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太子朱高炽!”
“汉王朱高煦!”
“赵王朱高燧!”
当朱高炽三人进殿后,看到朱高爔冷着一张脸,坐在一旁,然后朱棣也是冰冷的表情,感到莫名其妙。
这朱高爔进来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场面会如此诡异。
“着太子朱高炽,总督科举之事宜,不得有误!”
“儿臣遵旨!”
一进门就宣旨,分派事物,这让朱高煦和朱高燧感到不安,特别是朱高煦听到朱高炽总领科举的事情就心里不爽。
为什么朝堂上的文臣多是支持朱高炽的,不就是因为这科举,再加上朱高炽监国多年,朝中大部分都是朱高炽提携上来的人。
而现在,朱棣竟然又让朱高炽负责科举。
要争!
朱高煦立马开口道:“父皇,此举不妥,大哥监国事务繁多,哪有时间做好这科举之事,正好儿臣无事,愿意代劳。”
“呵呵!”朱高爔闻言,在一旁冷笑,接着不言不语。
这让朱高煦感到莫名其妙,问道:“老四,你这是何意?”
“没什么,你们继续!”
“咳咳!”朱棣瞪了朱高爔一眼,接着让太监继续念。
“着赵王朱高燧,执掌锦衣卫,监察都察院巡查四方,不得有误!”
朱高燧赶紧上前恭敬道:“儿臣领旨!”
都察院巡视四方的御史可是权利很大,在此之前锦衣卫并无权管他们,现在有了,锦衣卫就应该这样。
眼看着就连朱高燧都有了安排,朱高煦坐不住了,对着那太监道:“我说你说话磨磨蹭蹭的,快点啊!”
“是!”
“着汉王朱高煦,总领全国政务!不得有误!”
“我...我监国?”朱高煦不可置信的指着自己,听到这里他简直不敢相信,看着朱棣道:“父皇,真的让儿臣监国吗?”
“你不想就算了!”朱棣淡淡的说道。
“我要我要!”朱高煦赶紧摇头,立马跪在地上,恭敬的行礼,道:“多谢父皇!”
“这次让你监国是对你的考验!”朱棣直接看着朱高煦道:“你不是一直嚷嚷你大哥不行,今个儿啊朕就让你试试这监国的感觉,若是你做的好朕就重用,做不好,你就一直待在云南吧!”
“儿臣定不让父皇失望!”
朱高煦站起来后看着朱高炽,眼神不知道有多么神气,朱高炽则是看着他,笑着道:“还是老二好啊,这些哥哥只负责科举,轻松多了,哈哈哈!”
“几位王爷,还有呢!”
“着燕王朱高爔,领御前营随御驾北巡顺天府!”
“哦!”
“行了,除了老四,其他人都退下吧!”朱棣也没什么表情,对朱高炽三兄弟说道。
等殿中只剩下两人的时候,朱高爔才开口道:“父皇啊,你这么玩大家真的好吗?”
“瞧你说的什么话?”
朱棣不满的看着朱高爔道:“自古以来各朝各代皇子之间哪个不是争的,能者上,庸者下,若是老二真的有那个能力,这天下交给他,不是正好吗?”
“随便你吧,为什么北巡要带上我啊?”
这一点朱高爔是真的不理解,自从燕京顺天府开始建造以来,朱棣常有北巡之举,但不是带着朱高燧就是带着朱高煦,然后留下朱高炽监国。
可从来没有叫过自己。
朱棣却是不以为然道:“这一路上事不少,也好治治你这个惫懒的样子!”
“切!”
“我告诉你,我是不会去和他们争那些的,你要是想玩我,绝无可能!”朱高爔认真的说道。
“你知道吗?”
“朕年轻的时候,跟着徐达大将军北征,两淮之地洪泽湖以待,本事鱼米之乡,几百里没有人烟,那草长了半人高...”
朱高爔听着,眼色有些悲伤,大明的确是这么走过来的。
朱棣继续说着:“从老百姓院子里,一直长到炕上,敌人们把当地圈了做马场,人杀了埋在地上做肥料,那草长的才好!”
“我记得清楚,那是盛夏七月,当地却阴寒刺骨!”
“四野鬼火遍地呜咽,十几万大军尽皆垂泪!”
“徐达大将军说,在搞十几年我们的孩子,连唐诗宋词是什么都不知道了。”
“你是从小就生活在大明盛世,不知道情况,朕的那些兄弟叔叔,死的死,老的老,都凋零了。”
说着朱棣有些伤感,眼角竟然掉下了眼泪,道:“那个时候苦啊!”
闻言朱高爔深有感触,安慰道:“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现在大明不是好起来了吗,这都是父皇的功劳啊。”
朱棣看着朱高爔道:“以前我不知道你有这样的才能,而你就像个乖巧的孩子,也不让人担心,但你终究是大明朱家的血脉,这大明是朕的大明,也是你们的大明!”
“朕不想你空有这么大的能力,却只在那一亩三分地上折腾,而是惠及大明。”
“去年山东、山西、陕西出现旱灾、洪灾、蝗灾、瘟疫,百姓颗粒无收,死伤惨重,饿死的不知道有多少。”
朱高爔闻言沉默,现在不像后世,说是盛世也不过是相对而言,百姓过的仍然很苦。
朱棣见朱高爔沉默,继续道:“除此之外安南、漠北蒙古诸部也不安分,先是鞑靼后是瓦剌,都对大明虎视眈眈。”
“你大哥呢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你二哥呢攻伐有力但无治国之能!”
“你三哥呢就是一个搅屎棍!”
“而你!”朱棣眼光灼灼的看着朱高爔道:“不管是文治还是武功,朕都看在眼里,是一个难得的大才,就连朝廷中那些大臣,也有所不及。”
“父皇谬赞了!”朱高爔谦虚道。
朱棣站起身来叹气道:“朕老了,今年五十五了,也不知还能活几年,但大明还千疮百孔,朕不放心啊。”
“我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