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准一口气儿将这些话语全都说完,那也是忍不住长出了一口气,看得出来就刚刚的话语他也是鼓起了勇气罢了。
虽然他一口一句“子曰,不可怪力乱神”但是这心里面其实还是有许多的顾忌。
不过此人好就好在虽然心中有所忌惮,但是这言语却是非常坚定。
而且也是颇有几分才智的!
那樊准在将这些话说完之后,也再次将自己手中的奏疏展开,开始详细说了起来。
“太后容下臣禀告一二.如今这局面确实是如同太后所言是万分危急!
此时天下灾变连连,百姓食不果腹。
虽然太后用公田赠与百姓,但是太后可曾想过,若是仅仅赠与公田,那么这些公田最终会落入何人之手?
这贫苦百姓手中已经是连吃喝都没有了,如何能够继续耕种?
这公田最后到了他们的手中,他们恐怕想要的也不是继续在家乡耕种,而是将这些公田卖给乡间大户,或者郡县之中的世家豪族。
从而换取一些好处米粮从而好去逃难罢了。
太后,臣下建言之中的发放公田是为了不让百姓流离失所,从而造成大范围的逃难之事。
不让这天下彻底混乱,不给那有心之人创造机会。
毕竟太后也清楚,若是这天下当真出现了大规模的流民,让这些流民在天下肆意横行,那么很容易让有心之人抓住机会。
到时候百姓不仅仅是民不聊生,若是有人在其中怂恿一二,加上些许鬼神之事,那么一定会引发大规模的暴乱。
等到了那个时候,这大汉才是真正的风雨飘摇啊.”
樊准说完这些之后还直接朝着那邓绥跪拜了下去,其态度之真挚到时让人忍不住让那邓绥都变得沉默了起来。
今日这邓绥之所以将这樊准请来,也正是因为从他
虽然樊准没有将话说得太过于清楚明白,但是这里面的意思已经是暗示的非常清楚了。
为此,邓绥才想要将这个感觉目光不俗的家伙找来,询问一下他到底有什么本事,是不是真的能够帮助她解决如今的这个燃眉之急。
此时,看着樊准将话都说明白了,这邓绥的眉头也是忍不住挑了起来。
“看来.朕今日到是没有找错人,只不过这些事情和你这奏疏之中.有什么关系!”
“太后,这关系可是太大了!”樊准看着邓绥没有直接将自己轰出去,这悬着的心也是直接从嗓子眼就落了下来,同时嘴角也是微微翘起,脸上出现了一抹笑容。
“其实这件事情是我大汉的燃眉之急,但若是想要将这件事情解决却也不是没有办法。
其根本就是在臣所上疏的这两封奏疏之上”
“你的这两封奏疏?”邓绥听到这话之后眉头是皱得更紧了,“你所说的大兴教化,与这件事情有什么关系.”
“太后,这两封奏疏若是分开看的话,的确是没有什么关系。
但若是将这两封奏疏合二为一呢?”
此时樊准也是直接露出来了笑容。
“首先就是这大兴教化,这不单是为了能够破除那天下之中的流言蜚语,稳固朝廷和太后的地位不至于动荡。
其二,则是因为要用这件事情来完成两件事情。
一来这教化之事虽然不是让他们登堂入室,但这天下能够读书识字毕竟是好的。
哪怕只是这最浅显的道理,最基本的东西,可这些百姓平素里即便是想要学习一二,却也是没有任何的路子。
他们的孩子只能够跟着他们一样做着那最低贱的事情。
人活一世,他们总是要做点什么,要为了些什么才是的!
而如今在天下大兴教化,就是让百姓明白他们虽然此生已经是落寞了,但是他们的子嗣却也不是没有机会。
而给了他们机会,便给了他们希望!
只要有希望,他们就不会将自己的子孙未来都赌上,有了子孙,他们就有了顾虑.
此乃让他们多家思索,莫要为了那有心之人的几句话而冲动。
另外,我等可以借助这件事情派遣可用之人亲自前往灾民所在之地,然后给予他们些许权利。
让他们在那州府郡县之中亲自彻查,是不是这天下当真就没有粮草了。
如今太后感觉这时局让自己越发的吃力,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需要赈济天下。
以朝廷之力来赈济百姓,各个州府郡县都说自己受灾严重,他们都哭着喊着要朝廷调拨粮草。
而派遣过去的官员最终也是和他们他们言辞一致,说着地方无粮,只能让朝廷调拨。
可是朝廷调拨过去的粮草,最后却又连个浪都翻不出来。
这粮草辎重都去了哪里,这些年我大汉虽然四处征战,但是我大汉也是经历了足足百年的修养。
这百年间并没有太大的风浪,世祖光武帝中兴大汉,明章二帝更是休养生息,让大汉快速积攒出来了不小的财富。
而先帝在位的时候,更是物阜民丰,纵然是先帝武略充足,可是先帝也不是孝武皇帝,他
先帝总共才厮杀了多少年,当年我大汉于乱世之中建立,经历了吕氏之乱后,有文景二帝治理数十年,也能够支撑孝武皇帝厮杀数十年之久。
先帝就算是耗费再大,又怎可能让这天下陷入如此窘迫的局面?
因此,不妨以此时来暗中查访地方,然后突然出手将地方粮草找出,就地分发粮草,安抚百姓。
如此一来,不但可以再次振奋民心,同时也可以收拢地方权利。
最重要的是,让百姓看到希望之后,也可以让他们放弃流亡,从而稳定局面.”
樊准这一次说的话语更多,但是他这一次说出来的每一个字都让那邓绥的眼神变得更加的亮了。
之前让邓绥愁绪不断的事情,如今在樊准的言语之下,终于有了解决之道。
而松下心来的邓绥看着那樊准的眼神也是变得柔和了下来。
“传朕旨意!擢升尚书郎樊准为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