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婶现在编织的是跟我们平时用来装菜的碟子差不多形状,上大下小。底部直径约二十公分,边边斜着向上,高约一寸,口上海得编一圈麻花辫子一样的边边,最后把多余的蔑料修剪干净,就算是完成一个篮子。
二婶坐下来,顺手拿起一旁巴掌大的半成品,左手按住半成品,右手顺势拖出一条长长的蔑丝。熟练地编织了起来。
为什么叫它蔑丝而不是蔑呢?因为它跟牙签一样大,长度没有限制,两米左右起,能限制他长度的只有开蔑师傅的技术,所以叫它蔑丝一点也不过分。
二婶编着编着,仿佛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是从四姐儿的房间里传出来的。她纳闷了,家里不就四姐儿一个人在家吗?怎么会有说话的声音?不行,我得去看看。
想到这,二婶立马起身要冲进房间。奈何她起的太猛,起来的时候,膝盖顶 到小矮桌向前倾倒,脚下也被坐着的小凳子绊住,整个人就这样向前趴倒了,凑巧碰到旁边垒起来半个人高的半成品,随着一阵哗啦哗啦的声音掉了下来,全部砸在二婶身上。
这下好了,得亏东西都是细小轻巧的,砸在人身上虽然 不疼,但是那么多也足够二婶一顿收拾的。里面的两姐妹听到了动静,还有二婶“哎哟哎哟”的叫声。两人走出房门,看到二婶那狼狈的样子,强忍着没敢笑出声来,赶忙帮着收拾东西。自然又是少不了二婶一顿碎碎念。姐妹俩一边听着二婶念经,一边对看了一眼又一眼,伸着舌头互相做着鬼脸,当然啦,这肯定不能让二婶看见呀。
二婶见是林双,没好气道,
“怎么是你?你来我家做什么!”
林双笑嘻嘻的,
“二婶,我就 是无聊,来找四姐聊聊天,很快就走啦。”
二婶对着林双翻了个白眼,心知这丫头诡计多端,不知道她在搞什么名堂呢,于是冷冷道“那你们聊完了没有?说完就回你家去,以后没事别来我家串门!”
林双还是咧着嘴 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别呀,二婶!你别赶我走嘛!我过两天再来找四姐玩,我走了,不用送我哈,拜拜!”她边说边退到门口,向着二婶挤眉弄眼的同时,还给二婶抛了个飞吻,也不知道是从哪学的。最后还给二婶做了个挥手再见的动作。
二婶对她这般嬉皮笑脸的样子是见惯不怪,习以为常了,却也是对她这般调皮模样一点办法都没有。唯有在林双出门口时丢出扫把相送,被林双一个闪身躲了过去。
其实二婶这样做也是有她自己的道理和难处的。
不让外人来自家,也不让四姐儿出去,这样四姐的事情就能减少传播率,要不四姐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家出了这样的事儿,在九十年代这个贫穷 落后又封建的小山村,如果传开的话,还不知道会有怎么样的后果,这种事情早有不少前车之鉴,二婶她们都不敢赌。
所以,与外界隔绝,断绝一切人与四姐接触的机会,只有这样才是保护四姐唯一的办法。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哪!
天气渐渐热起来了,端午节也快到了。雨水也多了起来。
这天,林双就跟平时一样去上学。去上学的路上还是太阳当空照,上到第二节语文课时,天,说黑就黑了下来。这变天比变脸还快,黑的教室里都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了。
那时的教室,是泥砖砌成的,上面盖的瓦片,教室的左右两面墙各有一个窗户,窗户大约是宽50厘米,高60厘米的那种木头做成的窗户。
再加上教室也是建的有些时日了,做窗户的木架子已经被虫蛀了,有些是空心的可能外面看不到,但是有些被虫蛀的一眼就能看的到它的破烂,窗户齿就像镂空了的柱子一样。
一个有四五十平方米的教室,配上两个这样的窗子,室内光线更加不好了。
泥砖砌的墙上,不像现在的大白墙。那时候的泥砖墙,墙上都是坑坑洼洼的。
90年代的中期,林双出生在那个贫穷又偏远的小山村,教室里哪会有电灯啊。
那时候去上学都是每人带一盏煤油灯,还只能晚自习的时候才用。因为煤油贵啊。
有些家庭更加贫困的,连煤油灯都用不起。就带去学校的一盏小的煤油灯去小店加一次煤油,要两毛钱。
有些同学可能是没钱添煤油又或者是忘记了,有时候还得向同学借一点煤油。
林双有时候也会没钱加煤油。她也不屑去借同学的。她有自己的办法。
没有电,没有蜡烛,又用不上煤油灯那林双是怎么晚自习的呢?
那时候是有蜡烛的,没错。但是蜡烛对于林双他们小孩来说也算是个奢侈品吧,只有人家过节,或者说红白事的时候才会用。
所以说人越穷啊,就越会想办法。要不怎么有句古话叫穷则变,变则通呢?
小时候总会经常摔烂碗,破烂的碗呢,就往屋前屋后那个竹林里面一扔就了事了。
在这个时候,这个破碗就起到了它的作用了。林双去竹林里面捡了两个破碗,上面烂了都没事儿,碗底一定要好的。
她把捡来的碗倒扣放在小石头上,再拿起一块小石头,沿着碗身与碗底交接的地方小心翼翼地敲着,直到把碗身上面都敲完了,再找一块质地较粗的石头,把敲掉的那一圈稍微磨平整,不尖锐不划手就算是做好了。
接着她又把平时去山上砍柴带回来的松脂。(因为山上很多松树,那时候很多人都会上山去割松脂收松脂,会有人来上门收购)。她带回来的松脂都是流出接松脂的碗外面的纯松脂。
也有是在流出松脂的刀口上削的松树木屑。林双平时砍柴看到有松脂都会收一点,因为松脂用来引火是最好的。
林双敲了两个碗底,一个用来烧松脂,当煤油灯用,用来当墨砚,另一个练毛笔字当砚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