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方将士,却越来越清晰,听到对方的步点声。
八十步!
陈忠目测距离,
虽然上次闽县战斗,已经证明,袭扰性射击,无法诱使明四皇子军队慌乱下射击。
但他还想试试。
毕竟,这只是一支新军!
据说,老兵很少!
所有老兵几乎都担任各级将领。
砰砰砰……
零星的射击声响起。
孙元楚及副管带,大声呼喝:“稳住,训练中,王爷怎么教大家,现在就怎么做,不听号令者,斩!”
蓝玉等人瞬间收敛思绪,聚精会神观察战场态势。
蓝玉低语询问:“殿下,陈家新军这么早射击,看来训练不到位。”
陈家新军用的是类似大明的短管身火铳。
在八十步范围,准头小,威力弱。
只有击中面门,才能产生杀伤性。
孙元楚营,待着藤条编织的头盔,上身穿着锁子甲,这个距离,射击,杀伤力很小很小。
朱棣解释道:“永昌侯误会了,这是敌军的袭扰性射击,咱们大明对火器的使用战术,说实话,比这群经常劫掠打仗的海盗,还稍微落后点,袭扰性射击,能给对方造成强烈的心理压力,一旦士兵撑不住,崩溃了,不但影响士气,而且还会在慌乱中,提前射击……”
蓝玉、沐英等人瞬间恍然大悟。
这等战术,他们还真不知道。
大明集中使用火器,还是沐英在洪武十二年,开创先河。
砰砰砰……
激烈的射击声就在此时,突然响起。
是陈军!
陈军进入七十步内,率先排枪射击。
朱棣立刻结束和蓝玉谈话,抬头紧张看去。
短管身火铳,在七十步距离射击,威力也已经十分大了。
只见将士们在声音响起的瞬间,
这是避免弹丸击中没有防护的面部。
七十步距离。
只要微微低头,藤甲蒙布头盔足够抵消大部分杀伤性。
痛苦闷哼声响起。
倒八字两个阵列,
蓝玉、沐英听到微弱闷哼声,眼睛瞬间瞪大。
这怎么可能!
这可是一群新兵!
就是大明军中老兵,受伤倒地,也会痛苦喊叫。
朱老四是怎么把一群新兵,训练到这种程度。
无他。
去岁一年,朱棣泡在营中练兵,每天临近傍晚,都要带着所有士卒,踏步走半个时辰尖锐石子路。
将士们每天脚底流血。
却都要跟着朱棣,一起忍着不能发声。
久而久之,将士们脚底板出现了一层厚厚老茧。
无惧尖锐石子的同时。
也练成了疼痛,潜意识咬牙忍着的应激反应。
于此同时。
陈忠看到这一幕,瞬间瞪大眼,绝望一闪而逝,随即,满脸慷慨赴死之色涌现,举刀大喊:“杀!”
陆军
已经让他隐约看到了战争结果。
压到七十步内射击。
是陈家私兵,经过训练成军后,最佳的状态。
很显然,明四皇子的陆军
接下来,他们则要面对,
此战能不能打赢,只剩一个机会。
挨过
“杀!”
陈军大声呐喊,冲向孙元楚营。
从七十步到六十步。
十步距离,转瞬即至。
“放!放!放!”
孙元楚肩头渗出鲜血,极度紧张中,歇斯底里连续大喊。
砰砰砰……
炒豆子般密集枪声响起。
短短瞬间,从浓烟中冲出来的陈军,在倒八字形交叉火力,密集弹丸笼罩中成片倒下。
趁着陈军短暂恐惧混乱,已经安装好铳剑的
副管带跟随朱棣纵横过草原。
对战场局势变化十分敏锐。
陈军的火铳手,已经扔掉火铳换成佩刀。
经过密集打击后。
六百多没有盾牌的火铳手,只剩四百多人。
双方相遇,都是五人一组。
猛烈碰撞在一起。
混乱的厮杀中。
蓝玉敏锐发现了一丝端倪,侧头对沐英低语,“快看燕王新军将士,他们的火铳配置铳剑,占据长度优势……”
铳剑配置火铳,几乎就是一杆长枪。
对刀的优势太明显了。
敌军想要靠近时,五人一组,在棚正带领下,猛地排枪刺出。
敌军还没砍到他们,就被他们捅成马蜂窝。
而且,朱老四的新军,拼刺战术十分好。
五人一组配合十分得当。
战场上,出现了很诡异的一幕。
朱老四新军,开始在棚正带领下,就近向队官汇合,十人一组,二十人一组,专找一些陈军人数不占优势的小团体冲杀。
而剩下的一些五人组,则端着火铳,背靠背,相互配合,面对十数陈军围攻。
因为武器长度,以及拼刺战术配合娴熟,竟然能顽强顶住陈军十数人围攻。
但陈军一些五人组落单小团队,却无法承受朱老四新军,十人一组,二十人一组配合猛攻。
后方,副管带带着三百多将士,死死缠住近身肉搏战中。
最厉害的刀盾兵。
迫使刀盾兵无法支援前面,只拿刀,没有盾防护的陈军火铳兵。
“老四的新军是最后赢家。”沐英面色沉凝道。
黄子澄听闻后,不解询问:“西平侯这怎么可能,就算排枪射击中,陈军损失大,但兵力上,还是陈军战优势啊!”
陈军一个营一千人。
排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