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个问题步凯捷说道:“军统局本部在沪上已经安排了很多起,狙击手负责锄奸的任务,但是成功的几率只有三成不到。”
“这么低?”
“虽然狙击手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但是现场的不确定因素太多,稍微有一点影响,都会让子弹发生偏移,这个微小的偏移在距离的加持下会更加夸张。
因此不用担心行动失败,失败是很正常的,而且会安排远距离对你经行射杀,这种情况就更加好解释了。”步凯捷说道。
狙击手听起来很厉害。
但其实成功率没有那么高。
各种外在内在的因素都会产生影响。
而且这种也是跟着西方国家学习。
还不是那么的成熟,专业人员的专业性,也只是相对专业。
所以戴老板才会如此安排。
而且负责行动的人会距离很远。
就是为了方便开枪之后撤离。
毕竟戴老板不是真的想要杀宋书堂,离得近了开枪之后容易被抓。
被抓的话。
不仅仅是辛苦培养的特殊人才要牺牲。
连狙击枪也是如此。
所以不会出现故意被抓的情况,自然要想好撤退路线。
虽然戴老板的安排很好。
可是既然都说了不确定因素很多。
宋书堂问道:“如果狙击手发现狙击枪被人动过手脚,然后调节好的话,我还是可能被击中。”
“这点大概率不会,当然了也有小概率事件,不过你应该明白,所有事情都有不确定性。”
“我明白了,行动大概会什么时间展开?”宋书堂问道。
“任务明天就会下达,然后负责行动的人会观察踩点,之后会申请要枪,等到他取走枪应该就是要行动,我会通知你一次。”
“好。”
步凯捷离开之后,宋书堂也回去。
接下来的暗杀其实真的不好说。
宋书堂只能尽量小心。
其实和他小心不小心的区别不大。
毕竟这东西很难防。
接下来几日宋书堂一直在观察,看有没有人出现踩点。
但是一直没有找到这人。
因此宋书堂猜测,对方应该是担心跟踪监视被发现,所以选择了在特定地点行动。
比如住所或是特工总部。
但是特工总部这里敌人太多,他开枪之后哪怕距离远,也不一定跑得掉。
所以宋书堂推断,对方可能会选择在自己住所附近挑选一个狙杀位置。
为什么不是他上班的路上呢?
宋书堂现在上班根本就不固定。
有时候去特工总部,有时候干脆不去。
所以说对方想要行动,最好的选择就是在自己进出家门的时候。
远距离观察宋书堂的活动轨迹就行了。
因此宋书堂这几日,也一直在暗中观察,如果是自己负责暗杀,会选择什么位置。
肯定会选择高一点的位置。
但是这附近的地形宋书堂熟悉。
可是高处的位置具体是什么情况,他不知道。
因此只能大致锁定几个位置。
却没有办法一探究竟。
而且宋书堂也不敢去观察,担心对方就在上面观察自己,自己观察再被发现。
因此只能等待。
这种你知道会有暗杀,但是不知道暗杀具体什么时间来的感觉,其实很不舒服。
而且今日宋书堂在路上见步凯捷。
他给一个眼神。
宋书堂明白这个意思,那就是枪已经被拿走了。
那么这几日宋书堂和梅暮稚子总是同进同出,他需要在自己被暗杀的时候,有人可以给自己作证。
而且两人就住在一起。
同进同出也正常。
今天早上宋书堂和梅暮稚子一起出门,打算去特工总部转一圈,因为万良说针对名单的调查,现在已经快结束。
名单很多为什么这么快?
那是因为万良在搜查的过程中,发现名单确实有用。
但是慢慢搜查可能会造成对方收到消息,从而撤离的情况。
所以直接加派了人手。
这就导致结束的时间变快。
可是就在两人刚刚走出弄堂,打算坐人力车的时候,突然一声枪响。
宋书堂身边的墙壁之上,就溅起了很多墙皮。
宋书堂的耳朵嗡嗡作响。
梅暮稚子也是如此。
但是两人都反应很快,急忙躲避。
躲开射击角度之后,梅暮稚子说道:“暗杀。”
“应该是的。”
“听声音很远。”
“狙击枪。”宋书堂说道。
毕竟他的枪法很好,对这些是比较了解的。
街面上听到枪声的日伪人员,已经是冲过去。
但是两人还是没有动。
毕竟谁知道那个负责暗杀的人,是不是准备牺牲自己,也要完成暗杀。
这个时候出现,很有可能还会被击中。
等到日伪人员已经出现在开枪地点,两人这才出去。
梅暮稚子看着墙壁上的弹痕。
心有余悸的说道:“子弹距离你只有这么远。”
她手里比划的长度,不足五厘米。
宋书堂也是有些后怕说道:“军统局的暗杀,还是真不缺席。”
“现在怎么办?”
“跟过去看看。”
两人朝着开枪的地方过去,但是日伪人员表示对方已经跑了,他们没有抓到人,但是已经安排人去追了。
之后宋书堂两人就去特工总部。
但是万良居然先一步已经收到消息。
两人去汇报的时候,万良就问道:“你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