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后。
清晨。
沃特金斯书店。
作为伦敦最早建立的独立书店,这里装修典雅,书籍齐全,甚至超过了不少大学的图书馆。
毕加索扛着画具走来,
身边跟着蒙德里安。
据可靠消息,今天是英文版《蝇王》发布的日子,书店一定会爆满。
两人是来寻找灵感的。
晨雾如同一层轻纱,笼罩在街道两边的店面,
阳光透过雾气,形成柔和的光晕,将世界渲染成一片朦胧的景象。
毕加索寻个角落放置画架,同时说道:“这次来写生……”
话音未落,就被蒙德里安打断,
“等等!你来这儿不是要观察人群拥挤时的情态吗?用‘写生’这个词合适?”
写生是一种以实物或风景为对象进行描绘的作画方式,
画人,很少这么说。
毕加索摊手,
“咱俩画的人,还能叫人?五官都是错位的,说‘写生’也没错吧。”
“啊这……”
蒙德里安觉得有问题,
但又说不清问题具体出在哪儿。
他帮忙料理画具,岔开话题道:“高更先生的那两本书你看过吗?”
毕加索点头,
“看了十几页,但是没买。”
作为画家,他们却不太能理解高更的感受。
两人都是科班出身,从小接受绘画教育,立志从事相关工作,搞不清半路出家之人的思路。
更何况……
“那两本都不是好书。”
毕加索说:“读得我头昏脑涨。”
蒙德里安叹气,
“我也是。不过,我还是各买了一本,就当是纪念吧。”
毕加索想了想,
“嗯,我也买一本吧。”
高更来伦敦,两人都是见过的,知道高更的身体状况非常差。
“唉……”x2
他们异口同声地叹气。
太阳渐高,
堵在沃特金斯书店门口的人越来越多,
他们全都是排队买《蝇王》的。
议论声四起,
“听说这本书和《狩猎》、《洛丽塔》是一个题材。”
“只能说类似。”
“你读过?”
“没有。但我有个亲戚在日本教医学,写信时提到了小说的大致内容。”
“伱快点儿告诉……算了算了,我不想被剧透!”
……
人头攒动,
街道上乱哄哄一片。
偶尔有马车经过,看到这个场景,只能绕道。
毕加索注视着人群,开始构图,
同时喃喃自语:“我决定把这幅画命名为《人满为患的沃特金斯书店》……”
蒙德里安好奇地凑过去,盯着看了几分钟便不由得咋舌。
毕加索画的根本不是书店!
他细腻的笔触仿佛描绘了世界末日的景象,
画面中央,一群身人正在围攻孤零零的城堡,身姿扭曲如同丧尸。
因为是立体主义,画作的时间和空间十分混乱:
那座被围攻的城堡部分石墙坚固稳定;
又有地方遭受严重的破坏;
还有的城墙坍塌,弥漫着战火和死亡的气息。
画面充满动态。
蒙德里安说:“《人满为患的沃特金斯书店》这个名字太普通了,应该叫《lu的新书发售时》。”
毕加索的笔停了停,
“好好好!你也知道拍陆爵士的马屁了~”
蒙德里安白了对方一眼,
“画家的事能叫拍马屁吗?我只会实事求是!别的作家发新书可没有这么壮观。”
毕加索大笑,
“那倒是。目前,似乎确实没……开门了,我们也进去凑个热闹。”
两人匆匆忙忙收拾。
这么一折腾,步调上就慢了别人半拍,
再进店的时候,堆成小山的《蝇王》周边已经围了规模更大、占地面积更广的人山,
如果从上面俯视,就像一个图形:
⊙。
两人尝试着往里挤,
结果当然失败。
而此时,圈子最里层的人已经开始买书了,
同时也爆出骂骂咧咧的争吵,
“shiit!你买几本啊?”
“怎么?有谁规定一个人不能多买的?”
“我看你是想挨揍!”
……
吵吵嚷嚷,弄得人头大。
蒙德里安小声讯问:“咱们怎么办?”
毕加索摊手,
“算了,先不买。实在不行我找尼加提帮帮忙。他是陆爵士最信赖的学生,应该能弄到书。”
蒙德里安了然,
毕加索和尼科利奇都是西班牙人,早就已经混熟了。
他又问:“咱们走?”
毕加索摇摇头,
“难得有这么好的取材机会,我得接着把《伟大作家——lu,新书发售时》的构图彻底弄出来。”
这特喵的才是拍马屁!
蒙德里安一阵无语,
“好好好!这么玩是吧?”
“诶嘿~”
毕加索卖个萌,之后便选定了相对安静的位置。
两人又开始摆弄画架。
如果在过去,书店的工作人员肯定赶他们走,
因为颜料可能污染书籍。
但现在的毕加索名气太大,沃特金斯书店如果能成为其画作的背景,只赚不赔,
为了蹭他的名气,书店墙上甚至还装裱着一张他签字的支票。
蒙德里安问:“构图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