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罗有几天的采蘑菇行动,终于在十八这天“执行”了。
天公很作美,晴天、艳阳、微风。
进山队伍很庞大,不止有耿氏母女,还有柳氏、王氏、杨氏、于氏、方氏等人。
李忠本来想要安排天冬跟着一起,不过程雪没让。后天就要摆桌,家里得把灶台搭好,明天可以准备烀肉、炸丸子啥的。
再说都是女眷,唯三的儿郎又都是小孩,天冬跟着实在不方便。都没想带天麻,但玉娘说孩子小,跟着牵狗,这才应了。
一大早玉娘就开始忙碌,连蒸了好几道点心,有用食盒装好,带着两个闺女、一个儿子,跟着进山。
天麻牵虎子,李悦跟于晚一起走,白芍想要抱李恬,被程雪强行制止。孩子不是不能走,更何况即便家里现在不一样,但在李晖没进入官场前,绝对不能把孩子养娇。
进山后,榛子科儿、松树下,每一个地方都不放过。
榛蘑、松蘑、黄蘑……
程雪还采不少马粪包。这东西又叫马勃、灰包,也是一种蘑菇。雨后的马粪包有止血功能,炒着吃特香。
不好找,还是虎子发现的。一边采一边揉撸虎子,小东西享受的不行。
“娘,这里,有鸡腿蘑。”
鸡腿蘑,白色、细长,又叫毛头鬼伞、嫩的时候采摘,炒着肉质似鸡丝,口感不错。这种蘑菇跟猴腿一样,一找一片,孤堆儿。
晒干了,冬天炖汤很鲜。
想想去年,活着都费劲,今年就能进山,以后会越来越好。
李悦、于晚、绵妮等人,都乖乖帮忙采蘑菇。再看李恬、李恒、云妮、翠妮他们,就跟着天麻、白芷身后玩。
有他俩跟着,倒是不用担心孩子们受伤。
筐装有八分满时,耿氏张罗休息。东边有条清澈的小水沟,大家过去洗手。
玉娘带着两个女儿把带来的苫布打开,然后将食盒放在最中间。点心,红馒头,凉拌土豆丝,还有炒河虾。
耿氏也把布包拿出来,一层层打开,里面的饼还热乎。方氏带的煮鸡蛋,于氏带的……
大家不分彼此,把带来的东西全部放在苫布上。
耿氏擦完手,热络的给大家分饼。
“快快快,都别客气,我烙的葱油饼老好吃了。”
徐氏接过母亲递来的饼,靠着程雪后背,仰头看天。
“雪娘,上次咱一起出来,还是开春挖野菜吧。”
“可不咋地,这就是今年咱村没人进山,不然哪儿轮得到咱们采啊。”杨氏边说边夹凉拌土豆丝。
辣椒有些放多了,她吃不了。
“今年咱们村没人组织进山,那些媳妇也不来,咱算捡着了。”方氏跟着附和。
往年这个时候,蒋建业都会组织村里的汉子进山、寻棒槌。若是能找到一棵,那都能分割一、二两银子。
只可惜今年村里大部分汉子去了军营,留下的又都在林场上工,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蒋建业身体不好,没有精力。
李庆山家跟蒋建业家前后院,方氏闲来无事,说了昨天晚上的“母子战争”。
“……也不知道蒋婶子咋想的,就非得让大强娶那个,任凭蒋叔说啥都不行,天天吵,烦死了。”
耿氏狠狠撇嘴,冷“哼”着说:
“不用她作,真要是大强娶了她稀罕的姑娘,过门以后有她受的。”
“就算这姑娘脾气好,小夫妻的感情也够呛吧。”柳氏担忧。
看过外甥夫妇的相处模式,她还是觉得“盲婚哑嫁”不靠谱,得婚前见见面,彼此熟悉。
李悦几个吃饱了,就到河沟旁玩。
徐氏见于氏一口接一口的吃土豆丝,问:
“不辣吗?”
于氏摇摇头,“不辣,挺香的。”
杨氏“哎哟”一声,笑眯眯打趣:
“你是不是有了?这么辣还不辣?”
“啊?”于氏微怔,随后忙不迭摇头,“没有,不能。”
柳氏没觉得土豆丝辣,不过听她这么讲,轻声说:
“能不能、有没有,让你嫂子给号脉不就知道了。”
她是眼瞧着于氏长大,打小孩子就乖、就懂事,不然出嫁时哥哥、嫂子也不能给那么多东西。小夫妻蜜里调油,成亲两个月若是怀上,那可是大喜。
上次从望河村回去,德贵那小子还问她有没有信儿呢。
程雪摸脉,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她。连同于氏。其实她很想要孩子,也很期待孩子。哥哥家的孩子,都是她一手带起来,就是嫂子的几次月子,也都是她伺候。
对于生孩子、养孩子、带孩子,她可以说相当有经验。
“换个手。”
于氏乖乖换手,程雪摸过后,问:
“你上次小日子是啥前儿?”
“七月二十,我小日子挺准的,这没到日子,所以我说没有。”
看得出、她很紧张,极力解释想要隐藏自己的心情。
程雪笑着放下她的手,用饼卷点土豆丝递给她,说:
“孩子就是看缘分,别着急。如果二十那天没来,再来找我。”
“好。”于氏接过饼,咬了一大口。
吃饱喝足,短暂歇息后,大家继续采蘑菇。
程雪家人多采的也多,回家挑出晚上要做的,其他就焯过水,留着后天摆桌用。
出去大半日,李忠带着天冬已经在院子垒了四个临时灶台。烧过火后泥干了,这会儿大锅烧水,留着焯蘑菇。
“等摆完桌再进山一次,让李忠、天冬都跟着,多采一些回来晒干,冬日里吃。”程雪提议。
多出六张嘴,粮食不用愁,可菜就得提前预备。估计今年得买白菜了,而且还得不少卖。
“奴婢现在知道后山怎么走,等得空带四个孩子进山,夫人不用担心。李忠的意思是二十一开始秋收,夫人觉得行吗?”
“你们拿主意就好,我没意见。”
“娘,水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