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春天的抵抗> 第十八章 不怀好意的彼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 不怀好意的彼此(2 / 2)

底心虚:“我是镇上的人,才落户,在东边,刚盖的院子。”

霍问说:“原来东边的大院是你盖的,有钱。”

老刀说:“这么晚不睡觉?”

霍问说:“岁数大了,睡不着,出来走走,一天睡不下几个时辰。”

老刀劝道:“快回家歇着,山里冷。”

“嗯!”霍问掏出烟袋,坐在围拦另一端。

烟雾缭绕中,三人沉默无语。

蒋风成嗅出一丝不安,黑影里的霍问衣着破烂外表木讷,姿势扭曲,他看到一种沧桑历练,内在的冷酷,不由的提高戒备,深怕此人跟老刀一伙。

老刀无意发现蒋风成的神态变了,一扫唯唯诺诺的神情,甚至,甚至有些杀气。心里咯噔一下,走眼了,此人不是逃难的,显然在提防疤脸。他瞧瞧疤脸怪人,没毛病。

蒋风成没把老刀放眼里却不得不提防疤脸霍问。

霍问出生于常秣县城,家里开当铺,家境殷实,九岁那年县城遭遇军阀混战,当铺被洗劫一空,家人遭到屠杀。当时他在外地亲戚家侥幸躲过一劫,亲戚将他抚养长大,成人后独自在外闯荡谋生,一直到被抓壮丁,在军中接触到地下党员,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部队开赴上海与日军作战身负重伤落下残疾,辗转多日终与组织取得联系,上级安排他回常秣县城,原来的家早已不复存在,后被派往三齐镇落户,手续通过前自卫队长操办。

宋青前来接头提到经费,霍问的震惊比宋青更强烈,暗号没错,霍问见过宋青,这人一直在街上观看那两个宣传抗日的年轻人。

关于经费,此事显得突兀,他不敢确定对方的身份,一度以为自己暴露了,如果身份暴露,结合时局,担心敌人施展陷阱。

三齐镇有几个清醒者,霍问当然在列,而且比任何人都清醒。

安宁的三齐镇出现波澜,一批又一批难民纷至沓来,街上出现宣传抗日的年轻人,潜意识里感觉组织会派人与自己联系,没想到出现这么个结果。

从对方的立场考虑,如果真的像来人讲的那样,换做自己也要起疑。按照来人的说法,上级之前送过经费,就是说他是第二个人,那么,第一个人在哪儿?

自己有两套暗语,分上线和下线,来人使用的第二套,暗语对上时,霍问心潮澎湃,燃起的热情瞬间冰冷。

宋青离开后,霍问坐卧不安,思前想后觉得蹊跷,宋青质疑的眼光像刀子刺痛他的心脏。

镇上早有传言,共产党人在山里活动,取经费的人跟山里的活动有关,很可能已经进山。

霍问当即背着柳条筐,手提一把小铲子走出家门,他身体不便走的慢,自然看不到宋青的影踪。

夜里挖野菜,这事放在别人身上显得怪异,霍问没有这种顾虑,因为他是霍问,因为符合他的实际情况,他的相貌比实际年龄大一倍。

霍问在三齐镇子属于社会底层,最不被关注的人,白天黑夜到处游走,看见他的人除了同情,还是同情。

霍问走到亭子里坐了一会儿茫然发呆,很希望山里的同志出现,即将把自己抓住也心甘情愿,他迫切想与自己的同志取得联系。

这座亭子后面是一出突出的山包,一条羊肠小道直通山顶,比其它山峰更靠近三齐镇,可以俯视整个三齐镇,还能观望山口。

霍问向上爬,爬到半山在斜坡找到适合的位置,默默蹲下。

如果接头人没问题,经费肯定转交山里的同志,这个不难判断,接下来,同志们研究对策,将矛头指向自己,所以霍问需要印证自己的判断。

山区的夜晚乏味,夜里没人出门走动,偶尔有几个身影掠过,也是河滩窝棚里的难民。

时间流逝,忽然听到急促的脚步,山路跑出几个人。

霍问看见庄越运粮的一幕,看见宋洪和宋家的长工,接头的年轻人和宋洪的眉眼相仿,不难猜测,接头人是宋家次子宋青。

霍问知道,宋青所说不假经费确实存在。

今晚,他又来到这里,希望看见宋青,不料遇见两个看上去不怀好意的家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