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时起床的时候,夏目漱石早已醒了,正坐在不远处的扶手椅中拆阅信件。
陆时揉眼,
“这么早啊?”
刚说完,床下便传来“喵~”的一声轻叫,
吾辈跳上了床。
陆时一边撸着猫,一边说道:“我可没从美国给你带吃的。”
吾辈用大脑壳拱着陆时的手背,
“呼噜呼噜~”
陆时打个呵欠,询问道:“夏目,有什么事吗?”
夏目漱石抿了抿唇,
犹豫片刻,他才说道:“我觉得还是给你看一看吧。”
说着,把信件塞回信封并递了过来。
陆时有点儿懵逼,
“这封信不是寄给你的吗?”
他扫了眼信封,发现是直式信封的写法,
收信人的姓名从上到下写在信封的正中间,字迹工整、字体较大,寄信人的姓名则在偏左下方。
夏目漱石收,
正冈子规递。
陆时摘出里面的信件,开始阅读,
——
夏目君:
前日见陆教授,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他亦为儒圣人之后继者,对日本国之了解虽有见地,也有误解,此所谓“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
然,枝丫杂乱无章不影响脉络之准确,若日本国能得陆教授之著述,便如《无关紧要的1587年》,是为一大幸事。
只是不知有此可能否?
此心中诚心所问,不吐不快,望见谅。
顺颂秋安。
——
陆时看得无语,心里暗道日本人真是有趣,
表面上,这信是写给夏目漱石的,内容却句句不离自己,显然就是希望夏目漱石拿给自己来读,
为这点儿小心思,竟然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
陆时轻笑,忍不住嘀咕:
“
‘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
”
这话说得太对了。
孔圣人的儒学礼教,到了日本竟然发展成了这种怪模怪样,实在离谱。
夏目漱石尴尬地摸摸鼻子,
“陆,伱看这……”
陆时摆手,
“无妨。”
他拿来了一张纸,在上面写下文字,《日本文明的天性》。
夏目漱石看了,低声道:“陆,我不认为一个文明会有其天性,人之间的差异应该以个体区分,而非以群体区分。”
这个观点十分现代,也十分犀利,
陆时说:“我也认同。比如德国人严谨、法国人浪漫……是火车经常晚点严谨?还是大街上随地小便浪漫?”
夏目漱石一呆,随即哈哈大笑,
“哈哈哈!”
来了伦敦后,他确实听过太多各路欧洲人类似的吐槽了。
他摇摇头,驱散笑意,
“那你?”
陆时摊手回答道:“但一个群体正是因为有共同特征,才能和别的群体出现边界,被认为是不同文明。诚然,个体有差异,但‘枝丫杂乱无章不影响脉络之准确’。”
这是正冈子规信中的原话。
夏目漱石:“……”
“我还是不明白。”
陆时笑着说:“你说,所有人都是不同的存在,包含不同的意志。唯物地看,这固然正确。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把个体和整个社会割裂开来并不合适。”
说着,他低头沉思,
“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聪明的唯物主义’。”
夏目漱石惊讶,
“我怎么没听过这句话。”
“啊这……”
陆时语塞,这才想起那位俄国猛男还没上位。
他摆摆手岔开话题,
“退一步讲,我用这个标题,其实也是引用前人之作。”
“是前人之作?”
夏目漱石陷入了回忆,
片刻后,一个名字冲入了脑海——
小泉八云。
这位作家曾写过《日本与日本人》,而《日本文明的天性》正是该书
夏目漱石惊讶,
“陆,你可真是博闻强识。”
他惊讶于陆时的阅读量,更惊讶于陆时的记忆力。
在日本,《日本与日本人》可是冷门中的冷门,比二叶亭四迷的《浮云》还要冷上几分。
夏目漱石说:“你喜欢这本书?”
陆时并不否认,
“我认可其中的一些观点。”
夏目漱石面露复杂,忍了许久还是没忍住,低声问道:“陆,你知道小泉八云并非日本人吧?”
小泉八云是混血,父亲是爱尔兰人,母亲是希腊人,
然而,
父另娶,母再醮;
爹不疼,妈不爱。
他七岁就成为了孤儿,左眼因为在学校和同学们打架而失明,十六岁便辍学走入社会,底层谋生,大半辈子漂泊无依。
后来他去日本工作,期间对日本的风土人情一见钟情,于是在40多岁加入日本籍并改名,
小泉八云就此获得新生。
这样的出身背景,也难怪夏目漱石不认可。
他叹气道:“据说,小泉八云为人极度情绪化,反复无常。跟谁要好时,他恨不得掏心掏肺;一旦翻脸,又会将对方置之陌路。他早年的好友都陆续疏远他,他的妹妹和他通信,他也经常是把空信封递回。”
陆时有点儿惊讶,
这一段连他都不知道,不善交际的夏目漱石为什么会清楚?
或许是感受到了陆时的疑惑,夏目漱石便说:“陆,你知道小泉八云是怪谈作者吧?”
陆时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