楶见状,点点头后继续说道:“这西北之地眼下虽还宁静,但那西夏人贼心不死,势必还会卷土再来。等到那一天,凡朝廷有所召唤,老夫必将再赶西北、重战西贼。不知到了那时,徐之你是否愿意前去,助我一臂之力?”
此话听罢,秦刚不由地站身而起,原本他以为章楶前面开出如此优厚的条件,后面会对他提出多么出格的要求。却未曾想这位已经须发皆白的老臣,心里挂念的依旧是那未熄的边疆烽火、尚未平定的西北之地,令其不由地大为感动,是以此长揖到地说:
“章运使虽身处江淮丰腴繁锦之地,却仍心忧天下未平之境。前一事家师已经代允,秦刚莫敢不从。而此事,却是事关国家民族大义的重责,秦刚万死不弃。但有西北狼烟起,唯运使马首是瞻!”
“好,徐之乃是爽快之人,你我这就一言为定!哈哈,今日有三喜,一闻处州大捷之精细战法,处处皆有细品之妙,令老夫心神荡漾;二闻美酒绿曲醇之香,口口皆是回味之韵,此生未曾有尝;三得徐之予老夫之承诺,余生不再有撼。来来来,你我三人,再饮数杯以庆之!”
于是三人重新坐下,再相互对饮。
秦观也为弟子能够得到章楶的重视,重获仕途之前程而大喜。
饮过几杯后,因章楶从广州而来,便向其问起恩师苏轼在惠州的情况。
“对对对,少游,你若不问,我还要正准备要与你细说一二。”章楶便讲起苏轼刚刚经历的一场幸事。
原来,苏轼自去年六月被贬到惠州之后,其一贯超然的乐观主义心态,很令他在那个物质条件虽然有点艰苦的地方,可以放得下心态,过得好日子。
苏轼在惠州做官之余,栽花种草、写诗填词、好不舒心。尤其是那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在传到了京城之后,很令宰相章惇心下不爽。
他觉得苏轼在惠州的日子还是太快活了,于是他采纳了底下人出的一个坏主意,委派了程正辅去广南东路【注:即今广东省】担任提刑,主管司法、监察,当然也就包括了要监察正在惠州的罪官苏轼一责。
这程正辅是什么人呢?原来他当初曾娶了苏轼的姐姐八娘,算是苏轼的姐夫。
但他这个姐夫,却是与苏轼有着几十年仇怨的仇人。
原因就是八娘自十六岁嫁给了程正辅为妻后,却因为与公婆关系不睦,不到一年就被虐待致死。苏轼的父亲闻听后大为伤心悲痛,并在族人面前,公开指责程家的冷血无情,并宣布与程家断绝一切来往。
两家便因此结下了几十年不解的仇恨。
所以,章惇的这手安排,便是将苏轼直接置于了再一次的风险之地。
章楶从广州的时候,便见到了前来赴任的程正辅,而且得知他即将巡察的第一站就是惠州。于是,他心里非常地担心,并琢磨着在给程正辅践行的酒宴上,如何才能找个机会、又如何才能挑个角度,好好地劝一劝这件事情的处理。
没想到,在章楶犹犹豫豫地提到了此时正在惠州的苏轼时,程正辅却坦然地向他表示,他没有想到,在来广州之前,苏轼居然主动地给他写了信,谈及了两家人在四十二年前的那些纠葛与误会,并提出:希望上一代人的仇怨不要再如此继续延续下来,以至于影响到他们以及再之后的人,苏轼更是提出,程正辅如果能来惠州的话,一定要提前告知于他,他将预先酿制好当地的美酒以接待他这个姐夫。
而在程正辅的内心,对年轻时的事情还是有愧于苏家的,只是双方之前结下了深仇,自己也一直是无可奈何的心态。这次他被派往广南,在京城出发前就得过有些人的暗示,让他必须要往死里整苏轼。
可是谁又曾想,苏轼却是如此地大度与豁然,令他十分的感动。因此,他在席间明确地告诉章楶,此去惠州,他就是本着花解恩怨、拜访亲友的态度而去的。
之后,程正辅与苏轼两人在惠州见面之时,相互看见面前都已经垂垂老矣的彼此,一时间感觉人生如梦、仇怨似云。在此时,什么党派之别、还有什么秘密任务,就统统地都让它们见鬼去吧。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听得这样的故事,秦刚不由自主地在口中吟出了这句诗句,其实这是出自千年之后鲁迅所写的《题三义塔》,但是用来形容此时苏轼与程正辅在惠州时的和解,可谓是应时应景得很。
“相逢一笑泯恩仇!徐之吟的这句好诗啊,我若将它寄给老师,老师一定喜欢,说不定还会和 出什么样的佳句出来!”秦观一听到好诗句便有点情不自禁。
章楶虽然听着也觉甚佳,但他毕竟有着多年的政治警觉,想想还是出言提醒:“此诗句虽好,但必不被朝堂中人所喜,自行收藏即可,不必对外宣说,小心祸从口出啊!”
是啊,这章惇原本设想的“驱狼吞虎”的毒计,却不曾想最终败于苏轼与程正辅的“兄弟情深”,若再听到这句“相逢一笑泯恩仇”,岂还不会愤怒地发狂发怒,止不定还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所以,章楶再三叮嘱,此诗句千万不能于此时传出去,至少要再等段时间,要等此事平息之后,大宋如今的这文字狱,实在是令人发指啊。
而秦观则惦记着章楶所允诺给秦刚的“发运司下辖任间一司的管勾干办”之职,原先秦刚中了进士后的授官分别为知登州黄县与知杭州昌化县,都是从八品的实职差遣。
再之后因为永城县大捷,朝廷执意再贬秦观,所以便给秦刚升了一个正八品的通直郎,如果那次他不是拒诏,而选择回京向新党低头的话,也必可得个正八品的京官差遣,甚至能在机缘巧合之下,权试一个从七品的差遣,也并非不可能。
所以,在秦观的心中,这个从七品的差遣,是他欠下自己爱徒的,更何况眼下章楶所提出来的这个机会更是难得。所以,他一得空闲话头,便催问着秦刚,把他想去的发运司辖司能够先行确定下来,这也方便章楶回京时好直接举荐。
秦刚想了想,便对章楶道:“方才听章运使言,这江淮发运司下面大约会有排岸、下卸、拨发、催纲这些机构,料想前三个部门多需诸多办事经验,实际操作性非常强,唯恐会误了发运使司里大事。所以,小子便想,不知乞个催纲司下效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