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并汉> 第0029章 郎君果然大手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029章 郎君果然大手笔(2 / 5)

人,应该与自己致太平的理念一致。

张角在权衡后做出的决定。

能拉拢此人,一定有用。

褚燕见是三位道人,想起少主被太平道信徒所围之事,有些警惕。

但人家有礼有节,来求见少主,自己当然要把选择权交给少主。

董先被叫醒,听到张角来访,睡意全无。

我靠,是张角来见我!

我有何德何能呀!

那可是张角呀,能令万民景从的张角。

光是他死后,广宗城下,与皇甫嵩力战而死三万多人,还有五万人宁死不屈,投河而亡。

信徒听到他死的消息,心中的依靠顿时没了,愿意相从于地下。

这等人格魅力,亲自来见自己了!

怎么办?怎么办?

挺急的,在线等!

董先打开冰鉴之眼,显示离自己最近的除了褚燕四人的亮红点外,另有三个亮绿色点。

没恶意,那好办!

既然是你亲自来求见,那主动权就操在我手!

一切顺其自然吧!

一番简单梳洗。

也算是尽了礼数。

然后才让褚燕请人进来。

唐周和张牛角欲陪张角入内,却被张角按住。

张角让他们二人在门外等候。

自己在褚燕的陪同下入内。

这意思很简单,万一谈不拢,会影响自己的形象,所以还是保留一点好!

董先住处。

草席已铺好。

张角与董先相视而坐。

一个年过不惑,一个方过总角。

一个自带宗教光环,一个自称仙人之徒。

一个一路走来,风餐露宿,才有如今成就。

一个重生不过一年,似乎如有神助,已有如今成就。

两人眼神之中,各有敬意。

褚燕立于董先身后,以防万一。

张角也能理解,自己是大人,董先只是小孩。

若是自己如同董先一样,单独在场,也会没有安全感的。

两人沉默一会,张角开口打破沉默:

“钜鹿张角,有感董氏先郎君,献犁造福于民,特前来相见。”

董先略显紧张:

“张大贤良师,久仰大名。昔日贵道马仙师和唐仙师曾与小子有数面之缘。”

“今日与大贤良师一见,此生愿足矣!”

张角听了这话,觉得有戏。

于是他带着善意提出邀约:

“先郎君献犁,颇得致太平之道,角斗胆,邀先郎君加入本道,以善道致太平。”

张角认为黄帝时是太平之世,是最美好的。

在那个世界里,没有剥削压迫,没有饥寒病灾,也没有诈骗偷盗。

人人能够幸福自由地生活,有了问题,会自己忏悔,互相谦让。

于是脱胎于此的以善道致太平理念,就变成太平道的教义。

董先婉转回绝:

“不知大贤良师之致太平该如何实现?”

张角用太平经言回答:

“经中有言:学而不得明师,知何从得发乎?治国欲乐安之,不得大贤事之,何以得一旦而理乎?”

“又言:柱天群行之言,不若国一贤良也。”

“故金城九重不如事一大贤也,是故古者圣贤皆事明师,以解忧患也!”

“角不才,愿为贤良,以一日之明,领亿亿众星。”

简单说就是,听我的!

董先以此为机,指出:

“良师此言差矣,天下人乃天下人之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只要亿亿众星,愿齐心协力,那照亮世间,时日可待。”

“因此,先认为,要想致太平,需人人愿意致太平,愿意团结起来一起致太平。”

“而不是你叫我致太平,我才跟你致太平。”

但随后又口气稍软道:

“其实先对良师有此宏愿,也心生佩服,对致太平之事,也甚为倾心。”

“但只靠一日一师,若是有遭一日,这一日一师有了不测,那致太平大业该如何进行?”

你若不在,没人引领,大家该怎么走?

是呀,我若不在,你们该怎么走下去?

张角愣住了。

人家董先讲的是事实,自己虽然也做了安排,但自己的两位弟弟跟自己比还是有些差距的。

“这……”

董先见张角有些迟疑,于是趁热打铁:

“不若,你我以太行山为界,以各自的方式,实践如何致太平!”

这小子胆挺肥,老子从熹平元年之前就已经开始,奋斗了那么多年。

你想跟我比,还嫩着呢!

张角胸有成竹,这短短不到十年,已经有三十六方,数十万弟子,上百万信众。

他可是本钱很雄厚的咧!

“可有期限?”

“不妨以十年为期。”

“可有赌注?”

“十年后,若我不如你,到时我加入你。若你不如我,你便加入我。如何?”

“以天下为注,先郎君果然大手笔!”

张角心想:

离甲子年不到十年。

按眼下局势,宫中也有宦者内应。

时机一到,席卷天下有何难!

这唐周说的果然是对的,这董先一心只想在太行山苟营。

而董先则思考:

扛着道旗果然好用。

我承认你的理念不错,我也愿意做。

但你的方法不行,我想用自己的方法。

而且提出了一个两全的方法。

并不是永远拖下去,而是让你看到吞并我的机会。

十年,能赢我,我就服你,跟你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