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木兰围场待了两个月,八月初,康熙宣旨回京。
八月十五便是中秋,宫中已开始布置,康熙欲在中秋前回到京中。
最后一晚,蒙古人办篝火宴恭送皇帝。
彼此相谈甚欢。
此次又促成了满蒙的联姻,双方都很满意,只除了少数几人。
不知宫里的郭贵人母女作何感想,宜妃是一肚子的不满,不能发泄。
长长的队伍行驶在回京的路上,茉雅奇倚靠在铺着厚厚毯子的马车内歇息。
胤禛和胤祐偶尔过来看一眼。
康熙一路在銮舆内看奏折,隔一两天就叫人请茉雅奇过去坐会儿。
皇帝的銮舆内自然是更加宽敞舒适,里面放置了帘帐,还能在帘帐内躺下休息会儿。
一次太子过来禀报什么事情。
茉雅奇刚刚睡醒,又不好出去,听他们父子俩闲聊了会儿,好不容易太子走了,茉雅奇装作刚睡醒的样子。
茉雅奇坐在康熙对面喝茶。
康熙放下奏折,眉头微拧,“你说,为储君者,是仁善好还是狠辣好?”
茉雅奇不解,想到方才康熙与太子说了会儿话,似乎谈到对一些政事的见解。
太子的回答偏向宽严并济,恩威并施的。
历来储君过于仁慈都不是好事,又不能过于严苛,太子的说法不见得错,但康熙似乎不太满意,不知是哪里不满。
茉雅奇不了解政事,也不好说太多。
这个话题有些敏感。
“臣妾不懂,不敢妄言,却知一个道理,因人制宜,仁善亦或狠辣皆是手段,只要结果是好的,无所谓手段如何。”
她没说哪个好,好不好的都在康熙的心里,谁说了都没用。
康熙看她一眼,道:“难得你能有这番见解。”
茉雅奇故作谦虚,“见解谈不上,臣妾只是胡言乱语,皇上别放在心上。”
康熙哪里认为她是胡言乱语?此话正说到了他心里。
只是……
康熙道:“太子倘若真似他说的那般想便好了。”
茉雅奇好奇,“何以见得?”
难道太子言不由衷?
康熙嗤道:“莫说朝中那些大臣,便是朕的亲儿子们有几个说真话的?莫不是揣测朕的心意。”
茉雅奇闭嘴。
这话更不安全了,当着她的面说儿子们虚伪奉承,真的好吗?
康熙看她缄默的样儿,不为难她,道:“人大了难免心思多些,朕理解,只是朕希望太子对朕还像从前一样,无话不谈,这些年太子同朕疏远了些。”
毕竟是君父,首先是君才是父,哪个皇子敢完全说真话?
太子更是最接近康熙的一个。
嫌太子之位太稳了吗?
这话不好说。
茉雅奇道:“孩子大了很正常的,胤禟还有几个小秘密不肯对臣妾说的,臣妾能说什么?只要他不闯祸安安分分的就好了。”
康熙听她说的顿时笑了。
握住她的手拍了拍,道:“你这说法很好,朕是该对太子宽松些,前些日子……朕对他太严厉了,让他心里有些不痛快。”
茉雅奇没再说什么。
康熙还是宠惯了太子,之前因为宫女的事儿那样责罚太子,如今心疼起来了。
终于回到宫里,茉雅奇长松一口气。
路上的时候总是难熬的,尽管马车里有毯子或被子垫着,也会有些颠簸。
夜里在野外临时搭个帐篷,到底不如宫里舒服。
茉雅奇习惯了宫里锦衣玉食的生活,觉得自己愈发娇气了。
紧接着就是中秋。
贵妃钮祜禄氏依旧身体不大好,只是比他们去草原前恢复了些红润。
刚进宫的钮祜禄氏精力充沛,哪里像这样虚弱过?
还是大不一样了。
刚过完中秋,茉雅奇与荣妃几个去寿康宫请安。
太后对着钮祜禄氏道:“瞧你,这些日子总是胃口不好,身体愈发清瘦了,要多照顾自己才是。”
贵妃确实比之前瘦了些,起身笑道:“谢太后记挂,臣妾记着了。”
说着看了眼宜妃和茉雅奇,道:“瑾妃和宜妃这次去了草原,不见疲惫,反倒愈发红润精神,何时我们也有机会去一次,说不定我的精神也好些了。”
常年在宫里待着,身体上不出毛病,心里也要憋出毛病。
其他人还好,习惯了宫里的日子,贵妃这样从小喜欢舞刀弄枪的就不同了。
能跟着皇帝去草原的无不是当下比较得宠的年轻嫔妃。
茉雅奇和宜妃能去,自然惹来无数艳羡。
荣妃惠妃年纪大了,受不得颠簸,贵妃和佟妃等人还年轻。
只是这二人不受宠,尽管二人出身高贵些,也不在随行的行列。
佟妃面上笑着道:“瑾妃姐姐和宜妃姐姐能跟着皇上出宫,那是皇上喜欢,我嘴笨不得皇上欢心,到底不如。”
语气平常,却难掩酸意和挑拨。
其他没去的可不就是因为不受宠了?拉够了仇恨值。
宣嫔面露不快,“往年皇上鲜少带嫔妃去,带了也是带宜妃或瑾妃,何时才轮到旁人?都是皇上的嫔妃,没有这么偏心的。”
太后沉了脸,斥道:“休要胡说!皇帝自有皇帝的考量,哪轮到你说话?”
一向慈爱和气的太后也严厉了些。
宣嫔嘴里咕哝了句什么,看着仍不甘心,却没有再说。
钮祜禄氏看了眼口无遮拦的宣嫔,笑道:“往年皇上不是还带了其余贵人或庶妃?宣嫔想要去也可去向皇上说说,看在太后的面子皇上定会答应。”
宣嫔顿时脸色一变。
她可不敢,皇上本就嫌弃她。
贵妃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宜妃跟着笑道:“宣嫔妹妹若是要去肯定去得了,只是十公主年幼离不得人,皇上这才没叫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