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惊心动魄的对决,来得快,去得也快。让朝鲜官兵见识了真正的武术,也真正认识了这个“变态”的陈教官。
同时,庆军将弁与朝鲜士兵热血沸腾,他们对陈博陵口中的“格斗术”产生了浓重的兴趣。
陈博陵扫视全场,并不理会众人炙热的目光,而是问道:“还有人对学习文字有疑问吗?”
见没人回话,陈博陵继续说道:“这些人伤的不重,先医治,然后全给我捆起来,吊在营门口。”
“谁想通了,放下来回营训练!”留下一句话,陈博陵回到了躺椅之上。
武力就是“学习的原因”,武力就是“真理”!
这,就是袁世凯来时看到的一幕。
陈博陵与袁世凯聊起学习文字的原因。说起来也简单,为了军队执行力、凝聚力、理解力、领导力。
士兵提高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使其具备更好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提升士兵的综合素质,减少在作战中因为误解而产生的问题;士兵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加强团队凝聚力,增强其在军队中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培养未来的军队领导人才,促进军队建设和良性发展。
但是这些道理,陈博陵能说给袁世凯,却无法跟士兵解释。不是看不起,而是眼界、知识储备等问题,让这些底层的士兵,难以理解这些大道理。
陈博陵没办法将这些思想尽快传递给朝鲜士兵,因此选择了最直接有效,粗暴无理的做法。
袁世凯拱手道:“辛苦博陵兄!”
就这样,左营官兵开始经历“文字”的蹂躏。
后来,在朝鲜被日本侵略占领期间,出身左营的诸多朝鲜士兵积极参与抗日斗争,成为朝鲜抗日武装中的中流砥柱。他们每次遇到困难,都会想起那个校场一挑十的身影,以及那个身影教给他们的一切,激励着他们前行,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