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那河伯突然变了,他变得暴虐、凶狠,开始吃人,还让岸边的人定时给他祭祀活人。
要是不满足他要求,在河里的船只就会莫名其妙的沉没,船上的人也会掉进河里,被他吃掉。
他的胃口越来越大,吃的人越来越多。原本好好的青河,再也没有人敢下水,都远远的躲着。”咳咳,老人咳嗽了两声,停顿了一下。
“可是那河伯居然派水鬼上了岸抓人。”
“水鬼还能上岸,两栖动物吗”王慎听后心道。
“后来有一位高人从青河边经过,听说了河伯的事,就施展神通,入了青河河底,斩了那河伯,毁了他的水府,从那之后青河便恢复了宁静,那河伯庙自然也就废弃了。”
老人的一席话让王慎知道了河伯庙被废弃的原因。
当然,这位老人说的话未必就是真正的原因,毕竟他也只是听老一辈人说的。
告别了老人,王慎去了那位吴秀才的家中,继续跟着他学习古文。
现在王慎每天都会来跟着这位老人学习古文,每天学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
在学习之余,闲聊的时候,王慎又跟这位老人聊起了河伯的事情。
“河伯吗,已经很久没有人提这个名字了,以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名字在青河两岸是禁忌,人们决口不提的。”这位老人家知道的似乎更多一些。
他将自己所知道的河伯的故事娓娓道来。
大体的内容和那位老人说的相似。
河伯最开始的时候是护佑岸边的百姓的,因此河伯庙的香火颇为旺盛。
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河伯的性情大变,开始攻击河中来往的船只,甚至让河岸上的百姓祭祀活人。
人们对河伯也从崇敬变成了惧怕、憎恨。
很快,青河里就没有船只,这还不算完,夜里有水鬼上岸,直接冲入河边百姓家中,把活人拖入河里,导致两岸的百姓人心惶惶,靠河边的村子都没人居住了。
后来,有路过的高人听闻了河伯之事,仗剑入青河,斩了那河伯,毁了他的水府,原本清澈的青河浑浊了三日,河面上漂浮这大量的死鱼。
这位吴老秀才所说的内容更加的详细。
“好好的河伯为什么会突然性情大变呢”
“有好多种说法,有人在河伯庙里行了苟且之事冲撞了河伯,有人潜入河伯的水府试图偷盗河伯的宝物,有人误杀了河伯的儿子......”
读书人知道的就是多有些。
这些传说总结起来似乎都是有人触怒了河伯,也就是岸上的人犯错在先,河伯发怒在后。
“先生,那河伯有什么神通吗,比如呼风唤雨”
“既然是河伯自然是能够御水了,据说他能让那青河无风掀起数丈高的大浪,一下子就将河里的船只掀翻。”
“御水吗无风起浪,数丈高,那还真是了得!”王慎想到自己获得铁牌之后的和青河水的亲和力大大的增加,可是和那河伯比起来那还是差的很远啊!
“先生,那水鬼是河伯座下的护法使者吗”
“水鬼或者说水妖是后来人们厌恶、憎恨河伯之后的对它的称呼,其实那水鬼最开始的称呼是河伯座下巡江使。”
“巡江使”
听到这三個字之后王慎大吃一惊。
他在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自己得到的那枚小铁牌,上面刻的两个古字正是“巡江”。
如此说来,这铁牌极有可能就是那水鬼的。
“先生,那河伯是人是妖”
“对于河伯的来历说法也有好几种,有人说它是河中的老龟成精,有人说他是水中蟒蛇得道,也有人说他本是人间一书生,屡试不第,投河自尽,但是却是机缘巧合得了仙家宝物,因此成了河伯。”
王慎从这位老者口中探听到了不少关于河伯的传闻。显然书读的多就是有好处的。
从这位先生家中出来之后,王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来到了青河边上,沿着青河往家中方向走去。
河边有小道,常有人来这河边洗衣、取水。沿河而行,偶尔还能看到河中有船只经过。
虽然前些日子有水鬼出现,但是人们还是得生活。打鱼、漕运,这些都是挣钱的营生。
走着走着,王慎突然停住了脚步,他看到河边的林子里似乎有一尊石像。
他穿过了林子,到了河边看到了一尊被荒草和藤蔓遮住了大半,周身长满了青苔的石像。
这石像约有半人高,蹲伏在岸边,望着河水。其形如猴,却是长着一条蛇一样的尾巴。
王慎看着那尾巴,和他在河伯庙中捡到的那块石雕简直一模一样。
“这是,水鬼,河神座下巡江使”
王慎看着那水鬼盯着的方向,河水在这一段隐隐发暗,说明此处的河水颇深,河水反倒是看着流的没有那么湍急,颇有几分静水流深的韵味。
他在河边静静的看了一会,一般人看到这种水本能的会有些畏惧和抵触,王慎此时却没有那种感觉,反倒是生出了一种亲切感,他想要下水去看看,到河里游上一圈。
“又是这种感觉!”
王慎从身上取出了那块小铁牌。
“这块小东西对人的影响力还真不小。”
他看着手中的小铁牌,又看看一旁的石像,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是先有的这块令牌再有的巡江使,还是有的巡江使后有的令牌呢?
王慎在河边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起身离开,继续沿着河流往住处走去,他这一路走来,再也没有发现第二尊石像。
回到家中之后,他便开始继续修行。
就在他刚才滞留过的那一段青河之中,发暗的水中忽然露出一个头来,一双棕绿色的眼睛盯着岸边。
又过了几天,陈栾的回信也来了,在武阳县的确也有一座废弃的河伯庙,就在城外青河边上,只不过已经残破不堪,那河伯神像的头颅都没了。
“头没了,这么巧吗”王慎看着书信里的内容微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