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虎子就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从去年开始,他们就已经开始学习写作文了,不过都是一些简单一百字左右的描写。
今年开学后,他们的第一堂语文课,老师就让同学们写一篇作文,内容不限。
虎子背着书包,耷拉着脑袋就回来了,对于作文,虎子一点都不擅长,但是他明天还得交作业,所以虎子的心情有点低落。
自从有了孩子,张维芳觉得自己越来越全能了,为了儿子的作业,张维芳专门从系统商城里兑换了一本《小学作文选集》。
张维芳怕虎子直接抄写,她不得不自己看了一篇例文,然后亲自教虎子写了一篇。
等她躺到床上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了,张维芳再次感叹道:
“当妈真辛苦。”
星期天,张维芳专门带虎子去了一趟新华书店,买了很多小人书。
小人书里面有栩栩如生的画面和简单明了的情节,正好适合这个年龄的孩子观摩学习。
这个时候的小人书也称作连环画,一般都是成套的,里面的故事情节简单,人物绘画生动细腻,虎子一下就喜欢上了。
张维芳看到儿子对这些小人书如此感兴趣,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好奇之情。
她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去,从那堆书中抽出一本《三国演义》。
封面上色彩鲜艳,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立刻映入眼帘,让她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轻轻翻开书页,里面的文字和插图相互映衬,仿佛将一个个历史故事展现在眼前。
张维芳被书中的情节深深吸引住了,她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从此以后,每天下班回到家,张维芳总是会和儿子一起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阅读着那些精彩纷呈的小人书。
他们时而为英雄们的壮举赞叹不已,时而为主公们的智谋所折服,有时又会因为某个角色的命运而感到惋惜或愤怒。
这些小人书成为了母子俩共同的爱好与话题,它们不仅充实了闲暇时光,更拉近了彼此之间心灵的距离。
在这个过程中,张维芳发现自己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里的小人书越来越多,但母子二人对于阅读的热爱却丝毫未减。
每一本新的小人书都像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窗户,等待着他们去探索和发现其中的奥秘与美好。
而且,张维芳越来越发现虎子有英雄情节,他最喜欢看那些《杨门女将》,《林海雪原》之类带有英雄色彩的小人书。
张维芳好奇地问了一句:
“虎子,你将来长大了想做什么工作?”
虎子斩钉截铁地说道:
“妈妈,我要当警察,抓坏人,为人民服务。”
张维芳没有多想,她鼓励道:
“嗯,很不错的理想,不过,你要好好学习才能实现你的愿望。”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1974年的过年,这一年,六个兄弟姐妹聚齐了,大家吃着喝着热闹着,度过了一个非常愉快的新年。
大年初四这天,张维仁突然带了对象上门,这一举动可把一家人给高兴坏了,毕竟他现在已经是25岁的大小伙子,早就该成家了。
张维仁带回家的姑娘叫金文,看到她的第一眼,张维芳就懂了什么叫做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清雅秀丽的脸蛋加上眉间的轻愁,让人一下就联想到了林黛玉。
张九云的脸色也淡淡的,他能看出来,这个姑娘的身体很差,他不明白自己最器重的大儿子怎么会找这样的姑娘。
出于礼貌,一家人还是热情地招待了她,当金文看到茶缸里的水满脸嫌弃时,张维仁马上拿干净的碗重新倒了一杯,张维芳就知道这个姑娘的内心一点都不柔弱。
张维仁是什么人,年少有为的青年,在家里也是说一不二的,现在能看一个女人的脸色行事,可见这个女人的厉害。
果然,中午吃饭的时候,金文的大眼睛又开始转来转去,对他们几个兄弟姐妹肆无忌惮的打量,眼里的野心藏都藏不住。
当她知道张维芳在市里工作时,脸上马上就露出绚丽的笑容:
“大姐,维仁也快调到市里了,到时候咱们多来往啊。”
“嗯,可以。”张维芳尽量保持着熟悉的微笑。
金文的话一出,大家就愣住了,张维仁从来没说过他要调到市里的事情,可见在他眼里,他们一家人还比不上这个刚认识没多久的对象。
下午,金文离开后,张九云才问道:
“维仁,你真的要娶她?她的身体可是不太好。”
张维仁把他的想法说了一下:
“爸,我决定了,金文的爹是退休老师,她哥哥在市里的煤站工作,她家条件好,我以后没什么负担。”
张九云不能理解他的想法,但是也没有阻止他,人生大事,自己满意才行。
而且张九云也看出来了,大儿子的心已经不在这个家里,他想阻止也阻止不了。
两个人的婚事定在了五月一号,结婚前,张维仁就在县城租了房子,两个人暂时住在县城里,年底,他就会跟着领导魏薄冰调到魏榆市。
张维仁结婚的时候,张维芳见到了女方的家人,儒雅随和的老丈人,稳重十足的小舅子金武,还有鼻孔看人的大姨子金贤。
总得来说,金文家的条件比他家好太多了,除了金贤,一家人都有工作。
金文是小学老师,不过结婚后,她就辞职了,她的身体不好,一直高不成低不就,所以21岁了才结婚。
这会,有人养她,她当然选择在家休息了。
张维仁结婚,不光买了三转一响,还给了女方500块钱聘礼,还有衣服被褥一大堆,几乎把家里的家底都掏空了,把老两口气得直叹气。
张维芳什么话都没说,这些事她做不了主,不过,张维芬和张维存都提了意见。
“哥,以后我结婚也要像你一样,多要点聘礼。”
“对,我娶媳妇也得按照这个标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