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明黄肩标安抚。
就更加无碍。
不派三哥去的原因也很简单。
老四是三哥的女婿。
三哥去,辽东将领可能抵触。
想通一切后,李文忠随即起身,“陛下,臣知道了,臣安排好谭渊等人,就马上去凤阳。”
……
扎营地。
一群兄弟们,围着两个小家伙,稀罕的不得了。
朱棣和徐妙云都被挤到外面。
两人不由无奈一笑。
今天他们出府,除了去归还金牌,就是来看看兄弟们。
“朱先生。”这时,周浪笑着从人群中退出,走来,“徐先生。”
徐妙云含笑点点头。
她很感谢这些兄弟。
周浪笑着低声征询:“朱先生,我能不能和家里人说我认识燕王,皇后娘娘还召见了我……”
天知道,他忍的多难受。
多想把这些事情,告诉家人!
朱棣好笑瞪了眼,“此番,你们追随之人是朱棣,和朱四郎没关系,不要说朱四郎和朱棣的关系,我和徐先生还想过几天平静日子。”
周浪不由有些失落。
其实他最想和家人说:朱先生就是燕王!
“那蒋县尊呢?”周浪讪笑试探,家人不能告诉,蒋胖子总能吧。
蒋胖子以前,一直让朱先生给他烤鱼,现在告诉蒋胖子,朱先生就是燕王。
蒋胖子表情,一定很精彩!
要是再告诉蒋胖子,皇后娘娘还召见他。
估计蒋胖子嫉妒的想和他拼命。
朱棣不由想到,
随即笑着点头,“可以,不过你要在信中提醒他,不得宣扬。”
“明白!”周浪更加高兴,笑着冲朱棣竖起大拇指。
蒋胖子受这么大刺激,还不能对外宣扬,一定特难受。
就当朱棣、徐妙云带着两个小家伙,在营中,和兄弟们一起吃午饭时。
……
江宁。
府衙。
“希直兄!”
“蒋兄!”
方孝孺看着来访之人,激动起身,快步迎上去,“蒋兄,老夫人的后事都安顿好了吧?”
“安顿好了。”
……
两人寒暄入座后。
方孝孺指了指,蒋进忠身侧的孩童,好奇询问:“蒋兄,这是贵子?”
“不不不。”蒋进忠忙笑着摆手,“他是我学生……”
……
方孝孺满脸惊诧。
原来,蒋进忠丁忧在家。
也没荒废时间。
竟然跑回蒋家发迹的农村老家,开办了免费学塾。
这个叫杨荣的孩子,就是蒋进忠最喜欢的一个学生。
所以,此番远行,才会带在身边。
朱四郎对蒋进忠影响如此大?
他看过蒋进忠履历,对其人品也算了解。
不算坏人。
但也不是个无私之人。
丁忧期间,跑到老家开办免费学塾,分明就是效仿朱四郎。
“此番回来,除看望希直,就是想去土桥村拜访朱先生,看看朱先生的乡土村社,我也想在家乡搞一搞,丁忧三年,做点事情,全当为家母积德,让家母来世能转投个富贵人家……”
……
方孝孺动容。
孝道,任何时候,都值得尊重。
蒋进忠用这种方式尽孝,为母丁忧积福报,更值得敬佩。
当即起身:“蒋兄当为希直榜样,受希直一拜!”
重新落座后,方孝孺心念一动,随即询问:“蒋兄可听闻,燕王转战万里,纵横草原,寻回传国玉玺之事?”
“听了,听了,这位燕王消失一年多,再露面,就干下如此大事,当真了不得。”
蒋进忠想到了什么,笑道:“当初,我还怀疑朱先生是燕王,几番试探,最终确定,两人没关系……”
‘你可真是个大聪明!’
方孝孺唇角抽抽,腹诽暗笑,不过却没点破。
有些事情,还是让蒋进忠自己发现才好玩儿。
谈了会,蒋进忠就把话题转移到乡土村社建设,“希直兄,今年乡土村社进展如何……”
“蒋兄,这你可问对人了……”
方孝孺随即滔滔不绝讲述。
秋收期间,他把县府的事情,扔给县丞,直接在土桥村蹲点干了一个月。
不俯身去做。
怎能学到真东西。
何况,就连徐家小公爷都去了。
……
朱棣还不知,蒋进忠回江宁。
临近天黑。
小夫妻两,才带着雍鸣和祈婳回到徐府。
刚回府,妙音就通知,泰山在书房等着他们。
把两个小家伙交给妙音,两人来到书房。
见徐达满脸笑容,悬着的心落下。
朱棣和徐妙云坐下后,好奇询问:“泰山,有什么事?”
徐达含笑道:“明天消息应该就会传开,不过文忠出发去凤阳前,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
……
“陛下决定将你带回的五百兄弟,及李成桂一部,编入京营,谭渊升任镇抚……”
……
“说白了,这五百精锐,就是朝廷给你养的亲兵,只要你需要,可随时调动,明日大都督府就会送来专属调兵令牌。”
朱棣、徐妙云惊讶对视。
“阿爹,这是真的?”徐妙云不敢相信,确认,“谁都知道,这五百多兄弟和四郎的感情,以及这五百多兄弟,在四郎手中发挥出的战斗力,朝中那些人能同意?”
哼!
徐达笑而冷哼,“陛下都决定了的事,他们有什么资格反对!何况,这是四郎应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