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效方面用了多少钱?这是让在场人都很有兴趣的话题。
“我明说,这部电影特效花费12亿。”陆传道。
“哇——”在场观众震惊不已。
12亿?
在当下电视剧平均两三千万的水准,电影投资平均四五千万的水准下,12亿用来特效,那是让很多人想象不到的,不在认知范围内的。
但回想电影里一个个超大超燃特效的场面,这12亿的天文数字好像又很合理,也是能被理解的。
但具体如何理解这12亿的花费,外行的观众就一知半解的。
陆传也很有诚意,开诚布公地说:“在很多电视剧和电影里头,总会有一些特效场景,但如果朋友们去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影视剧的特效场景是纯背景。”
“影视特效分几种,纯背景的特效是最不值钱的。”
“为什么?因为人物无需跟背景特效产生互动。”
观众们听着,但一头雾水。
“这就比如,用电脑设计出个纯背景,假如是天安门场景,可如果人物不和天安门产生互动,例如没发生伸手摸墙、推门而入等动作,那这个特效元素就很容易搞定。”
“如果角色要和特效部分发生联动关系,你伸手碰一碰墙,那光影效果是不是要发生变化?你推门而入,那特效场景是不是要有延伸性的变化?”
“人或环境和特效的互动变化,才是目前特效技术最难搞定的东西,也是最花钱的东西。”
有些观众恍惚,稍微听明白了。
简单的说,就是静止的特效,和动态的特效的区别。
无人物互动的特效,例如那些常见的特效场景,就是趋于静止的特效。
和人物及环境有互动的特效,那就是动态的特效。
动态的特效,比静止的特效花费更多。
“再举个例子,在这部电影中,楚轩同学在天幕下冲天而起,把天幕冲破一道裂缝的场景,大家都还有印象吧?”
观众们点了点头。
“在拍摄这场戏中,楚轩浑身是带着设备的,头盔设备、腿部设备、两手臂设备等等等。”
“为什么要戴这些设备?因为要定位要p图啊,设备上有红外线定光点,只有在红外线定位下,电脑才能分析出楚轩的动作。”
“最后再用电脑模拟出楚轩的动作,通过特效设计、程序设计,让楚轩一飞冲天。”
“所以说,楚轩那场戏中的一飞冲天,不是威亚装置弄出来的,威亚装置弄不出来,是通过电脑特效p图p出来的。”
“哦——”观众们似懂非懂。
“再说拍摄中的花费,红外线是激光,激光的耗能查查佰度就知道,非常庞大。”
“楚轩当时身上设备定位众多,少说也有十来道,也就是十来道激光定位。”
“这么说吧,一道激光射出去,一个小时就是十度电,十来道激光就是百来度电。”
“在洛杉矶,电量费用是一度1美元,那我们拍摄这场戏就是一个小时一千多美元,近10000人民币。”
“一场特效戏可不是一个小时就能拍好的,顺利的话几个小时,不顺利的话要好几天。”
“这样的特效场景在电影中足有70分钟,人工费、物料费、设备损耗费不提,我们光在电费方面就花了近2000万人民币。”
听陆传这么一说,观众们“哇——”的一声,各都惊讶非常。
光电费都用了2000万,那12亿的特效总花费好像也不是那么多了。
这部电影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不是盖的,也总归是有理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