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先生望向锦衣公子,手里扶尺微动,试探性的问道:“公子远道而来,可是为了城中城隍?”
锦衣公子一听,顿时脸色一顿,随即有些不情愿的点了点头说道:“看来你猜中了啊!”
主要原因便是听说此地的城隍爷极为灵验。特意前来为自家母亲祈福。
正因如此,他对于归龙城的城隍爷的来历自然颇有兴趣。
顷刻间,锦衣公子摆正了身子,轻声言道:“请讲。”
说书人闻听此言,脸上自信多了七分,轻轻颔首,手中执起扶尺,轻敲桌面,一切准备就绪。
众人顿时聚精会神起来,王予亦在此列,他神采奕奕,心中呈现一丝好奇。
这小镇叫归龙城?
那么大的名字,这朝廷竟然也不管的?
这小城中的城隍爷还有什么秘密?
扶尺拍在案首,一声轻响之后,说书人徐徐开口:
“话说。。。”
一篇故事从说书人口中娓娓道来,声音抑扬顿挫,生动传神,寥寥数语已令人称奇。
大厅之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聚精会神的听着说书先生讲故事。
王予在旁凝神细听,也是听的津津有味。
说书人口中所述故事并不冗长曲折,反而简洁明了。
但胜在引人入胜和跌宕起伏。
其实说书人口中的故事也很简单。
据传,百年前,归龙城仅为海滨一隅的小村落。
虽地处海陆交通要冲,但却无力修建什么水利设施,土地贫瘠,产出极少,虽仅仅不过百户人家,但生活却拮据困苦。
而在村中有一少年,自幼父母双亡,吃百家饭长大,但因为邻里之间同样困苦,所以时常三餐无着落。
少年也是自强,自十几岁之后,便开始自力更生。
出海打渔,下地耕种,虽然年轻,但胜在吃苦耐劳,但生活却依旧困苦。
直到有天,少年前往村落后的江边垂钓。
竟意外钓得一条浑身披赤金红鳞的小鱼。
小鱼只有巴掌大小,周身赤金红麟宛如身披火焰般绚丽。
少年从未见过如此好看的江鱼,爱不释手之下,心中更是不忍宰杀。
正犹豫是否应该把这条小鱼放归江河之时,那小鱼竟突然口吐人言!
那鱼儿哀求少年,自己修行千年,实属不易,若将其放归江中,以后必有厚报!
少年心地善良,原本便有把这江鱼放归大江之心,现在更是怜悯鱼儿修行艰辛。
索性也不求这鱼儿口中什么回报,便将其放生。
但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原本贫困的少年,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先是少年那破旧的茅草屋,一夜变成青砖绿瓦房,再是田中稻谷一天成熟。
缸中生出珍珠,铁锅变成黄金!
这泼天的富贵,差点直接晃瞎了少年的眼睛。
虽然骤然暴富,但少年却没有忘记把他亲手养大的邻里们。
日子过的好起来之后,少年便开始救济附近还在穷困潦倒的邻里们。
而邻里之间同样看到了少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听完少年的奇遇之后,也并未眼红,反而劝告少年要珍惜眼前所得,莫要忘乎所以。
少年也牢记邻里长辈的教诲,为那条赤金江鱼立下牌位,每日供奉,不敢遗漏。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
有人曾闻听少年屋内有怪鱼低鸣,亦有人目睹少年与一条三丈大鱼共舞云端。
而少年致富后不忘积德行善,散尽家财修缮桥梁道路。
甚至于,如今归龙城那座码头便是那位少年修缮而成的!
直到一日,一位高人云游到此,见到乘鱼而起的少年,掐指一算,觉得少年与自己有缘。
便收其为弟子,从此少年与那蛟龙便跟着高人离开了此地。
那一日,天地之间仙乐鸣响,不少人看到,少年与那大鱼跟随一位高人,乘龙而去。
众人看着乘龙而去的少年,也期盼着少年有一天能够回来看看。
所以此城被称为“归龙”
众人也希望这位已经鱼跃龙门的少年,有一天能够归家看看他的家乡。
而受少年恩泽的世人对少年念念不忘,为他铸就金身,建庙祭祀,并尊他为归龙城的城隍爷。
时至今日,那座古老的庙宇还在归龙城城西,整日香火鼎盛。
而在墙壁上还镌刻着那位少年当年所说:“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这句话与这城隍庙流传于世,后人铭刻。
而归龙城也从那时候开始,时来运转,借码头之便,来往商船歇息整顿,带来了商机和财富。
渐渐成为福州有名的繁华小城!
这故事虽短,但说书人以其精湛的叙事技巧,令在场食客听的如痴如醉。
仿若一幅幅画面跃然眼前令人陶醉其中。
而其中浅显的道理,也是告诉世人,心存善念,必有所得。
而所得之后,也要乐善好施,方才能更进一步,得偿所愿!
直至说书人放下扶尺,话语戛然而止众人方如梦初醒。
可故事依旧在脑海回荡,回味无穷。
他们望向眼前的说书人顿时发出阵阵喝彩声。
又有谁能想到。
如今繁华的归龙城背后竟有如此故事。
又有谁能想到。
昔日那贫寒少年发迹后不忘初心,怜悯世间众生。
他为了兴修水利,架桥筑路,几乎丧尽家财。耗费数十年。
终究是将这么一处小渔村化腐朽为神奇,将其繁华与富饶了起来,如今的归龙城已成了海陆交通的重要枢纽。
少年最后更是跟着高人远走高飞,定是已经得道成仙,逍遥自在去了!
尊他为城隍爷,实乃虔诚,人心汇聚。
而这城隍庙也保佑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