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彪一脸骇然的看着自己这个陌生的长子。
——
翌日。
义军所有高层汇聚一堂,为他们南下战略讨论,孔鲋因为在招揽人才上立下大功,成为义军新的高层,
徐凡
义军扩张的速度太快了,徐凡打王离的时候还只有2.3万人,但等打完李由,光常备军就扩张到了8万人,现在义军中低级的军官还可以用秦军俘虏的士兵代替,但军司马以上的高级军官,却是要用义军心腹掌握的,这次要安排晋升的就是义军的高级将领。
监军邓宗出列道:“属下记录有大功都尉,军司马,司马监军十七人,曲长,曲监军五十五人,请将军查看。”
记录军功汇总有功将士,是邓宗这个监军的主要任务。
而这次有功之臣如此多也,的确是义军战果太辉煌了,2.3万人歼灭了秦军8万精锐,只要活着的军司马几乎都是大功臣,属于那种可以优先提拔的,而且是可以越两级提拔,从掌管千人的军司马升到掌管万人的校尉,成为义军的高层之一。
而义军之前的都尉分别是季布,英布,陈林,葛婴,吴盛后面大军扩张到5万人的时候,他们五人直接升为校尉,同时又增加了吕臣这个义军元老,陈晓季心这两个参军也提升到校尉等级,但现在义军常备军要扩张到10万人,就还想要提升5个校尉统领大军。
徐凡看着名单道:“都尉邓忠,田臧,宋留,张贺,伍徐升任义军校尉,统领一军。”
而后徐凡看向邓宗道:“余下的名单就按照他们功劳的大小进行晋升。”
“诺!”邓宗躬身一拜。
徐凡道:“拿五个案台过来。”
五个士兵端着五个案台安置在武将区后方,吴盛因为骑兵的特殊性,在当屯长的时候就已经是义军的高层了。
而后他对着邓忠等人说道:“你们就坐在那里议事。”
邓忠五人激动对徐凡行礼道:“多谢将军提拔。”
坐在议事厅,他们也是义军的高层了。
徐凡道:“下面议一议南征的策略。”
参军陈晓起身走到一张楚国地图面前道:“歼灭李由部5万人之后,我义军有10万常备军,颍川郡和陈郡还可以招募10万乡兵,可谓是兵强马壮。
属下认为此次南征,当兵分两路,五万大军由颍川郡,南下攻伐南阳郡,南郡,另外5万大军由另一路统帅南下进攻九江郡,衡山郡,彻底掌握江淮地区。江淮南阳等地尽皆是楚国故土,当地的百姓深受秦吏压迫,处于水深火热当中,我军抵达,当地百姓必定会赢粮景从。”
徐凡道:“颍川郡兵团就由我带领,英布,陈林,邓忠,田臧,宋留,参军季心等人为将领,陈郡兵团就由季布兄带领,吴盛,葛婴,吕臣,邓说,张贺,伍徐,参军陈晓等为将领。”
周章却皱着眉头道:“要出兵10万的话,最好能速战速决,我军的粮草不足,供应不了大军长期驻扎在外,而且大军不能过于深入大江以南,要不然秦军南下,我军主力就来不及回归了。”
周章提不要深入南方意见义军所有高层是认可的,楚国真正精华的地盘在汉江和江淮地区,这一战他们的目标都可以实现的话,义军就占据了楚国最好的地盘,只是要他们速战速决,就让他们有点不理解。
陈晓问道:“粮草怎么可能不足,末将可记得我义军离开之前,可是有500万石粮食在仓库?”
周章埋怨的看了徐凡道:“我们的存粮虽然多,但义军的费也高,义军军纪严明的代价就是高待遇,大军出征虽然只有两个月,但费的粮草物资却极多,而且还安置了十几万义军家属在陈郡和颍川郡两地,这不但要分土地,还要给这些家属准备安家的粮食,光安置这些流民家属就费了100万石粮食。
砀郡的武臣不知道怎么回事忽然杀入泗水郡,那边打了战火连天,也有大量的流民涌入,被我们接收,安置这些流民又费了几十万石粮食,陈郡的官田几乎被分光了,可偏偏我们的主帅前段时间又在颍川发粮食,布匹农具,我们陈郡只能跟着做了,50万石粮食又没了,现在仓库当中只有200万石粮食。工匠里每个月要几十万石俸禄,所以现在我们的存粮真不多。”
徐凡能听出周章埋怨自己大手大脚,但却也不后悔,高要求自然就要给高待遇。要是要求高却又要士兵吃土,这不就成为了黑心老板了。
英布笑道:“钱粮不够怕什么,打出去就不就有了,秦国各郡就是我义军的粮仓,像荥阳这样的重镇难打,但其他郡县好打多了。”
周章听到这话脸色极其难看,这话虽然没有错,但义军已经今非昔比了,再这样搏命太不可取了。
倒是季布明白周章的担忧道:“从其他地方的义军战报来看,地方上的秦吏义军已经关东六国的掌控,只要有义军势力反秦,当地的豪强便会支持,秦国的统治就会土崩瓦解,我军的南下攻略不会遇到太大的阻碍。
周章道:“我义军的开支越来越大了,百家弟子来到我们义军,安排他们的职位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而我们义军的收入增加的速度却比不上支出,义军不想入不敷出,就要控制支出,要真像英布说的一样,钱粮不足就打出去,那义军不就变得和秦军一样,但天下肥沃的土地都被我义军攻占了,只剩下贫瘠的土地,那我们打向何处?”
徐凡也跟着道:“我一直和你们讲,我义军不但要摧毁大秦的旧天下,还要建立一个新天下,什么是新天下,就是是一个所有的人都能吃饱喝足,不用担心饥饿,可以有尊严活着的新天下。”
“想要吃饱喝足,就要有足够的粮食布匹等各种工具,这就要提升生产力,怎么提升生产力?
比如以前一亩地只能种出一石粮食,我们想办法种出两石,这样一户人家就能多50石粮食,百姓就能吃饱饭,甚至还能过得更好。”
“这怎么可能,即便是最丰收的时候,也不可能让产能翻一番?”葛婴不相信道,他也是种过田的,自然明白产量翻一番的难度,光挑水都能把人挑死。
徐凡道:“是可以做到的,只要把旱田换成水浇田,粮食的产能就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