才剿灭了广东、江西、福建为害几十年的匪患,还曾用一个半月时间剿灭了造反的宁王朱宸濠,并因此成为明朝因军功而封爵的少数文臣之一。
王阳明剿匪,用的是立体手段,心理战、社会改革、军事打击同时进行,既扬汤止沸又釜底抽薪。
涂高看过王阳明的传记,知道一些他剿匪的手段。此刻,涂高觉得王阳明的策略很有借鉴意义。
不过涂高的手下可没有王阳明。
涂高想派两个人去,一个人负责带兵清剿,一个人负责保境安民。
前者,必须是个狠人,最好比土匪还狠。
无巧不成书,正好这两天张飞来武京了。
原来,张飞在寻阳无事可做,每日闲得七窍冒烟,实在耐不住,所以这两天来武京找大哥二哥喝酒来了。
涂高当即找来张飞,问他愿不愿带兵去剿匪。
张飞一听能上阵砍人,乐得合不拢嘴,当即应允。
涂高就写了一个便条,让张飞带给刘备,让刘备把甘宁的部曲调到寻阳,把寻阳作为今后的水军基地;寻阳原驻防部队调出五百步卒,随张飞南下剿匪。
后者,他想到了徐庶。
徐庶目前没有要务在身,并且兼资文武,能力很强。这回派出去历练历练,不是坏事。
更何况,徐庶早年的经历也让他很适合担任这一任务,以毒攻毒嘛!
他当即找来徐庶,跟他说明了来意,并把王阳明保甲制度的要旨说给徐庶听。
徐庶自然从来没听说过保甲制度,他将信将疑,答应到匪患区一试。
徐庶、张飞二人就领了命,杀气腾腾前去剿匪。
徐庶不带兵,先到。
他按照涂高交待的方法,把匪患区的农民全部组织起来,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每户出一个户主,参与保甲巡逻和议事。
每甲推举一个甲长,每保推举一个保长。徐庶这等于是在匪患区实践了一下基层民主。
徐庶令老百姓相互检举犯罪的人,尤其是参与土匪团伙的人。
一经查实,立即对检举者重赏;如果无人检举而被查出犯罪的,十户都要连坐受罚。
政策一经推行,老百姓们为了避免连坐,纷纷出来指证参与土匪的人,甚至出现爹举报儿子、弟弟举报哥哥的事。
张飞很快砍了一群土匪安插在各地的眼线。
同时,山里的土匪团伙,有不少人为防止家人、亲戚被牵连,主动出山自首,土匪的势力大大减小。
张飞又令那些自首的土匪带路,杀奔土匪的山寨,很快捣毁了大部分的贼窝。
不出半个月,江夏南部的匪患就平息了。
当然,这点匪患对张飞和徐庶这两个三国猛人来说,只能算是个娱乐项目,太简单了!
剿匪结束,张飞留在原地巩固成果,徐庶先回武京复命。
涂高见保甲制度初见成效,下令由徐庶主持,在全江夏推广保甲制度。
刚一开始执行的时候,老百姓怨声载道,觉得这个制度太过严苛,有点不近人情。
但执行了一段时间后,社会上的小偷小摸的现象全部消失了,社会治安状况焕然一新。整个江夏几乎都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程度。
江夏过去因苛政和战乱,一直是个混乱的地方。
这回经保甲制度治理之后,江夏的老百姓终于可以安居乐业了。他们对保甲制度从反对变为接受,又从接受变为支持。
这是不是夸张?
一点也不夸张。
古代史书上,吹一个良吏善于治理地方,所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就是他最高的治理成就。
但这个境界是怎么达到的?其实你仔细看看史书就明白了:秘诀就一个字:狠。再说详细点,就是:对坏人狠。
只要对坏人够狠,坏人不敢做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就实现了。
就像南宋名臣辛弃疾,他到哪里都可以实现这一点。
他是怎么干的?就像他到福建任职,先把所有关押的犯人提出来,不问青红皂白全砍了。
这么一搞,本地的坏人噤若寒蝉,老实得很。
外地的流窜犯听说辛弃疾在这里主事,连辖界都不敢进。
所以辛弃疾不管去哪儿,也不管那里原先有多乱,很快就能治理得井井有条。
这么做,对,还是不对?
谁知道呢!那是专家们喝茶扯闲篇的话题。反正他们工资挺高,又闲得蛋疼,让他们扯去呗!
涂高也是一样说不清对错,但对江夏目前比较混乱的局面,重典显然是好使的。
同时,涂高让保甲组织青壮年在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这不仅能提高地方的防匪能力,还可以在战争时转变成后备兵员。
他还规定:只要组织军事训练效果好的保长,可以直接提拔为军官。
官制方面,涂高下令废止了汉朝已经朽烂透顶的“举孝廉”制度。
这时的举孝廉,早已沦为笑话。
当初设立这个制度,目的是让地方官举荐人品好的人出来当官。一般只有众口称赞的大孝子、洁身自好的正人君子才能获得举荐。
这个制度刚开始还行,但后来就越来越变味了。
一些地方豪强通过和地方官吏勾结,想方设法让自己家的公子哥都举荐上孝廉。只要有了孝廉身份,就有了当官的敲门砖,至于是不是真的孝,真的廉,早就没人关心了。
发展到后来,地方官举荐的孝廉全部是世家大族的子弟。当官的世世代代都是官,而穷人的晋升通道完全被堵死,整个社会开始僵化腐烂。
可以不夸张地说,东汉的灭亡,就是源于孝廉制度的崩溃。
因为江夏地面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