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当人这方面,向来是不当人的’,陆总结得算是相当到位了。”
事实上,英国1870年就有了《初等教育法》,
至于执行得到不到位……
只能说有那么回事。
陆时也说:“无论怎么看,符合英国特点的是贵族精英教育,而不是普及义务教育。”
托尔斯泰问:“初等教育如此重要?”
其余人一同点头。
陆时还进一步说道:“现在的俄国有个特点——穷得只剩人。只剩人的时候,你还能拿这些人做什么呢?一是打仗、二是种地、三就得是搞教育了吧?总不至于都忽悠他们去闹革命……”
众人又被逗笑了,
因为俄国现在确实有满地的革命火种。
萧伯纳说:“这件事恐怕很难。”
1763年,腓特烈·威廉二世颁布《普通学校条例》,但义务教育法令在实际的推行中遇到很大阻力。
特别是在农村,
农民认为,孩子在小农场中参与劳动比上学更为重要。
比如,普鲁士在1815年获取了埃菲尔地区,并开始在当地推行义务教育,然而迎来的却是当地农村人口长达二十年的暴力抗议,反对儿童上学。
托尔斯泰沉声道:“万丈高楼平地起。唯有打好了地基,国家才能……”
话音未落,外面忽然传来了敲门声,
“诸位先生,有电报!”
托尔斯泰有些诧异,
“这么快?”
他们前一天晚上刚把电报递交给大英领事馆,萧伯纳出面,请求领事帮忙拍电报。
凡尔纳打趣道:“斯德哥尔摩那边恐怕是忍不住咯~好不容易抓到救命稻草,总不能让它从指缝溜走吧?现在让他们给托尔斯泰先生跪下,他们都一百个愿意。”
托尔斯泰连连摆手,
“不至于~不至于~”
尽管他嘴上表现得十分谦虚,但还是忍不住红光满面。
陆时过去开门。
没想到,门口的办事员说:“陆教授,正好,这是给你的电报。”
“给我的?”
陆时愕然,打开电报,
瞬间,他脸上露出了震惊的表情,转头看向萧伯纳,微妙地眨眨眼。
萧伯纳凑上来,视线一扫,
只见上面写的是:“陛下病重,速归。”
陆时说:“这次交流到此结束了,我们要定最近一艘回伦敦的船。各位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