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汇报的内容。
不难看出,这小家伙深入下面,并非像祈婳那样,单纯抱着喜欢、以及玩闹的心态。
更多是去下面观察百姓的想法。
相较于对祈婳的纵容。
老四对雍鸣的要求就很多。
虽然没有束缚孩子,也给了这孩子极大的自由。
但每天早早去陆军大营跑操、课业必须做完才能玩耍,类似加强身体锻炼,以及培养自律性这些教育,老四对雍鸣,一直有要求。
雍鸣矜持笑笑,“大伯,我会骄傲的。”
朱标没想到,雍鸣如此回答。
微微愣怔。
哈哈……
随即,仰头笑了。
估计是老四和妙云独特教育的缘故吧。
这小家伙不失稳重的同时。
脸皮也很厚。
尤其是他这幅,矜持模样说出,大伯,我会骄傲的。
更逗人。
这样的孩子,哪怕是和一个陌生人相处,也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喜欢。
……
随后,朱标和东旭、原吉等人一一交流。
交流同时,朱标也十分感慨。
老四这些学生,目前为止,都没有从军从政。
但很多年纪轻轻,都做出了一番成就。
搞医学的春晓、民丰。
为燕藩制定出一套更为精准度量单位的夏原吉,为首几个孩子,对燕藩工业发展,起到了十分巨大推动作用。
研究弹道,发现重力加速度,以及速度与加速度定理,并且,发明那种精准计时钟表的杨东旭……
……
就连看似最不成器,搞戏曲,甘愿做一个伶人的杨杰。
方孝孺回来都推崇备至。
此番,还把整个剧组团队带了回来。
父皇已经点名了。
要杨杰率领其团队,为他们演新编梁祝。
时间也定好了。
就在过年这几天。
趁着即将休沐,让朝中文武百官,都看看这个被方孝孺推崇备至的新编梁祝舞台剧。
“四弟他们来了。”朱标感慨时,太子妃常氏低声提醒。
朱标抬头,视线向远处延伸。
一队队风格与大明完全不同的马车,出现在视线中。
很快,朱棣一行人的车队抵达。
众人视线,全都悄悄打量这些马车,可朱标没动,东宫众人也不敢动。
吱呀!
其中一辆马车门打开。
雄英率先跳下马车。
朱樉、朱棡陆续下车后。
众人紧盯着车门内。
一只脚迈出来。
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高大挺拔身影,从马车内走出。
无论是还在马车内坐着的,还是已经下车的。
众人全都静静看着朱棣、朱标,兄弟二人。
一母同胞的兄弟二人,相对而立。
给人的冲击感太强烈了。
就好像现在的大明和燕藩。
时隔多年,有太多的不同了。
差异已经太明显了。
不过,有一点都相同,那就是,兄弟二人都极力隐藏的威严。
朱棣略微停顿,随即提步……
嗒嗒嗒……
脚步声响起,几个箭步来到朱标面前,笑道:“大哥、大嫂。”
常氏笑着点头。
她对老四和妙云的感激,始终没有变过。
“回来就好!”朱标抬手拍了拍朱棣肩膀,拉着朱棣的手,说道:“带大哥坐一坐你们这种新式马车,父皇和母后,早在宫中等着了,咱们快点入宫。”
话中,就拉着朱棣坐上马车。
众人也不耽搁。
纷纷坐上其他空着的马车。
朱樉、朱棡这回没有和朱棣、朱标同乘一辆马车。
他们觉得,或许大哥和老四,会借这个独处机会,谈些什么。
车队再次启程。
通过洪武门,浩浩荡荡入宫。
值守洪武门的把总,看着浩浩荡荡的车队,满脸感慨。
一名将士凑到把总身边,啧舌道:“俺的乖乖,燕王带回多少新奇的好东西,把总,你怎么满脸感慨?”
把总回神。
笑笑,“燕王没离开大明时,我那时还和伱一样,是一名普通皇城禁军士卒,我见证了燕王被贬为庶人,赶出皇宫,也见证了,陛下转变心意,求着盼着燕王,在时隔三年后,第一次入宫,更见过,现在燕藩陆军部长谭渊他们,手持御赐金牌,在洪武门,直接把当朝三品大员捆了扔到马车上带走,掀起轰轰烈烈,整顿官场的运动……”
其实,他当时就偷偷想。
将来有一天,燕王会不会成为这座皇城之主。
他是希望燕王成为这座皇城之主,主宰大明。
毕竟,那时候,燕王的一些理念,就明显偏向他们这种出身不高的底层百姓。
只是没想到,后来燕王直接离开大明了。
事实证明,他当时虽然懵懂,但是感觉是正确的。
瞧瞧燕藩这些年的发展。
虽然没去过,可从传回来,传播开的消息,也可以确定,燕藩百姓的日子,应该比大明百姓好。
可惜,他这种小人物,再推崇燕王也没用。
大明的精英层,并不喜欢燕王那一套理念。
甚至,充满了强烈的敌视。
这些人,才真正掌握着大明王朝。
……
马车穿过瓮城徐徐向宫内驶去。
朱标摸摸软软,带靠背的座椅,伸手捏着玻璃上的铁钩,推拉玻璃。
又伸手轻轻敲击车门。
咚咚咚……
金属声传出。
好一阵后,视线才转移到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