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易主,大清直接二帝并立。
都不用等到消息传开,距离最近的河北诸府县已然不知所措。
怎么突然间,皇帝就换人了?
而且,新帝的政治法统也完全合法。
不仅有京师八旗王公大臣们的认可,还有雍正自己留在匾额后的传位诏书。
说什么康熙便是因为喜欢弘历,这才传位于雍正,这话当然是扯淡。但康熙的确有把弘历带在身边当孙子抚养过一段时间。
而且历史上雍正继位以后,改元的当年便直接通过秘密立储制度定下弘历为储君。
还在其后为弘历选派朱轼、徐元梦、张廷玉、嵇曾筠、蔡世远等著名文臣,辅导弘历学习文化知识和儒家经典。又以宗室重臣允禄、允禧等教其火器使用和弓马骑射。
可谓是毫不遮掩,明确告诉百官,弘历是太子。
并且在去年年底,雍正还专门叫弘历代替自己去祭拜了一番景陵(康熙)。
……
雍正撤兵了,撤的十分果断。
从杞县一路往北,撤至开封,准备从开封渡河,先平了开封北岸的明军,再立刻回师北京平叛。
整个河南已经被雍正放弃,不光是河南,山东那边能守住东昌、济南一线的运河就算不错了。
这不是北京易主的问题,而是雍正这一撤,即便主力尚在,这政治影响也极大。
河南诸府县必定认定清军大败,而且为了支持雍正决战,河南诸府县不仅兵力极度空虚,缺粮也缺的厉害。
明军出征的同时,又撒出了大批细作。
只要清军这边一撤,那这些城池必定分分钟被细作煽动叛乱倒戈。
此战,雍正其实已经败了,就算他能安然退回北京亦是如此。
“将军,前方便是杞县!”
清军在前面连跑带撤,何向明率军在后头紧咬不放。
追至杞县,这里有雍正留下用于迟滞明军兵锋的五千汉军旗。
这五千汉军旗虽都是西北边军出身,但自南方局势不断败坏。而且北方又四处造反,雍正这个有清一朝最信任汉人的皇帝,也开始不自觉对汉人有了提防。
雍正到底是满人皇帝,对汉人多加重用,也只是为了维护统治而已。
而且雍正说是重用汉人文武,除去张廷玉这个配享太庙的汉臣外,有清一朝里六个汉人大将军,更是有三人都是雍正朝提拔。
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三位汉人大将军,一位是汉军旗(年羹尧),被杀了。
另外两位是汉人,一位(岳钟琪)被被抄家下狱,险些被杀,还有一位被以“疏防”罪名斩首。
没一个好下场……
从先前攻城便是如此,每每汉军旗先上,满蒙八旗压阵,现在更是被留下来抵挡追兵。
这五千汉军旗的清军又不是傻子,留下来殿后就是送死。但他们也不可能逃,逃了家眷都得死,便是投降也不大可能有好下场,只能死守。
本就军心浮动,兵力更是不足明军十分之一。明军几乎未出力,只一个时辰,杞县便被拿下。
杞县百姓甚至里应外合,在城内发动起义,配合大军夺城。
这些清军做的太过分,居然在杞县城内大肆烧杀抢掠,明明粮食并不缺。
雍正留他们送死守城,怎么可能不给够粮草。
这五千清军单纯是明知必死无疑,在报复性烧杀劫掠。便是任其劫掠,也是动辄屠戮。城中上万百姓不到半日就被杀戮上千。
起义百姓是被无差别性屠杀激的奋起反抗,明军还未攻城,两边其实就已经打起来了。
何向明问清情况,顿时恨的咬牙切齿:“真忒娘的全都该杀!”
待朱怡炅抵达杞县,得知情况后沉默片刻,随即下旨:“不用审了,所有俘虏全部砍了示众,尸身尽数焚毁。至于主将,直接千刀万剐,剁碎了拉去喂狗!”
五千汉军旗清兵,待杞县破城时已经不到一半,多是与愤怒的起义百姓厮杀战死。
足足两千颗脑袋,排着队挨个砍。
每砍一批,围观百姓必定叫好。
轮到清军主将,这家伙直接被吓晕。不是被砍脑袋吓的,而是得知自己要被千刀万剐。
那刽子手却没与其客气,这位主将运气很好,杞县刚好有个会凌迟的退休刽子手。
甚至还有两名胆子大的夫主动上台,为其治伤,防止凌迟过程中那清军主将失血过多而死。
凌迟开始,那退休老刽子手确实有点手艺,先是两刀稳准快落下。
“五郎,你在干什么?”
“这天杀的鞑子狗官!”
“那就拿去喂野狗,反正不能叫他入土为安!”
“说的有道理,我也捡点儿!”
“……”
渐渐的,越来越多百姓冲上刑台,,那些明兵见了,也不阻止。
反正陛下的命令,最终都是喂狗,百姓拿去喂狗区别不大。
就这样,刑台上老刽子手在不断动刀,两个大夫不停给其止血上药。
不时有百姓捡拾,更多的还是在下面拍手叫好。
约莫割到了八百多刀,那汉军旗主将终于坚持不住,断气了。
何向明领着大军,从杞县继续北上追击,还没进抵陈留县,陈留县令便弃城而逃。
大军越过陈留,及至开封。
雍正大军至现在都还未成功渡河,反而沿着黄河不断游走寻找合适渡口。
开封对岸渡口,距离实在太近,早被杨恭带兵堵住了,河对岸全是明军火炮,还有三门红衣重炮。
这是山东明军移师,支援河南战场了。
雍正本想在开封强渡,结果明军一发红衣重炮打过来,距离他的御驾仅五米。
雍正被吓了一跳,只能率军绕路寻找宽阔的渡口。
何向明带兵赶到,雍正正准备带着火炮先行上船渡河。
“轰轰轰轰!”
河岸边还没来及渡河的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