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人的告示一贴出去,便有不少人前去报名,当天就陆陆续续有二十多人前来应聘。
姜清宁对此表示很满意,这些人大部分都是逃荒的农户,平日里除了种田就是在田里刨食儿,这条沟渠虽说简陋,但是却足以养活这些人了。
姜清宁忙碌的工作着,偶尔还要到工部去巡视一圈,忙得脚不沾地。
招工已经在各个县城火热进行中,而且这告示上下的难民优先,因此不少流落到附近的难民纷纷赶来应征,这消息一传开,不少难民纷纷涌入,导致周围的州县都人满为患。
短短三天,这附近的县城便挤满了难民。
姜清宁一边派遣衙役维持秩序,一边让人通知这些难民们,把他们都召集起来。
这些难民对姜清宁很感激,因为有了她的吩咐,这些难民们才聚在了一起。
当天夜里,难民们便被组织在一起搭建帐篷,他们都有些懵懂,这是什么东西,竟然能够挡风避雨。
姜清宁带领他们修建营帐,这些难民们虽说不认识字,可是看着这些木制的棚顶,他们隐约明白这是用来遮风挡雨用的。
他们心中既震惊又欢喜,对于饱经风霜的难民来说,若是以后都能用这种木材搭建棚子那该有多幸福啊!
“大家听我说,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修建沟渠的工人,谁若是偷奸耍滑,我决不轻饶。”姜清宁站在高台之上,严肃的说道。
“这些棚子只是大家临时的住所,每日都会有人准时送饭过来,等水渠完工以后没人会另外给一些安家费,届时大家可以自己找地方安定下来。”
她停顿了一下道:“当然我希望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共度难关,我们不光要修建沟渠,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这个任务很艰巨。”
“大家都记住了,一定要勤快,绝对不能偷懒,否则不管你是谁,我都要让他滚蛋!”姜清宁声音冷冽。
底下的难民们被姜清宁的气势震慑到了,纷纷大声应和。
“我们都是穷苦人家,能有个住的地方就不容易了,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能够赚钱填饱肚子,大伙儿都不容易,千万不要搞砸了。”
“放心吧大人,我们肯定会勤劳的。”
“嗯,那就好,今晚好好休息,明天一早开工。”姜清宁满意的点了点头。
回到房间里姜清宁伸了一个懒腰,疲惫的靠在椅子上闭眼睛假寐。
不一会儿竟然睡了过去,再次睁眼已经是深夜。
姜清宁打了个哈欠,起身推门出去,屋檐下的灯笼散发微弱的光芒,朦胧中透露出几分温馨。
姜清宁缓步走到廊沿旁,抬眸仰望夜空。
今晚的月亮格外圆,皎洁的银辉洒遍大地,姜清宁突然觉得自己似乎变得柔软了许多。
“娘,这么晚了,您还没睡吗?”耳畔传来周怀瑾低沉悦耳的声音。
姜清宁猛地转头,见是周怀瑾正含笑看着她,顿时松了口气。
“原来是你啊,吓死我了。”姜清宁拍了拍胸脯道。
周怀瑾勾唇浅笑:“怎么这个时辰还没睡?”
“睡不着,干脆出来透透气。”姜清宁叹了口气道。
“娘这两日着实辛苦,家中总是担忧,娘还是嘚保重身子。”周怀瑾担忧的道,姜清宁这两天为这件事情忙得焦头烂额,看起来十分憔悴。
姜清宁摇头,“不碍事,倒是你最近忙得不可开交,也累坏了,这两日你要注意休息,莫熬夜。”
“我知道,娘您也是。”周怀瑾点头应下。
“时辰不早了,你回屋去歇息,这里凉,别着凉了。”姜清宁叮嘱道。
周怀瑾点头,随即道:“我送您回屋休息吧。”
“不必了。”姜清宁摆了摆手,随即往自己房间走去。
周怀瑾看着姜清宁的背影无奈叹息,看样子他娘真的很累呢。
回到房间内姜清宁换了衣服,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也不知是何时才睡着的,翌日,姜清宁醒的很早,梳洗完毕吃了早饭就带着工匠去工地巡查了。
如同预料中那样,来的难民越来越多,而这些难民中大多是青壮年男子,女孩子很少。
姜清宁让工头将这些妇孺留下,而青壮年男子则拉到工地去帮忙修建沟渠。
姜清宁这么做,其实也是迫不得已,这难民越来越多,她怕到时候压根忙不过来。
妇孺都留下做一些打扫的活计,至于男丁则全都去修筑沟渠。
第一天挖沟渠还算是顺利,工人们吃饱了饭,有的是力气,挖的很卖力。
于此同时各个州县都按照姜清宁的法子开始实施,这条沟渠的每一部分几乎都有人在挖,有些地方比较偏远,动工晚一些,但是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姜清宁给的任务很简单,每个州县都有划分区域,他们只需要完成自己区域内的部分就好了。
这样速度快一些,工期缩减一半。
这天中午,姜清宁正在指挥人收拾,突然听到一阵哭喊声,连忙跑了出来,却发现一群妇孺跪在院子中央,哭泣不止。
姜清宁皱眉问道:“怎么回事?”
“夫人,求求您救救小儿吧。”
闻言,姜清宁面色一紧,急忙走到跟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慢慢说。”
“夫人,我们家老二发高烧,但是官兵不给我们放行也不叫大夫,他还只是个孩子啊!。”妇孺悲戚的说道。
姜清宁心里一紧,连忙让人把孩子抬过来,看到孩子苍白的脸色,姜清宁眉头皱的更紧了。
“你们放心,我会尽量想办法的,你们先回去吧。”
“谢谢夫人,谢谢夫人……”众人千恩万谢的离开。
姜清宁回了屋,立马让人去请大夫,她亲自给孩子喂药,趁机塞了片从系统商城买的退烧药,孩子喝下药片片刻便昏睡了过去。
姜清宁这才长舒一口气,擦了一下额角沁出的汗珠。
“夫人,我刚才去看了,这孩子的爹是修沟渠的一个工人,他们是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