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武侠修真>重燃2003> 第163章 只能赌命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3章 只能赌命了(2 / 3)

但当听完卿云全部的计划,孙红兵沉默了一会儿,开口谏言着,“卿总,不要再扩大了,风险已经很大了。”

计划越精巧,容错率越低,一环出错,满盘皆输。

而且……

此时的他很想把自己的眼珠子和耳朵全部给挖掉,而后退出整个计划。

孙红兵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狂人。

在见识过石玉柱的狂后,他觉得自己只是有点狂。

但在听完卿云的计划后,孙红兵认为自己简直就是一个温良恭谦让的道德模范,一只纯纯的、萌萌的、人畜无害的小兔子。

“卿总,到top就停吧,能搞定top,你在华国经济史上都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你还年轻,有的是机会。”

卿云轻笑了一声,“孙哥,你觉得到时候,我停得下来吗?”

孙红兵闻言,也是只能摇头苦笑,只能赌命了。

……

2003年7月13日

“主席!请看一下镜头!诶!好!”

top内部报刊top人的宣传干事,摁下了快门,为‘宋主席亲临现场为绍兴top技术学院竖碑’的新闻,增添了一张照片。

这个主席,是董事局主席,top集团董事局的主席宋儒华。

其实宋儒华在top集团成立的最初,并不叫‘宋主席’,而是‘宋老师’。

top集团创立之初,最早的那批员工,都是锦城电子科大的学生。

那时的宋儒华,在公司,一直是以老师的身份出现;在日常管理中,也努力营造一种大家庭和大学校的气氛。

1996年的top内乱爆发。

看着一大批曾经是学生的员工在公司成长为骨干,而后竟不辞而别;

看着昨天还在众目睽睽之下高呼“宋儒华领袖“的干部,甚至站到公司的对立面;

一种切切实实“上当受骗“的感觉,使得宋儒华的心理和感情正承受着一次前所未有的煎熬。

怎么有人说当叛徒就当叛徒了呢?怎么有人还会干出卷款私逃的勾当?

熬过这段岁月后,宋儒华的管理风格发生了重大改变。

在一篇名为《跨世纪企业家的十大素质》的文章中,他亲自撰文指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一定要在企业内树立绝对的权威,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思政敏感度、善于巧妙地制造机会……

文章写的很长,但核心便是,自此,‘宋老师’变成了‘宋总’。

top内部的师生关系、同门关系荡然无存。

于是,在top内部,下级称呼上级习惯称谓变成了‘某总’,比如张总、李总、王总。

就连管理司机的车队队长或者管理保安的保安队长,也是一律称呼为‘某总’。

自然,外面的人到top办事情更是入乡随俗,见谁就点头哈腰,叫一声‘某总’。

这样的称呼,自然不能体现宋儒华的绝对领导地位。

某日,宋儒华到top华亭的“地盘上”视察工作,边走边看,不时指指点点,跟在宋后面随行视察的一彪人马中,有一个负责后勤和保安的小主管,是宋儒华绍兴老家一个村子里的人,也姓宋。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卖家具的小业务员到top来办事情,一眼瞧见那个“宋保安”,赶紧屁颠屁颠地追在后面,叫‘宋总’、‘宋总’。

走在最前面的宋儒华听到了,以为有人在叫自己,转身一瞥,不认识呀!

再仔细一看,原来不是在叫此‘宋总’,而是在叫彼‘宋总’。

宋儒华

没多久,top出台了一个文件,决定在公司内部取消‘某某总’的称呼。

虽然‘宋总’是不好再叫了,但经多次‘实验’后,‘宋主席’一称又得到了宋儒华的默许和首肯,并作为宋儒华在top唯一的称呼逐渐固定下来,不管大会小会、大报告小请示,top人开口闭口便是‘主席’、‘宋主席’。

从‘宋老师’到‘宋主席’,宋儒华了八年时间。

宋主席自然是不用干苦力的,象征性的挖了几铲子供企业宣传拍照后,手里系着红布的铲子便交给了别人。

一边的人此时也没上去凑趣说什么。

显然,正在风雨飘摇中的top,让宋主席没有什么开心颜。

凑上去找死啊。

宋儒华背着手,望着身前的石碑怔怔的发着呆。

“绍兴古郡,举世闻名。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素崇教育,代出精英。

公元一九九九年六月,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阳春三月,始得现名。

时年九月,序属三秋。

镜水尽而东湖清,烟光凝而稽山紫。

首届学生,欣然入学……”

前面的介绍,让宋儒华嘴角挂着笑意,默默的读了起来,这篇碑文,文采飞扬,尽显‘物华天宝’的师爷之乡韵味。

不过随后的话语,却让他笑容尽敛,

“top集团之创始人宋儒华先生,绍兴县平水人氏。

年少贫而好学,尽磨难而不屈。

少小离家,求学锦城。始从师教,后举实业,敬业笃学,功垂名成。

先生踌躇满志,难忘桑梓之情。遂于家乡斥资建校,科教兴邦。先生之举,可贺可敬。

学院创办至今,深得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关怀厚爱,稳步发展。莘莘学子,陆续成才。

值top集团创立十一周年之际,谨立此碑,以志纪念。”

默默地看完后,宋儒华心里比烟还要寂寞。

也许,这是自己在家乡留下的最后的痕迹吧。

宋儒华现在很是后悔,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了。

他摇头苦笑了一声,转身望着身后的几人,“老李、老陆,老戴,top11岁了……”

老李,李智,宋儒华当年在雅安社教期间的社教队队长,当时与宋儒华同住一个寝室,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