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大明:诏狱等死,太子偷听我讲课> 第382章 紧张的姚广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2章 紧张的姚广孝(1 / 2)

姚广孝现在递过来的这本册子,与其说是奏本还不如说是一份草稿。

甚至于此时此刻胡轲看上去,册子上还有着大片被笔墨划掉的部分。

好在胡轲自己的书法造诣也不高,对这份潦草的文章忍耐限度也就相应的高了那么一些。

不过尽管如此,胡轲的眼神却随着阅读的深入而变得越发的凝重。

这篇文章里面所说的那些策略与自己先前提到的东西大差不差。

可以看得出来,姚广孝与那位神秘的燕王殿下的确是费了一番功夫的。

毕竟要从自己先前讲述的那般天马行空,亦或是杂乱无章的一堆废话当中凝聚出这其中的一些观点,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胡轲发现这两个人还并不是对于自己观点完全的照本宣科。

其中有不少地方,这两个大明的本土人士都对方案进行了符合这个时代生产力水平的改动。

不过这却也只是胡轲在阅读这本策略前半部分时的感受,那个时候他之所以紧皱着眉头。并不是因为这封奏本前半部分写的有什么问题,单纯就是这字儿看着有些费工夫。

然而当胡轲阅读到下面关于这些策略该具体实施的时候,他眉头却不由得皱得更紧了。

他不知道这个燕王等一下到底是怎么想的,可是这封据说是有燕王殿下手书的草稿,其中的有些策略的执行并不是十分稳妥。

而他就一直皱着的眉头,首先就让身旁的姚广孝感觉到了无穷的压力。

姚广孝虽然是这份策略的制定者之一,但是现如今在燕王府里边,他的身份毕竟不高,这就意味着这份策略里的很多东西最终还是由燕王殿下亲自拍板决定的。

再加上现阶段的姚广孝还远没有到后世那种可以跟燕王出地谈心的地步,二人之间的主从关系以及地位分明的还是比较明显。

这也就导致了姚广孝在与燕王殿下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心里多少带着一丝怯意。

这份怯意的最直接表现,便是在有些燕王殿下表示出极为强势态度的地方,姚广孝并不敢把自己的想法完全表达出来。

而姚广孝的那个时候,面对着燕王殿下的威严,很多在当时想来并不是十分致命的点,他也就跟着一起点了头。

可是当他走出燕王书房的大门,甚至走出燕王府的范围之后,回到自己的小寺庙里面,当脑子重新恢复冷静的时候,却会在脑子里面不停想着那些曾经被自己放过的点。

而这没有压力冷静下来的思考,往往就会带来一些从前意想不到的结果。

虽然有网校,并没有直接想出来这份策略有何不妥,但凭借着他的直觉,以及这么些年在处理权力关系上的经验,他还是隐隐然觉察到他劝说燕王递交的这份策略有问题。

“胡先生有话但说便是,我姚某人今天能来到此地,虽然已经做好了接受各种结果的心理准备。”

胡轲那边眉头紧皱面色冷峻,相应的这边的姚广孝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个大和尚今天本就是怀着一份忐忑的心情来的,虽然借助着一开始嘘寒问暖的手段,与胡轲之间相对营造了一个不那么紧张的氛围。

可当事情重新回归到正题上来的时候,他内心的紧张还是止不住的重新爆发了出来。

再加上切入正题时候,那个落脚点显然不太美妙。

原本打算是完全按照自己套路进行下去的对话,却陡然被胡轲发现了端倪并直接当面揭穿,这就让姚广孝此刻内心的不安又增加了几分。

而胡轲并没有第一时间就给姚广孝一个答复,他拿着这本册子反复的阅读,直到把每一个字都清楚的从脑海中过了一遍之后,他这才慢慢的放下册子,并缓缓地抬起了头。

对着他这间牢房那个不大的天花板上的裂缝,胡轲接连深呼吸了好几口气。

在确保自己高起的血压被暂时压下去之后,胡轲在牢房里边又开始了来回的踱步。

并且踱步的同时,他还不停的转动着脑袋,一会儿高高的扬起,一会儿低低的放下。

单手扶下巴的动作,更是给他这份多少显得有些怪异的模样加了几分智者的姿态。

而此刻胡轲这种奇怪的动作放到姚广孝眼中却又是另一番的光景,胡轲在牢房里面现如今踱得每一步,那仿佛都是直接踩在了姚广孝的心上。

不过此刻的姚广孝却也不敢主动开口打断胡轲的思考,此刻已经自我怀疑达到极点的姚广孝,生怕因为自己的干扰而使得胡轲遗漏了哪部分的东西。

这一切并不是来自于姚广孝对自己的不自信,而是事情已经到了如今这般地步,由不得他姚某人有半点不小心。

对于燕王殿下来说,这一份策论固然很重要,但却也没有到要命的地步。

这事儿成功了,固然最好,但万一失败了与他本人而言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后悔的地方。

毕竟燕王本就是一个以闯祸闻名的王爷,他从小到大犯的过错已经不少。

再加上这一次递上策论好歹也算干了个正事儿,就算自己把差事办砸了,这个策略最终执行失败,却也不过就是在被摁回到京城里面接受一番责罚罢了。

燕王心里也是有底气的,了不起了,他再去锦衣卫找个百户的活儿当当,横竖自己就是大明朝的王爷,自己又没想着造反,至少在自己父皇还现在的时候,他还不必为自己的安危感到任何的担忧。

而对于朝廷而言,整件事情影响也并不是多么的大。

毕竟这一次之所以点了燕王的名其用意也很简单,那便是只对这一个藩王进行试点。

而之所以称为试点,便意味着朝廷已经做好了承担这件事情失败的代价。

可是整件事情唯独对于姚广孝这个人而言,却根本容不得一丝的失败。

他这个早该回到原地去的大和尚,原本就已经在应天城里面没有了一丝丝的退路。

现如今他这最后一片立锥之地,还正是通过向燕王献了这道策论而暂时保留住的。

如若自己最后的这一波也最终失败,那他姚广孝的这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