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NBA:我是发牌大师> 第五战变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战变阵(1 / 3)

翌日。

西部火箭和勇士的系列赛,已经分出了高低。

金州勇士还是大比分4:1轻松过掉火箭,杀入了总决赛。

这就意味着,小球时代正式拉开序幕。

这个结果,是相当意外的。

虽然勇士本赛季所向披靡,取得惊人的66胜战绩,但在大众眼里,特别是在传统篮球人看来,跳投大队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很多名宿和媒体都认为,勇士想要杀出西部,并不容易。

结果。

一路过关斩将,4:0横扫鹈鹕,4:2干翻卫冕冠军马刺,接着4:1挑落火箭。

季后赛之旅,似乎从未遇到过挑战。

这让人大跌眼镜。

其实这个时候,人们都还没意识到,三分是可以杀死人的。

他们还沉浸在旧时代里,始终觉得得内线者得天下,离篮筐越近就越容易进球。

其中代表就是巴克利,他在直播解说中不止一次表示,光投三分是无法获得总冠军的,他始终不认为勇士有冠军相。

主流媒体的观点,跟巴克利是一样的,同样不太看好金州勇士。

直到勇士最终登顶,所有人才恍恍惚惚,慢慢醒过神来,开始锻造三分球能力。

而来到下个赛季,勇士更是打出了惊天动地的73胜,所有人才蓦然发现,新的时代早已来临。

这时候,投三分才成了所有球员的必修课,包括小加索尔,大洛佩兹等内线球员,也开始尝试投三分了。

而现在。

勇士杀入总决赛,虽然还是不被看好,但已经引来一片瞩目。

记者纷纷跑去采访库里。

记者:“你认为你们的总决赛对手会是谁?”

库里如是道:“以我个人感情而言,我更想击败的人是薛连城,但出现出总决赛舞台的人,必定是勒布朗-詹姆斯无疑。”

记者:“也就是说,你也不看好迈阿密热火能够绝地翻盘?”

库里:“是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支球队能够做到,薛连城很强,但很显然,他还没有站在那个高度,连追四场,实在是太难了。”

记者:“如果最终迈阿密完成了翻盘,你会感到惊讶吗?”

库里摇摇头,如是道,“这不太可能……”

库里这番言论,让本来就汹涌的让3追4话题,更加爆炸。

就如同滚烫的油锅里,撒进去了几滴水,在刹那间就沸腾了。

这引起了热火球迷们的不满,纷纷扬言:给我等着。

但其实库里已经代入了薛连城的角色,如果换了是他,他也没有信心能连追四场。

虽然难听,但这就是实话。

而薛连城等人,已经回到了迈阿密备战,

28号。

美航中心球馆。

热火迎接骑士的挑战。

在大比分1:3的绝境之下,热火同样没有任何犯错的空间,他们依旧秉持着要么生,要么死的决心,来打这一场比赛。

骑士同样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这是他们

如果这场再输,情况就会变得不太妙。

所以。

他们同样抱着必胜的决心,誓要终结这轮系列赛。

比赛即将开始。

球员进场。

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骑士在本场比赛,作出了首发阵容的调整。

欧文,香珀特,詹姆斯,乐福,莫兹戈夫。

把jr-史密斯拿下首发名单,由香珀特来替代。

这个调整的作用,很明显是在加强防守。

甚至可以理解成,奔着薛连城来的。

香珀特身高196cm,体重100公斤,跟薛连城的吨位相差无几,可能在力量上,不能与薛连城相媲美,但也不至于像jr-史密斯那样,完全不匹配。

除此之外。

香珀特是标准的3d球员,以防守起家,他的优点非常明显,敢于对抗,弹跳出色,速度和横移都比薛连城优秀得多,特别擅长纠缠式防守,也有一定的三分能力,可以有效地为球队拉开空间。

而他的弱点也很明显,除了接球投三分,他的篮下终结能力非常糟糕,持球进攻几乎没有。

这就意味着,他在进攻端的作用,仅仅只是个投手。

当然。

在现在的骑士阵容,这就够了。

结果没有意外。

比赛一开始。

香珀特就凑上来了。

看着眼前顶着扫把头的憨憨,薛连城莫名感觉滑稽。

不过。

他可不敢小瞧这个家伙。

刚才推进的时候,他试了试,香珀特的力量虽然没有他这么大,但其实并不弱。

而重点是,这家伙防守意识很好,协调性和柔韧性,甚至要比詹姆斯出色。

毕竟两人身高,足足差了10cm,香珀特是后卫身形,协调性和柔韧性自然要比粗壮的詹姆斯要好一些。

詹姆斯纯属利用自己的块头,身高,臂展,以及力量在防守。

甚至你突过去以后,詹姆斯依旧可以利用速度和爆发力,进行追帽。

所以在防守中,詹姆斯的优势其实是很大的。

只要詹姆斯集中注意力,不分神走神,绝对是防守精英级别的存在。

但薛连城却并不惧怕詹姆斯。

不对……

应该说是在预知能力进化以后,他才不惧怕詹姆斯。

一开始。

面对詹姆斯这种吨位,力量,速度,对抗都有优势的高大球员,他的推土机打法,根本就突不进去。

可以说,詹姆斯这种身体天赋爆棚的球员,就是他推土机打法的克星。

直到他预知能力进化以后,他利用调试节奏,压重心,洞察詹姆斯身体偏移,过掉詹姆斯才显得轻松多了。

因为詹姆斯协调性和柔韧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