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一直琢磨,匠作监有没有搞出一种既快又省的制作工艺。
鸡笼屿也是今年六月份时,才突破的。
一些老铁匠反复琢磨,制作出一种螺纹钻头。
用手摇螺纹钻,可以在烧红的铁棒上打出孔,制作出勉强适用的铁管。
不过制作速度很慢。
直到现在,全军也才装配了一千把这种长管身火铳。
十几个匠人,每天也只能制五根铁管。
钻头不过关。
现在铁匠们,正在试着在打铁过程中,掺杂各种金属、木炭,想搞一种比较耐高温的钻头。
至少,要比现在普通生铁钻头更强点。
长管身火器全面列装后。
新军面对骑兵冲击的短板就补齐了。
配置铳剑,接近人身高三分之二的火铳。
完全可以当长枪使。
骑兵冲击时,枪托顶在地面,铳剑剑尖倾斜向前。
骑兵撞上来。
以损失四五道阵列的代价,就能遏制敌方骑兵速度。
在配合骑兵标、刀盾兵。
他这一镇陆军。
对战骑兵,也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
当然,将来回朝助战,肯定得让朝廷派遣骑兵跟随作战。
“你一点消息都没听到?”朱棣狐疑看着沈仁。
作为福建都司,朝廷如果有了新式武器,就算不能装配福建军队,沈仁至少能听到一些消息。
怎么沈仁竟然一点儿都不知。
沈仁摇头,嘴唇动了动。
话到嘴边,又咽下去。
他想到了某种可能。
不过,这话说出来,殿下心里可能不痛快。
还是等他打听清楚再说吧。
“报!”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声音。
朱棣循声看去……
孙元楚站在门外,“禀王爷,府衙外有自称锦衣卫千户纪纲求见!”
纪纲?
都当千户了?
升的挺快。
他来做什么?
一瞬间,朱棣想了很多,随即吩咐:“把人带进来。”
待孙元楚领命离开后,朱棣笑道:“锦衣卫的人来了,刚好可以问问火铳之事。”
‘这个纪纲即便知道,恐怕其中内幕,殿下听了也会感到膈应。’
沈仁腹语着,默默叹了口,在旁侧坐下。
见朱棣又开始忙着看福建这一年汇总,又悄悄叹了口气。
……
书房别院外。
纪纲疾步而来,在别院外略微停顿,深吸一口气。
在福建秘密活动了一年。
要不是汇报观摩团之事,他是真不想来。
无他。
心虚!
……
于此同时。
府衙外,张三丰带着沈万三也来到府衙门口。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