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主任这时也上前给宋辞诊脉,眉头紧蹙。
他看看病人的的信息卡片知道少年才15岁,身体却如此羸弱。
他看向景初,“景医生如何看?”
景初点头,她看向宋辞,皱眉,“你是不是又躲在实验室里三餐不正常了?”
宋辞感受到景初的不悦,轻轻点了点头。
景初一脸不高兴,对包主任道,“他应该是在实验室待久了,思考过度再加上饮食作息不正常而伤了脾脏。”
“过思伤脾,脾虚则容易内伤食滞,外感风寒。”
“而他感染风寒高烧后一直采取发汗解表的方式,让他越来越体虚脉弱,又有邪风脉浮之象。”
包主任点头,知道眼前病人与景初熟识,“那依你所见,该当如何?”
景初看了眼坐直身子,认真听她说话的宋辞道,“宋辞的脉象既有风寒表邪,又中气不足,不宜发汗,应补气解表。”
包主任笑,“那该用何方?”
景初毫不犹豫,“参苏饮!”
就是在一旁安静听他们对话的吕厚山听到景初的方子也忍不住拍手称“妙”!
包主任拿出处方纸,写下方子,对宋辞的父母道,“贵公子的病症是气虚引起的反复外感,才会持续低烧。”
“这人参配苏叶为主的补气解表方可以将他的症状解除,以后孩子也要注意少思忧,多运动,三餐作息要正常,这样身体机能起来了,风邪外感也不侵。”包金山仔细交代道。
他这会已认出了宋秉绪和方琳的身份,是医学界科研的前沿人物,科学界里少见的夫妻搭档,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他们及他们的孩子。
包金山交代完宋辞父母照顾孩子的注意事项,却听到向来除了医学方面的事从不多言的景初在教训病人。
“你上次生病的时候我是不是跟你说过要三餐正常?”景初可不管病房里还有其他人。
宋辞点头。
“你看你才多久,就把自己折腾到医院?”景初不满。
她是把宋辞当好朋友来看的,他是她除了弟弟外唯一的同龄伙伴。
景初还想训他,可看宋辞眼巴巴地听着,毫不反抗的样子,又训不下去了。
她也不是爱训人的。
只是话锋一转,“你好好喝完包主任开的药,不要想太多,实验室跑不了,但你身体垮了就什么都没了,以后三餐吃饭要定时……”
景初觉得这样还不够妥当,转口道,“算了,你给我发信息吧,按时按点告诉我你吃了啥?如果你没发给我就说明你又不按时吃饭了,我就会生气……”
景初说着想要威胁宋辞的话。
毕竟在家里她威胁家里人都是扎针,可威胁宋辞却不知要从哪开始。
想到最后,只能说,“如果你再不听话,再把自己累出病,我生气就再也不理你了!”
宋辞看着景初,笑得很温柔,她每说一句都点头,他的心一扫先前的阴郁,开始明亮起来。
景初心里是有他的吧?
所以才会因为他生病而这般生气。
“那我每天三餐都给你发信息吗?”宋辞问。
他加了景初的微信几个月,都没有私下发过一条信息。
“对!你得按时发给我!”景初点头,也不觉得这样做有何问题。
倒是病房里的人都若有所思地看着眼前的少男少女。
靓丽的少女一身白褂站在床边细细地嘱咐躺在床上同样容貌出色的少年,少年眼底的温柔与少女脸上的严肃融合在一起,竟格外和谐温馨。
景初和包主任他们离开后,留下宋家三口。
宋秉绪清清嗓子,装做无意地问儿子,“阿辞,刚刚那个女医生你认识?”
宋辞听到父亲提起景初,点点头,“我同学。”
“你同学?”方琳吃惊。她看景初虽然长得稚嫩,但身形高挑,再加上她一番诊断言论,也让他们以为景初是资深的中医师。
“嗯。”宋辞看出父母的吃惊,解释道,“她以前在江市学医,有十年了。”
宋秉绪虽然也吃惊,但很快就接受,毕竟儿子的出色也是非常人所见,医学界里出现个少年天才,不是很正常的吗?
只是方琳却迟疑了,她对景初建议的方子产生了不信任,哪怕是中医科包主任最终确定了药方,但如果是被景初误导了呢?
宋辞虽然不怎么跟父母接触,但对母亲的性子却十分了解,他淡淡道,“我之前反胃难受的时候是景初给我扎的针,她医术很好。”
方琳见儿子那么信任景初,也不好拂了他的意愿,心想如果这药下去,儿子的烧还不退,就换医生。
只是她也没想到一剂药下去,儿子将近一星期的低烧就彻底退了下去。
她这才松口气,暗暗称赞包主任和景初用药的精准。
而宋辞因祸得福,他自那天在发热科被景初诊疗后,就每天给景初分享自己的三餐,景初作为礼尚往来,也会分享自己的三餐,并告诉他哪些食物可以养肠胃,或她现在喜欢吃的是哪些食物。
这对宋辞而言是最大的支持与动力。
他与景初终于从只能在学校见面互相交流学习上的问题,到现在可以私底下发信息分享彼此喜好的食物。
他想,这就是彼此关系的更进一步。
他们都尚在青春岁月,无论景初优秀到各种高度,只要他足够努力,足够出色,他相信总有一天他也可以与她站在同一高度去比肩同行。
她与他,哪怕隔着星辰大海,也有奔赴彼此的可能。
他不应该自惭形秽而早早放弃,毕竟当下也只有他在靠近她,不是吗?
景初倒没什么想法,她关心宋辞,也是将他当成知己好友对待,所以对他耐心点也是正常的。
而且她分享美食的同时也在给宋辞灌输养生知识,在她看来,宋辞就是不能好好照顾自己,太轻忽身体才会那么容易生病。
所以渐渐地她也开始给宋辞分享一些中医健身养气的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