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大秦摄政王> 第501章 臣以为王上当南下安陵督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1章 臣以为王上当南下安陵督军!(1 / 2)

“哈哈,项燕会答应的!”

楚王负刍眼中掠过一抹得意:“因为寡人打算让项伯统率这支大军!”

“项燕不信任寡人,难道也会不信任项伯?”

“若是项燕一心想要撤军淮南,心中有异心,就不会拒绝。”

说到这里,楚王负刍,道:“盯着点项伯!”

“征兵的事情,也要尽快!”

“我等生死,不能寄托于他人的怜悯之上!”

“诺。”

楚王负刍做出了谋划。

与此同时,楚王负刍的特使也赶赴军中。

“大将军,王上经过商议,决定以大将军之意,我军撤回淮南,做长久抗秦之打算!”

昭章朝着项燕行礼,道:“王上诏令,以副将景骐执掌二十万部族大军,留在淮北断后!”

“与此同时,从国府精锐之中抽调十万大军,先行前往淮南,铺排撤军一事!”

说到这里,昭章语气肃然,道:“大将军,王上欲以项伯将军作为这一支大军的统率,为大将军后撤开路!”

“王上乾纲独断,决定撤军,元老大臣心中不满........”

“好!”

项燕看了一眼昭章,轻笑,道:“本将奉命!”

“特使先行下去休息!”

“等本将安

排完铺排,便让将士们动身!”

“好!”

点了点头,昭章告辞离开。

望着昭章离去,项燕眼中浮现一抹精光:“你觉得王上这是要做什么?”

“大将军,王上这是感受到了压力!”

项梁神色肃然,朝着项燕,道:“举国大军皆在大将军手中,若是大将军在淮北,王上自然不会担心。”

“可如今,大将军意图撤军淮南!”

“到时候,数十万大军在大将军手中,国都也在淮南,到时候,是以大将军为尊,还是以王上号令为准?”

“当然了,特使所言也不假!”

“举国上下,包括王上,都不愿意大将军撤军淮南!”

“如今我军大败,王上感受到了压力,从而决定撤军淮南,以秦人死战!”

“如此一来,王上必然会与元老大臣产生冲突!”

“这十万大军,即是防备大将军,也是防备元老大臣!”

“至于项伯留于国都,同样如此!”

闻言,项燕莞尔一笑,点了点头,道:“咱们的这位王上,从来不缺聪明才智,就是缺少一些魄力!”

"若没有灭国危机,做王自然是绰绰有余!"

“去信于项伯,以及你大哥!”

“得到消息之后,

再行分兵!”

“诺。”

点头答应一声,项梁转身离去。

既然他的父亲,想要冒险,他只能陪着。

因为他无法选择!

现在的项燕是项氏的家主,是项氏的支柱。

一旦项燕有了决定,就代表着整个项氏做出了选择。

........

望着项梁离去,项燕眼底深处掠过一抹肃杀:“王上,你也太小看我了!”

“十万大军,只怕是挡不住臣啊!”

........

咸阳。

章台宫中。

“王上,黑冰台传来消息,上将军与公子术正在汝阴一线,与项燕对峙!”

赵高眼中浮现一抹肃然,朝着秦王政,道:“此战,我军投入六十万大军,同样的楚军也达到了六十万之众。”

“我军与楚军首次交锋,大胜!”

“公子术率军攻克平舆!”

赵高一道道宣读,秦王政与李斯以及尉缭王绾等人听得认真。

当赵高的声音落下,一直过去了许久,秦王政方才开口,道:“对于前方战事,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战事利于我大秦!”

这一刻,丞相王绾率先开口:“楚国虽有六十万之众,但是真正的精锐,不会超过四十万!”

“以楚国

国情,项燕纵然是名将,也无法将这六十万大军如臂使指!"

"只是王上,如此这般对峙,对于粮草的消耗极大,这对于大秦,对于治粟内史官署,都是极大地考验!"

“王上,丞相所言极是!”

此时,李斯也是开口,道:“臣以为王上当效仿昭襄王,南下安陵,以定后方,以鼓舞军心士气!”

“我大秦锐士连战连捷,这般坚守,军中必生怨气!”

“嗯!”

点了点头,秦王政看着尉缭,道:“国尉以为如何?”

闻言,尉缭沉吟,道:“王上,大军战事顺利,符合预期!”

“在上将军与公子术南下之前,便已经有了论断,此战必将是旷日持久的大战,朝廷对于灭楚之战的预期,乃是三年之内!”

“如今上将军与公子术南下,也不过三月时间!”

“大军集结,也不过四月!”

“如今我军已经占据陈地北地,让陈郡几乎变得名副其实,如今公子术又攻克平舆,可谓是旗开得胜!”

“在这个时候,王上南下安陵,虽然也有效果,但不会太大!”

“我大秦,当下缺少的官吏,而不是粮草与兵器。”

“臣与治粟内史以及少府都有所交流,大秦

对于灭楚之战的准备,无疑是最为充分与周全的。”

“也是从大秦灭国开始,最为大动干戈的一次。”

“战地医坊,随军医者的组建,粮草与兵员的调集,以及对于后方的稳定的铺排,不惜拔除整个楚系。”

说到这里,尉缭朝着秦王政,道:“不过,每逢大战,秦王亲赴前线督军,乃是我大秦传统!”

“臣以为就算是王上前往,也当铺排好咸阳的事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