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在军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威信。
韩信多年来苦心钻研的练兵治兵之法,如今终于派上了用场。不仅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还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一套独特而行之有效的兵法。
《孙子兵法》在战略战术方面论述较多,而在训练士兵的具体方法上,《吴子》更为细致入微。
(《吴子》:由吴起、魏文侯、魏武侯辑录,是反映先秦时期军事思想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论述了战争观等问题,有“图国”“料敌”等6篇。该书强调“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即国家既要注重内部的政治建设,也要加强外部的军事力量。)
在《吴子》的《治兵》一章里,详细地阐述了进军、作战、训练、编伍、指挥等诸多关键问题。其中提到士卒在战斗中往往因为没有战斗技能,不熟悉战法而失败。所以用兵之法,训练应当放在首位。
韩信将其巧妙地运用到秦军的编制中,形成了一套严谨的训练体系:“伍长教成,合之什长。什长教成,合之屯长。屯长教成,合之率长”。
一个人学会了战斗的本领,可以教会十人;十个人学会了,便可以教会百人;百人学会了,能够教会千人;千人学会了,就可以教会万人;万人学会了,便可以将整个军队训练有素。
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训练方式,经过一年多坚持不懈的努力训练,韩信如今对这一千人指挥起来得心应手,如臂使指。每一个士兵都像是他手中的棋子,在战场上能够根据他的指令准确无误地行动,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一名虎贲匆匆跑上城墙,拱手道:“报告大人,中丞相来了。”
…………
易华伟骑着乌骓,缓缓靠近军营。
一行人到军营大门口时,一排执戟虎贲拦住去路,为首一人大喝道:“军中有令,营中不许驰马!”
“吁~~~”
阿大一惊,急忙大喝一声,猛地一扯马缰。坐下马匹感受到主人的急切,长嘶一声便急停了下来。
阿大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怒火:“好大的狗胆,连赵大人都敢拦!不想活了!?”说着,扬起手里的马鞭,眼看就要挥下去。
“住手!”
易华伟淡淡瞥了阿大一眼,声音虽不响亮,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大人!!”
阿大的手停在半空,满脸的不甘。
易华伟看向为首虎贲,神色平静地说道:“你去通报一声,让韩信过来见我。”
“诺!”
为首虎贲拱手行了一礼,动作干净利落。随后转身小跑进营地。
没过一会儿,远处数骑飞驰而来,扬起滚滚尘土。为首之人正是韩信。只见他身着战甲,英姿飒爽。
随着马匹靠近,韩信利落地翻身下马,大步流星地走到易华伟面前,恭敬地躬身道:“见过赵大人。军中军令所在,有所冒犯,还请大人海涵。大人,请!”
说罢,韩信微微侧身。
易华伟微微一笑道:“无碍,你治军严谨,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会责怪!统统下马步行入营!”
易华伟一挥手,阿大几人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领命,纷纷翻身下马。动作略显不情愿,却也不敢违抗命令。
进门时,看见一排虎贲卫士执戟而立,目不斜视的肃穆身形,易华伟不禁暗暗点头。
跟在韩信后面,易华伟一边走着,一边仔细观察着营中的布置和士兵们的状态,心中对韩信的能力更加肯定。
刚入军营,氛围瞬间一变,与营外安静肃穆的气氛截然不同。营中空地之上,上千虎贲卫士正在演武场上奋力操演。
有的兵卒全神贯注地练习弩弓射术,箭矢破空之声此起彼伏;还有的在练习飞驰纵马、狂奔控车,马蹄扬起阵阵沙尘。几队兵卒正在用戟和铍进行短兵格斗的训练,训练中一行秦军怒吼阵阵、左右跳跃,或直刺、或斜斩、或钩削,直战得尘土飞扬、挥汗如雨。
“不错,才操练数月便有如今气势。”
张乐辉朝韩信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赏,“叫他们集合。”
“诺!”
韩信应了一声,声音洪亮而坚定。随即转头朝樊哙吩咐道:“下令击鼓,紧急汇集!”
“诺!”
樊哙领命而去,步伐匆匆。须臾,虎贲军营里战鼓急鸣,兵士纷纷来到演武场上,动作迅速而有序,按照平时严格操演的阵型开始紧急列阵。不过一顿饭时间,一千余名虎贲铁卫已经布成了完整的军阵,端的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铁血之师。
压住有些躁动的心绪,易华伟细细打量着军阵。
中央是步兵方阵,最前方为三排弩兵作为军阵前锋,排成三排是为确保箭雨的连贯与密集性,以在战场上发挥连续的杀伤力。三排弩兵之后是长矛兵,接着是铍兵和戟兵依次排列,组成近身搏杀军阵。步兵阵最后又是三排弩兵,作为整个军阵的后卫,其中最后一排面朝后方,防止敌军从背后突袭。
步兵方阵左翼的一排兵士面朝左方,护卫方阵左翼免遭敌军突袭;同理,方阵右翼的最后一排兵士面朝右方,保护方阵右翼。
这样的秦军方阵,前锋、后卫、两翼俱全,分工明确,配合严密,堪称虎贲之师。步兵方阵左侧是一队骑兵,四骑一组,三组一列,九列共一百零八人组成一个骑兵纵队。右翼则是一队车兵方阵,共有三十二辆,以两辆为一排,依次排列。
军阵严整,庞大的千人军阵静立,虽未发动,却已有磅礴气势扑面而来,让易华伟双眼渐渐发热。
未战便能夺敌之气,不战亦可屈人之兵,难怪能纵横天下、所向披靡,仅这气势就足以令敌人胆寒。
易华伟看着这千人方阵,不禁想到,若是万人方阵,那该是何等壮观?十万大军列阵,又会是怎样震撼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