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坤带着北上的宁国府大军足有三万,如此多的军队,光是每天人吃马嚼,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再加上这又是戴坤专门培养的新式练军,战力比之寻常(南方)绿营强了不知多少。
这要是后勤补给被断,军心大乱是一定的。
杨恭此举可谓实实在在的阳谋。
哪怕他就在宁国府这边什么也不做,戴坤也必须带着大军回援。
因为北边的太平府是明军的地盘,他能守住黄池镇和长河就是极限了,想要冲到太平府根本不可能。
而
若是戴坤执意不理宁国府后方,时间久了必定断粮大乱。
北上打不过,往西走同样也没用。
杨恭此番绕后的部队事实上只有一半,还有一半被其留在了芜湖县作为留守,专门是为了堵住清军西逃的通路。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参谋官才会竭力反对杨恭南下突袭。
毕竟,兵行险着也就算了,居然兵马也不带够,一共三个镇的兵力也敢绕后打突袭……
同样的,清军也无法往东退,东面除了高淳县这个明军地盘外,就只有长途跋涉绕路去广德州了。
真去广德州,基本等同于坐地等死。
所以戴坤别无选择,他必须南下折返,而且还得尽快回援,要不然,真等到军中断粮,亦或是粮道被断,后方被围的消息传开了。
怕是军队顷刻间就得人心涣散,毕竟这宁国练军可都是宁国府当地募集的青壮乡勇。
宁国府城。
自从被围困以后,知府黄叔琪几乎每日都要登上城头看一看。
可惜,除了看到时不时有明军侦骑在周围晃荡以外,其他什么都看不到。
黄叔琪此刻俨然心急如焚,虽然伪明反贼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攻打宁国府城,甚至围城都没围城,只是派侦骑监视。
但宁国府至前线的粮道补给线,却是在伪明贼军抵达的当天,就被其截断了。
这问题可就大了,没有宁国府源源不断的供应粮草,戴坤在前线的三万练军根本不可能久待。
但知道归知道,黄叔琪却没有半点法子,宁国府城空虚,只是守住府城都困难,更别提帮前线大军打通粮道了。
现在的他只能每日登城看一看反贼大军的动向,同时在心中默默祈祷,戴坤这个隆大人亲自扔到宁国府来,总理皖南防务的团练使大人可千万别上了伪明反贼的当啊!
千万别冒冒失失的就回来……不对,这要是不回来,那他的宁国府怎么办?
这不仅是为了他自己的性命着想,同样也是为了大清。
宁国府有失,则皖南不可保。
皖南一失,隆大人就算坐镇安庆,怕是也难以挡得住伪明过江了。
而且,戴坤就算不回来,没了宁国府这边持续不断的供应粮饷,时间一久,也必然会出乱子。
黄叔琪一面无计可施,一面又心中矛盾的祈祷着,祈祷着戴坤能自己想到办法。
再不济,击退府城外的这支伪明大军,回到宁国府城,据城而守也不是不行。
不光是黄叔琪这般想,便是府城上下官吏,同样翘首以盼前线大军尽快回来。
可以说,在不知不觉间,戴坤已然成了整个宁国府上下所有官吏士绅们的希望。
对此,戴坤自然是不晓得的,此刻的他才刚刚带兵过了水阳镇,一刻不停的在行军赶路。
至于黄池镇防线,则是留下了一万兵马作为驻守,戴坤给他们的命令就是能守几天就守几天。
实在守不了就过河,继续节节抵抗。
而他则是带着大军星夜兼程,前往府城回援。
好吧!
这府城被伪明大军偷家的事,戴坤还是说出去了,毕竟纸包不住火,但说出去的同时,戴坤也没说全,在他的口述里,绕后偷家的伪明军队只是反贼的偏师。
其中甚至还有不少假贼,且兵力人数也不足,最关键的是,对于粮草将断的事情戴坤是半个字都没提。
戴坤,或者说如今的清军上下还不知道,自从月前的裁汰整编以后,如今的明军早已没一个“假贼”了。
在戴坤星夜兼程,急行军之下,两万宁国府练军终于抵达敬亭山。
再往前,就是伪明大军的营寨了。
杨恭早已在此修筑了营寨,包括壕沟、木栅、寨墙,乃至箭塔。
戴坤只是粗略扫了一眼,便果断下令大军进攻。
马上都要断粮了,还谈什么战略计划。
要么攻下眼前的营寨,要么就强行冲过去,回到府城。
前锋清军随即发动冲锋,虽然清军鸟铳盔甲不多,但是小型陆战火炮倒是有着不少。
“杀啊!杀上去!”
“杀反贼,拿赏钱啊!”
“杀……”
大批清军士卒在上官的命令下,喊杀着就往眼前的明军营寨冲了上去。
上万清军来袭,明军营寨里头却也毫不慌乱,全军各镇营迅速拉开阵型,集结列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后方,炮营同样将火炮推了出来,并在营官的指挥下,娴熟的开始装填火药炮弹,同时测算距离方位。
清军前锋还未靠近寨墙,先是上百利箭自箭塔齐发而出,顷刻间就落入了前锋清军的阵列里。
大批清军士卒中箭倒地,有些没被射中要害,倒地以后还哀嚎了一声,然后就被后续不断跟上来的友军踩踏而亡。
这些箭矢实际带来的伤亡不大,主要就是一个威慑和阻滞作用。
果不其然,面对箭塔里的箭矢,清军前锋果然出现一丝迟滞。
但在后方源源不断的友军裹挟下,这些前锋清军依旧还是只能继续往前冲杀。
这也是为啥古代军队明明很多都怕的要死,大战一起却还敢往前冲的原因,因为你根本退不下来。
清军前锋冒着箭塔的箭雨,很快冲至寨墙下。
但不要忘了,明军可不止有弓箭手。
“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