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一个侍卫走了进来禀报,道“:启禀皇上,三皇子求见。”
皇子嘀咕道:“三皇子吗?”
大臣纷纷想起皇上还有一个吃喝玩乐的 三皇子,从不来上朝,皇上都把这个三皇子给忘记了吧!有的大臣都想不起三皇子长的什么样了。
“他来做什么?”
“启禀皇上,三皇子说他有重要的事情求见皇上。”
皇子对着站在边上的公公道:“你去问问他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朕在商量国家大事,没时间见他。”
“老奴遵旨。”
公公急忙来到大殿外,看到一个一袭浅灰锦缎长袍的翩翩贵公子,和皇上年轻时候很像。
他走到周琛面前,笑了笑道“:老奴参见三皇子殿下”。
“公公免礼,谢谢公公还能认识本皇子。”
“三皇子是老奴的小主,哪有奴才不认识小主的道理。”
“三皇子,皇上正在和大臣广陵赈灾的事情,现在没时间见您,您能等皇上结束以后再见皇上吗?”
“公公,本皇子就是为赈灾而来,本皇子想为广陵的百姓做点绵薄之力的事情 。”
他从怀里掏出两万八千两的银票放在公公手里,道:“公公,请你把这两万八千两的银票交给父皇,这是本皇子卖了府里的东西筹集而来的银子。”
“虽然不多,但是能帮一个人是一个人,本皇子这么年没有银子,请父皇不要嫌少。”
“广陵是本皇子母妃的故乡,我想为广陵百姓做点事情,也告慰母妃在天之灵 。”
“本皇子走了。”
公公看着周琛转头就走,他感动涕零,急忙捧着银票来到皇上身边,把两万多两银票放在皇上的案桌上。
激动道“:皇上,三皇子知道广陵闹旱灾,他卖了府里的东西筹集的两万八千多两银子,请老奴转交给皇上,说广陵是他母妃的故乡他想尽点绵薄之力 ,也告慰他母妃在天之灵 。”
“老奴听到三皇子的话感动哭了,三皇子卖了府里的东西帮助百姓,也想为皇上分忧解愁。 ”
“皇上,您不知道三皇子长得一表人才,气宇轩昂,很像皇上年轻时候的模样。”
皇上看着两万多两银票心里五味杂陈,就是因为他母妃勾引自己导致怀孕生下他,自己把所有的过错都怪罪到他身上,对他一直不闻不问 ,一个孩子有什么过错 。
自己从没有真正关心过他的成长,以前听公公禀报过他的事情,只知道他吃喝玩乐,所以更不愿意听他的事情。
这么多年没人管制他,没长歪已经不错了,反而有怜悯之心,懂得感恩图报 ,不如今天见见他。
“叫他回来,朕要见见老三。”
公公笑着道:“老奴遵旨。”
公公急忙走到殿外让侍卫跑去叫住三皇子。
殿内几位皇子都不把三皇子放在眼里,只知道吃喝玩乐还不受父皇不待见的皇子,他们不屑看他。
周琛听着跑步声嘴角微微上扬,侍卫大喊道:“三皇子…三皇子…皇子有请。”
周琛转头激动道:“父皇,他要见本皇子吗?”
“是的,公公让卑职过来叫三皇子。”
三皇子跟着侍卫来到大殿门口,迈着坚定的步伐来到大殿中央跪下道:“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子看着一表人才,气宇轩昂 ,英俊不凡的周琛,顿时觉得和自己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 ,不管是长相还是神态都如出一辙。
岁数大的老臣看到周琛也觉得他像年轻时候的皇上一样。
皇上语气也柔和许多,道:“琛儿,免礼。”
“谢谢父皇。”
“这些都是你为广陵百姓筹集的银子吗?”
“回禀父皇,儿臣没什么银子就把父皇封府时,放在府里的物件给卖了,请父皇不要降罪儿臣。”
“你有这份心意父皇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降罪于你,物件只是摆设,等一下父皇多赏赐你一些。”
“谢谢父皇,儿臣不要赏赐,您就把赏赐送到广陵吧!那里的百姓更需要银子活命。”
皇上内心激动的看着周琛,他回答不卑不亢 不骄不躁 ,铿锵有力,气宇轩昂 ,目光如炬,堪比自己。
皇子低沉有力的声音传来道“:琛儿,如果父皇命你去广陵赈灾你去吗?”
“谢谢父皇信任,儿臣求之不得 ,听说广陵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 ,它又是儿臣母妃的故乡,能为那里的百姓做点事情,是儿臣荣幸。”
“明日你带着五千人启程去广陵赈灾。”
“谢谢父皇信任,儿臣定不辱使命 ,保证完成父皇交代的任务,绝不会让父皇失望。 ”
“御史大夫裴锦年,你跟随三皇子一起去广陵赈灾,他有不懂的地方你可以教他。”
“谢谢皇上信任。”
“司农部曲靖,王丞相和御史大夫,还有琛儿,你们一起商量第一批赈灾粮从哪里运输方便。”
“父皇,儿臣去过平江,平江离广陵近,如果我们从建康运粮到广陵路上时间太久,我们可以命平江粮仓的人把赈灾粮准备好。”
“我们骑马去平江,到了那里直接运赈灾粮去广陵,这样速度很快百姓也少受一天罪。”
“准了。”
“公公,传朕圣旨,命平江司农部长邓杰,速速准备赈灾粮,五十万担,不日三皇子等人过去押送粮食去广陵,不得有误 ,钦此。”
“老奴遵旨。”
“户部尚书陈伯霖。”
“微臣在。”
“准备八十万两银子作为赈灾银,让三皇子他们带上。”
“微臣遵旨。”
“王丞相,还有什么奏折,一并呈上。”
“回禀皇上,老臣没有。”
“琛儿,跟父皇来太极殿。”
“儿臣遵旨。”
“退朝。”
“吾皇,万岁 ,万岁 ,万万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