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年内,把建安乡土村社框架搭建起来,明年,明年重心就会适当往鸡笼屿这边偏移……”
发展建安乡土村社。
他不可能像土桥村那样,精细化引导。
给每个村搭建一个最基础模板,解决百姓温饱,往后的发展,就要靠海贸形成的商业进行宏观引导。
比如,海贸货品贩运,需要大量竹筐之类装运器具。
就引导一些盛产竹子的村庄,从事竹编。
一些有着传统种植桑树,家庭养蚕的村庄,就联合商贾、士绅,逐步引导发展缫丝、纺织。
……
总之,福建的乡土村社向高级发展。
他想尝试,用经济行为,以宏观方式撬动。
他
说实话,有些激动。
同时还有些紧张。
不过,一个行省,应该还能应付吧?
明年,大量福建纯佃户迁徙东番,他麾下人口增加,也要开始建设自己的私兵了。
其实,已经开始了。
老头子的闽县海防,已经被他悄咪咪扒拉到自己碗里了。
……
一夜好梦。
翌日。
鸡笼屿内。
一行人动身启程。
临时搭建的简易码头,其他人都登船了。
俞靖,以及元宵节来看望朱棣的叶文举,陪同朱棣站在码头。
朱棣视线从船上,转移到俞靖身上,“这一年,你比较忙,除了负责训练海军将士,还要经常派船去闽县接应迁徙的百姓,另外,蒋进忠抵达鸡笼屿前,你还要指挥俘虏,尽快沿鸡笼河谷两岸,整理出几个安置点,开荒这种事你不用管,但在
他要求不高。
只要能遮风挡雨就成。
鸡笼河谷两岸的土地肥沃。
百姓来了,也就头一年日子过的紧张。
往后肯定会越来越好。
……
“另外,你和沈至交流沟通一下,看能不能招募一批铁匠、造船工之类,在鸡笼屿选一块地方,将来就是海军造船厂……”
俞靖本来还满脸愁容。
毕竟,他就是个领兵将领,让他去搞移民安置点。
实在有点强人所难。
而且,他完全没兴趣啊!
可造船厂不同!
这可关乎他大海军梦想。
随即拍胸脯保证,“殿下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沈至对此事,肯定也很积极。
造船厂同样关乎他大海贸梦。
而且,朝廷禁海后,沿海福建、江浙地区很多原本以造船为生的匠人失去生计。
并不难找。
只是背井离乡,恐怕有点难搞。
不过没关系。
他和沈至‘狼狈为奸’,背着王爷威逼利诱那些匠人,再不成,直接绑架!
哼!
朱棣冷哼一声,提醒:“你最好不要做过火!”
他虽然不清楚这家伙想怎么做。
但这家伙跃跃欲试,冒光的眼睛就很说明问题。
一些特殊手段,他也可以默许。
毕竟,创业艰难啊。
总得打破常规。
但也不能不敲打。
不然,俞靖、沈至这两家伙,非得给他捅大篓子。
嘿嘿……
俞靖挠头讪笑,“殿下放心,我们肯定不给殿下惹麻烦。”
朱棣瞪了眼,转而看向叶文举。
叶文举忙抱拳。
此番代表大哥,趁着这位皇子来鸡笼屿,前来接触。
旁听这群年轻人讨论事情。
着实让他惊呆了。
同时也大开眼界。
朱元璋家老四要把福建,建设成什么样?
大海军?大海贸?多大?
两万精锐步军?多么精锐?
……
现在,都开始筹划在鸡笼屿建造船厂。
听到太多太多了,现在还无法想象,朱家老四口中描绘的一幕。
只能等过几年,或许才能看清全貌。
幸亏活下来了。
说实话,他现在真想看看,朱元璋家老四,到底能折腾出多大动静。
心中想着事同时,含笑抱拳:“四皇子有什么吩咐,但说无妨,我大哥对与四皇子做生意,很感兴趣,也保证,从今往后,只要兄弟们有口饭吃,绝不袭扰大明。”
其实,他回去后,一群人就分析,眼前这位想招抚他们。
可奇怪了。
直到他主动来鸡笼屿作客。
这位只是好生招待,却并未提及招抚之事。
或许瞧不上他们吧。
叶文举满腹苦涩。
朱棣抱拳拱手,“叶前辈和沈至应该不陌生,沈家三房已经在建安、闽县搭建起了海贸框架,等我们回去后,就会组织一批货源……”
……
双方寒暄片刻后。
朱棣动身启程。
叶文举也匆匆离开。
吕珍的老巢离鸡笼屿不远,就在鸡笼屿东北方梅瓶(屿)。
临近中午,叶文举就抵达。
简易的议事堂内。
吕珍以及其他结义兄弟都在。
叶文举刚坐下。
老三俞尧臣就迫不及待询问:“如何,朱四郎是不是想招抚咱们?还有,此人野心大不大?”
叶文举环视众兄弟,见众人眼巴巴盯着他,苦笑摊手,“明四皇子从始至终未提及,也未暗示过招抚,我私下接触沈至,沈至也只说不知……”
吕珍等人,顿时有些泄气,还有些不服。
这是瞧不上他们?
原本还担心被吞并,现在人家貌似根本瞧不上!
“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