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固被邓绥的这句话弄得有些尴尬。
他也没想到这个时候,自己竟然会听到如此言语,甚至从这句话之中他都没有听到半点恶意。
这让李固有些不自然。
他这些年自然也是一直关注着朝堂的动静,知道邓绥这些年的所作所为。
朝堂上的动静,也有邓绥的大力付出还有邓绥的大气。
只是他没想到这位太后竟然会如此大气。
“太后,学生当年可是没少”
“痛骂朕么?”邓绥直接嗤笑了一声,“这些年怒骂朕的人又不止你一个。
当年你们所说的不过就是朕乃是一介女流之辈,不能执掌天下从而造成天灾。
真不知道你们所说的到底是不是天意。
但是如今朕可是你们口中的大圣,朕虽然做得地方有些不太满意,可是朕依旧是问心无愧。
朕对得起一切人,也对得起这大汉的百姓。
既然如此,你们当年怒骂朕又能如何?”
邓绥的嗤笑声让李固再次陷入了沉默,李固也没想到会听到这么一个结果。
不过最后一声嗤笑让李固清醒了过来。
看着周围蔡伦等人的笑容,李固似乎明白了为什么邓绥能够走到这一步。
想通了这些之后,李固也走到了邓绥的身边,朝着邓绥微微躬身行了一礼。
“太后说的不错,此时的太后可是吴大汉的圣人。
不过如今太后已经听到了见到了这些事情,太后打算如何?”
“等!”
邓绥的话语让李固再次一愣,可是在他即将开口之前却是突然反应了过来。
“也对,如今太后这个情况的确是不能再多做什么了。
而以那位陛下的聪慧,也一定会想到这种办法。
利用那些世家豪族互相争斗。”
李固的话让邓绥非常满意,同时邓绥也让李固前去准备一下。
等待着日后她回归朝堂,需要李固帮助他解决一些问题。
最起码
“日后朕可不想再让人怒骂朕了。”
“太后不是不在意么?”
“朕是不在意,不是听不见!”
邓绥一声冷笑直接让李固笑了起来,然后再次躬身行礼,转身离开。
后面邓绥也继续了自己的行程,这一次她的行程顺利了许多许多。
没有了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也看到了这世间的许多真相。
看到了这世间的那些人,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不断的掳掠提防百姓,吸食着百姓的血肉。
就如同李固所说,他们有着名望,有着功劳更有着才华。
但是他们如果不这么做,就会成为昙一现般的存在。
在长者死去之后,子嗣即便是能够借助自己父辈的风光踏上仕途也无法长久,最终还是要走上同样的道路。
因此最终他们还是要走向同样的道路,不断的攫取着百姓的民脂民膏.
一次,两次,越来越多的豪族开始崛起。
原本他们不会这般,但是背后却是有人在推波助澜
刘隆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在绝境之中都能够寻找到一线生机。
利用天象的变化,直接做出来了一系列的神迹,加固了自己的威望,同时也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
“如今大汉天灾不断,朕不知何事而引得上苍震怒。
但朕身为大汉皇帝,定然要为大汉子民做出一些贡献。
从今日开始,废除中常侍和小黄门,改设散骑常侍,散骑侍郎,定员各四人,从官员之中选拔!
同时,太后邓氏曾教导宦官读书,此举虽好,但却让宦官得以霍乱朝堂。
朕不甚认同。
从今日起,严禁宦人干政、宦人为官,最高只能充任”诸署令“从而帮助朕发布文书,填写诏书。”
刘禅先是解决了宦官继续担任官员的可能,然后立刻下令整顿朝堂,并且设立中书省,从尚书台大肆分割权利出来。
中书省的官员全部改由士人充任,原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
将这朝堂上的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
同时他再次下令,令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
虽然现在太后都不知道去了哪里,但是刘隆还是做出了如此决定。
并且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人,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
仅仅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直接让邓氏和耿氏都傻了眼,其中邓氏和耿氏这新老两家后族当然不肯同意。
可是面对朝堂上的众多官员他们也没有办法。
因为这么做他们两家的权利就要再次下放,受利之人也会急剧增多,朝堂之人当然不会反对此事。
同时,刘隆再次下令削夺藩王权利,这大汉的藩王封地原本是非常安稳的。
大汉的藩王日子过得也是挺不错的。
可是刘隆以当初的某些藩王或者说是藩王之后所做恶事为理由,直接下令将藩王制度整改。
不但要求各地藩王的封地时常变更,更是你直接剥夺了他们许多权利。
之前对于他们藩王就藩的土地,是有着国相帮助他们管理郡县的。
可是如今,刘隆一手将他们的这些权利全部夺走。
让他们没有了治权,更不要说是兵权了。
甚至还让朝臣主动去监视他们,如果有任何违法乱纪之事立刻举报朝堂,会有御史前去查验。
一经查验完成,立刻就会对其惩处。
这样一来,这些藩王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严格监视,形同身陷囹圄之中。
这种事情的确是有些苛刻,但也同时避免了许多问题。
毕竟他们大汉是有些多先例的,那就是诸侯国作乱的往事,而且还是经常搞出这种事情。
当然,这么做也留下了隐患,导致宗亲势单力薄,日后无力阻止外臣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