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实验室还是晶体管实验室,亦或者是光刻机实验室。
所有研究员都面露惊讶。
他们也阅读过陈国华拿出来的这些相关的技术资料。
可是更详细的技术部分,讲真的,他们听不懂。
从理论层面来说,董建昌他们都可以明白陈国华说的两种办法。
更何况,目前好像还没办法进行这样的堆叠。
因为技术上面,还做不到。
而
陈国华也提及了这一点,
但
“所以,究竟什么是硅通孔技术呢?”
听到陈国华的提问,显眼包万庆萱当即便举手要回答这个问题。
她是想要通过回答问题,来证明她有认真听课,而不是走神了。
看到她那么爱表现,陈国华不由莞尔一笑。
万庆萱这位女同学,之前已经被他点名给弄怕了,所以每次这样的课程,她都是十分积极主动的。
“行吧,你来说一说,但如果说的不对,可是要惩罚的哦。”
“才不会呢,哼!”万庆萱傲娇地哼了一下,然后马上正色道:
“顾名思义,硅通孔技术是通过在芯片和芯片之间、晶圆和晶圆之间制作垂直导通,通过铜、钨、多晶等导电物质的填充,实现硅通孔的垂直电气互连,实现芯片之间互连的一种技术.”
“行吧,勉强正确,自己鼓掌鼓励一下你自己吧。”
听到陈国华的话,万庆萱顿时眯眼笑了起来。
接下来的时间,陈国华便针对这个硅通孔技术,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讲解。
其实,现如今的振华研究所,还没必要进行这样的技术研发。
但陈国华知道,目前只能够利用这个取巧的技术,来实现更多的晶体管堆叠,从而达到提升芯片性能的目的。
从现有的技术体系来说,想要突破更小的晶体管尺寸技术,难度系数无疑是非常大的。
先不说更远的仅有两位数字纳米级别的晶体管技术,就说仅仅只是五百纳米以下级别的晶体管技术,就足以把人阻拦在门外很长一段时间了。
如果是个位数纳米级别的晶体管技术,呵呵,那就需要涉及到了极紫外光刻机技术了。
极紫外光刻机号称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机器,没有之一。
因为这玩意儿涉及到的技术层面和高精尖零部件,实在是太多了。
关于这些,陈国华当然没有跟大家说。
可终究是逃不过大家的好奇心,这不陈国华刚坐下来,准备吃饭,章济川就一屁股坐了过来。
“老陈,趁现在有时间,要不你跟我们说一说这个极紫外光刻机技术呗?”
中午的食堂处,章济川舔着脸,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
在他后面,又来了好几人。
他们全都坐在陈国华身旁的人,除了章济川之外,还有薛晋权、董建昌、陆子敬他们几人。
他们这些人,全都是当初最受陈国华看重,目前负责几个实验室的小项目负责人。
同时他们也都是超学神,比如姚诗琼,她现在就负责软件编程实验室。
还有之前的顾小凤,就被陈国华调去了刚成立没多久的准分子激光器实验室。
此时,听到章济川的话,便是顾小凤和姚诗琼两人也跟着好奇了起来。
“老陈,快点说说,别说详细的技术,就是大概说一说就可以了.”
薛晋权也跟着催促了起来,陈国华当即瞪了一眼:
“你们又不是搞光刻机研发技术的,了解这些干嘛?”
“老陈,瞧你这话说的,我负责的光学仪器实验室,很多元器件和组件,不都是跟光刻机有关系的吗?”
陈国华无语地白了薛晋权一眼,“你别凑热闹了,想要听的话,那就竖起耳朵来.”
反正就是说个大概,不会涉及到技术层面。
再说了,就只是吃饭的功夫,怎么可能讲得到那么多呢?
“我们制造极紫外光刻机的话,首先就需要产生极紫外光,那么你们知道这涉及到了什么技术和设备吗?”
一句话,陈国华就忍不住带入了老师的角色。
但薛晋权他们并没有打断他,反正老陈经常在课堂上也是这么自问自答的。
“众所周知,我们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直接产生极紫外光的灯泡.”
不管是之前初代光刻机的汞灯,还是目前正在利用准分子激光器基于氟化氪来产生深紫外光的激光,技术含量都相对低一些。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陈国华笑了笑,接着说道:
“这就需要制造一种直径只有三千万分之一米的小锡球,然后在真空中让它可以每小时三百二十五公里的速度移动。”
“接着使用激光进行两次打击,
“小锡球爆炸之后,就会变成温度高达五十万度的等离子体”
哗!
薛晋权等人全都惊呼了起来,可旋即就马上捂住嘴巴了。
旁边的其他桌子,都忍不住安静下来,静静地听着陈国华讲话。
其实陈国华的声音不大,也就是姚诗琼他们可以听得到的分贝。
章济川忍不住小声说道:
“五十万度?这个温度比太阳表面温度还要高啊.太恐怖了!”
确实是离谱!
难怪陈国华之前一直不跟大家说这件事呢,原来这里面涉及到的技术,确实恐怖如斯。
光是这一点,就很难做到了。
陈国华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章济川他们几人,又继续说道:
“而想要实现可用于光刻的极紫外光,这个喷射锡的过程,需要每秒重复五万次。”
听到这里,姚诗琼他们顿时瞪大了眼睛。
每秒五万次,这究竟是什么概念啊?又需要损耗多少能量啊?
并且,是怎样的技术,才能够达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