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武侠修真>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176章 秦王政:寡人要做大秦的素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6章 秦王政:寡人要做大秦的素王(1 / 2)

秦王宫中,秦相李斯伴在秦王政身边,看着各地传来的政务,尤其是韩魏两国刚刚建立的郡县。

王翦跪坐在下首,他的脸上满是奔波在外的风霜神态很是沉稳,像是大山一样稳重和巍峨。

亡韩灭魏。

天下六王已去其二。

李斯是个权力欲望极强的人,秦国越强,他这位国相的威势就越重。

秦国势如破竹的灭国,让李斯心中欣喜不已。

他微微抬头,却见到秦王政脸上并没有什么笑意。

王翦坐在下首,对秦王政的表情看的更是清楚,秦王政真的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

灭魏这样的大喜事,竟然不能让他动容分毫。

李斯和王翦想不明白,心中当即就是一沉。

揣摩不到君上的心思,对臣子是致命的。

秦王政轻轻摩挲着竹简,突然说道:“相国,上将军,从寡人还未亲政起,你们就追随寡人。

现在韩魏已亡,这是上将军的功业。

剩下的诸国之中,赵燕孱弱。

楚国汉阳尽失,依靠江东,不过是冢中枯骨。

十年之内,寡人就能削平天下。

但是寡人心中却没有欣喜。

因为削平诸国是秦国历代先君前赴后继的功绩。

昭襄王和白起为寡人扫平了赵国和楚国这两个阻碍。

亡韩灭魏又是上将军一言而决,寡人不发一言,不出一策而天下定。

寡人又怎么敢窃取这份泼天之功呢?

寡人一直在想天下一统之后的事情,寡人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话语之中对并吞六国这样的旷世伟业,满是轻描淡写,并不放在心上。

李斯一惊,秦王政目光之远广,是他生平仅见的,并吞六国已经是了不得的功业,秦王政都不放在心中。

秦国和秦王的未来,难道能是他这么一个臣子所能多言的吗?

李斯很是真诚的恭维道:“王上,昭襄王和武安君诚然是天纵之资。

但以强秦之力,数十年未曾亡一国,即便是弱韩依旧留存在世上,这不得不说是天意如此了。

您才是受命于天之王,诸国都要亡在您的手中。

正如昔年邦周数百年积累,和殷商对峙数十年,互有胜负。

直到武王横空出世,短短数年就使殷商六百年的社稷一败涂地。

这难道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吗?

想必是受到上天的钟爱了。”

对一位君王最大的赞美,既不是称赞他的才能,也不是赞扬他的品德,而是真心实意的说,“您是受命于天之王!”

即便以秦王政的心智,听到“受命于天”这个对男人极致浪漫的词语时,眼中也不禁出现了一丝迷醉。

但只是一个瞬间,秦王政就将情绪克制下去,沉声道:“周武王诚然是得到了天命,推翻了殷商的统治。

但没有素王创造分封制和宗法制,创造名为礼仪,实则律法的周礼,难道邦周能够有千年的国祚吗?

寡人已经注定要成为大秦的武王,但寡人更想要成为大秦的素王。

军事上的胜利是暂时的,只有完美的制度才能让国祚长长久久。

国相,你那位师弟韩非的文章,你读了吗?

真是振聋发聩啊。

尤其是影响国朝的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诚哉斯言!

不过寡人愈读,愈觉得文中五蠹,似乎都指向了洛国。

洛国学宫,百家源流,诸子圣殿中有除了法家之外,所有的先贤。

诸子百家?

还是洛氏的百家呢?

寡人若是用诸子,他们是听从谁的呢?”

李斯心头一颤,洛国学宫他也是去过的,他非常明白洛氏对百家的影响力,明白那座圣殿的影响力。

秦王政图穷匕见,说出了他真正的目的。

洛国!

禹王九鼎在洛国。

秦武王死在了洛武公手中。

秦国是洛宣公所分封的,秦国的做大同样是洛宣公所培植的,没人想到,最终却反噬了周室。

洛国虽然表面上不说,但心里是很介意这件事的。

况且,那句“亡周者秦,族秦者洛”的谶言,像是鬼魂一样纠缠在秦国的身上。

一桩桩,一件件,秦国势必要和洛国进行一场惨烈的战争。

“王上,您是因为谶言而担忧吗?”

秦王政道:“寡人受命于天,是要王天下之人。

难道会在意一句不知从何处流传而出的谶言吗?

但自古以来,难道有王者受命却不据有九鼎的吗?

周室已亡,洛氏据有九鼎,这难道不是窃取王者的权柄吗?

这是寡人所不能允许的。

祭祀上天是天子的权力,但在山东之地,素王如天。

洛氏借着祭祀先祖素王,实际上却在祭祀上天,这难道是臣子该做的吗?

周天子失去了洛氏的支持,诸侯就不再尊敬他。

周天子从洛氏手中接过冠冕,诸侯就认可他。

这是何等的荒谬,何等的可笑呢?”

李斯是法家,他当然明白,秦王政并不是因为九鼎不在手中而不满。

而是对洛氏的存在不满!

周王室可以允许洛氏这种副王存在,甚至摄行王事,但秦国法家所构建的社会是君主至上的。

大秦,不允许有洛氏这么超然的家族存在。

李斯能被秦王政赏识,就是因为他总是能领会秦王政的意思。

他当即躬身道:“王上。

您圣明如天,是古圣王一样的君主,这世上想必是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到您的。

臣曾经游历诸国,到了商丘城,见到了殷商的祭祀,但宋人已经不知殷商,只知周礼了。

二王三恪,存亡继绝,宋承殷商,这些温情脉脉的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