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听到动静后,几位孩子皆是奇怪不已,还以为出现了什么事情,纷纷停下举动望着他。为了缓解彼此的尴尬,只得解释道:“那个…我,我是从很远的地方而来的,一整天下来没怎么吃东西,所以现在有些饿。”
小孩乙:“哦,大哥哥你是修炼者,修炼者也需要吃东西嘛?”
小孩丙:“那可不…我之前倒是听一些大人们讲过,说是修炼者也是人,只是比普通人拥有一些特殊的力量,一日三餐不吃饱东西是没法修炼的。”
小孩戊:“啊,那岂不是我们以后成为了修炼者,也要吃东西咯?原来修炼者也和普通人一样啊。”
小孩甲:“大哥哥,你这是饿了么?我们倒是知道哪里可以填饱肚子…在整个居容所靠西边一点的地方,从这出去左拐直走就行了,那里是与城内的交界地带,这段时间汪家小姐正在积德行善,免费给咱们在施粥,大哥哥去那儿就能免费吃饱肚子。”
小孩丁:“对对对,大哥哥快去吧,吃饱了好回来给我们讲故事听。讲你变成凹凸曼暴打小怪兽的英雄事迹,如何惩治坏人,保卫城市和平的故事。还有招式,绝招,动作…嚯、嚯、哈、嘿!”
话罢,几个孩子立马兴致勃勃地将念有生往外推,还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恰巧这么一推饥饿感更加的上头,实在招待不住他们的热情后,便点头同意了。
因为早在神族之中,几乎全族上下的人都不需要进食,皆是依仗吞吐、纳息日月灵气以到达果腹的目的。所有大修行者更是养尊处优,灵丹妙药、精气仙草、琼浆玉液、神果圣水…食用这些珍贵物品,它们所带来的功效往往比吐纳灵气带来的饱腹强悍百倍!故而在离开神族之后,回归最初的模样,他倒想尝尝千界凡尘的伙食。
本来自己进城的目的就是借宿一晚,先有个落脚点,等彻底恢复实力时再准备神族长老交代的任务。既然眼下有免费的机会吃饱肚子,如此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当然不能错过!
“那…那我就去了,等会儿就回来。对了,你们几个来不来,如今木炭已经烧了这么久,肚子也应该都饿了?”
“不慌,我们等下回家吃。趁这点时间可以多烧一点木炭,明天正好给小豆芽姐姐送去一袋…大哥哥,那你吃饱了可一定要回来!如果太晚了的话,等你来了我们都回家了,那时候就听不到关于修炼者故事了。”
“真是一群机灵的小鬼头…好,我答应你们了,一定会尽快回来。”
噗噗!
闻言,几个小孩子相继欢呼鼓掌,拉手庆贺着,似乎是达成了某个不得了的秘密。随即孩子们露出小拇指,一起连环勾在念有生的小拇指上,唱响了那首人人熟悉不过的童谣——
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谁变了谁就是小王八蛋!
…
不一会儿,念有生便挥手告别了。
一路上,他并未在意两边的废墟,反倒心思愉快了很多。通过这次与几个小孩子的沟通,才觉得自己并不冷漠无情,倒是更容易相处了,这是从未遇到过的事情。
自从去到了神族之后,自己整天就提心吊胆的,生怕自己修炼上掉队了,以此招来他人的嘲笑和批评。那时候神族的人基本都是的仇视态度,根本别想着交流、沟通,连朋友都没有一个,直至师兄的出现才打破了“诅咒”。至今为止,虽说念有生的成就达到如此高度,但仍旧有相当大部分神族之人以仇视对待,十分的反感!说不到等历练结束回去,便彻底翻脸,直接杀上门来…
至此,念有生敲敲头,又重新捋清了一遍思虑。一想到几个活蹦乱跳的小孩们,不知为什么又联想起关于女孩的事情,尤其是那股特殊的奇妙感。
这时他才一下子明白那时候女孩话中的意思,原来是关心自己有没有被“厄难毒体”影响到,倘若换一个正常人的话,身体估计就承受不住,还真如同小孩们说那样!只可惜他的身份不普通…
——
十重神符天。
万族万灵,身体若想要出现特异的功能时,无外乎只有三种状况:人为的栽种,天生,过渡同化。
一旦形成,终身不化。
第一,人为的栽种。顾名思义,是指人为的原因将某种物质种入人体,形如栽树一般生根发芽,让两者之间成为“寄生”关系,譬如僵兽、傀儡等;这种手法多是在幼年,因身体的各方面排斥力小,成活率容易更高!基于“寄生”关系,两者前后最终结果共荣俱荣、共损俱损,或者由寄生者吞噬、掠夺宿主的生机。
第二,天生。由意可知,是指人体天生就具有的特殊力量,多是血脉遗传、力量传承、宗庙祝福、先祖祭祀等几种情况。只不过按照人们的需求不同,方式也有所变化,譬如“希望的祝福”被称为奇迹,而“邪恶的祝福”则被称之诅咒!
第三,过渡同化。根据字面意思,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被同化、过渡,使得身体发生蜕变。只是较其他两种来说,这种事情发生的选择性最高,因而导致结果成功的几率很小很小,犹如大海捞针一样,可能砸一万个人下去也是泥牛入海;譬如一个人若想要练就“寒冰玉肌”,那就必须找到适宜的冰雪寒洞,呆上很长一段时间,等待心如止水、忘却空我的时候,这样才可能有机缘感应其中的奥妙,进而摧本断根,重塑自身!
“真是奇怪,看样子她也不像是天生或者同化,唯一的原因只能是被人栽种上去…也不知是谁这么狠心,这么善良的人还会遭罪。”
…
念有生一路就这样想着,按照小孩子们指示的方向前进,终于在天黑之际,来到了免费施粥的地方。
一眼望去,这里空地上早已排列了一行行长长的队伍,蜿蜒曲折,沿着附近河岸而立,多数都是老弱病残。而队伍的尽头处,则是矗立着一件件木桶,灯笼高挂,差不多有十个丫鬟忙活挨个递碗打粥;而她们后面是一大型的桥牌门户,中央写有“汪”字,与施粥的地方之间相隔了一座桥梁。
桥的那一头上,则是站立了一个个汪家的家丁,默默守护着当地的秩序。
倘若此时翘首以望,会发现桥的另一边充满了喧嚣与繁荣,莺歌燕舞,招摇着无数才子佳人重重叠叠的身影。反观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