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逐鹿从战国开始> 第六百八十五章入住海潮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八十五章入住海潮郡(1 / 2)

「自然正确,自然合理~!」

海潮侯可是老牌贵族,对于自身的利益可谓看的极重,要不是这次大军压境,他是万万不会将自己的身家性命缴出去。

可杨乾熟读历史,自然知道,为什么中原王朝每三百年左右会有一个周期。

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可每个朝代都逃不过土地兼并这一条路。

两三百年的时间,足以让极少的人,占据绝大的土地,这么搞,不亡国才怪。

「海潮侯是否从未想过,土地是有数的,人口则是会增长,越是和平,增长的越是快速。」

「当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时候,那会是什么景象?」

「这~~~!」

海潮侯按照自己的尿性想了一遍,惊讶的看着杨乾。

「既然你已经明白,那我也不多说什么。」

海潮侯忍不住说道「武安君,你,你这是在动我们贵族的利益,如此下去,怕是与全天下为敌。」

杨乾点点头,很赞同的看了眼海潮侯。

说实话,杨乾到目前为止都不知道应该如何改善土地兼并。

不是收归国有那么简单。

如果真的全部收归国有,那几乎是得罪了所有阶层,王莽不就是这么干的嘛,还特么没干成。

死的时候,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明百姓,纷纷拍手叫好。

从云通开始实行土地国有制以来,矛盾也不少,杨乾抱着办法总比困难多的态度来处理。

比如真的有人要卖土地,那简单,不是不给你卖,而是只能卖给郡守府,而且郡守府直接给出高于市场的价格。

如此一来,也消弭了底层百姓的反抗意识。

如果你要买,也不是不可以,就是价格非常昂贵,而且还是要缴纳税收,郡内不会提供任何支持。

可如果你要租地,那郡内不光不反对,还非常支持,只要你能耕的完,有人来耕种。

那你要多少我租你多少,当然是有一个上限,加上土地改良,粮食增产,有些微弱的社会矛盾顿时消弭于尔。

农民阶层搞定,可就得罪了地主阶级,封建王朝都是农耕社会,也就是说,耕地便是王朝的命根.子,由此一来,人们想要过更好的日子,就需要在土地上面下心思,就形成了土地私有制。

因为贫富差距,逐渐土地就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形成了地主阶级。

国家想要征税,必然地主阶层是大头,所以封建制也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制度。

但在杨乾这里,确实解决了底层百姓的矛盾,那么地主阶级呢,土地杨乾没有采取强制征集。

可黔首,百姓不是傻子,你佃租高,那么我就不去你那干,我去别人家干,或者去公家的地干都可以。

两成半的佃租加上半成的国税,那意味着有七成的收入,这在别的郡是想都不可想象的大好事。

黔首,百姓都认为,世间的一切财富都来自于土地,最终又都重新回到了土地的怀抱中,所以土地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杨乾要在没有任何教化的基础上,去说服他们,那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不过他也有自己的打算,我什么都不说,让你们尝到甜头。

事情也很顺利,种植几季后,只要稍稍勤奋点的人,都拿到实惠,嘴巴里面尝到甜头,就没有一个人不支持杨乾的。

这就是获得黔首,百姓的支持,矛盾没了。

那乡绅,豪族呢,简单,粮食增产后,佃租比例虽然下降,可收佃租的时候,居然比往年还多上不少,有些乡绅,甚至收到佃租都翻了一倍。

地主阶层,底层百姓,都得到好处,加上读书人给杨乾的渲染。

如此改革才能有效进行,如果你进行一个改革,得罪所有阶层,那这个改革哪怕是正确的也无力推进。

「谁说会动贵族的利益,你们要土地无非是因为利益,等我的人正式入驻海潮郡后,不管任何人都可以申请土地,土地只是租借出去,所有权还是归朝廷所有。」

「而且.....」

杨乾顿了顿,一脸笑意道「海潮侯还不知道我云通的粮食亩产多少吧?」

海潮侯犹豫了下「听闻云通郡自从你来了之后,粮食就没有缺过,几乎年年丰收,整个郡县建满粮仓。」

「是呀,我们云通的亩产随随便便都能达到五石,有些粮食甚至能达到二十石,三十石。」

「卧槽~~~!」

海潮侯露出了一脸看傻.逼的眼神。

「虽说你夺我土地,我很憋屈,可武安君莫要用如此借口来诓骗我,还用的是连小孩都不会信的借口。」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不管如何,海潮侯最后还是答应了。

杨乾的人手在就已经在城外大军里面等候。

当海潮侯接触城卫军的时候,大量军队入驻进去。

如此时机就是天狩司跳出来的好时候。

哪个官员,什么什么罪名之类的,有的保留,有的直接撸掉,有的甚至会被砍头。

大量中坚官员开始补充进去,几乎三天的时间,就已经将整个海潮郡换了个内核。

此时如果海潮侯想再插手海潮郡的事物,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来的官员会很快的将云通郡的行政处理模式照搬过来。

当然也有些官员是夫子,只是过来,让海潮郡度过权利的真空时期。

在郡守府内,只有少部分的核心官员和海潮侯坐在里面。

没一会的时候,一盆盆冒着热气的菜肴被端了上来。

有猪肉,羊肉,大部分都是红烧的,菜肴里面还有被切成小块的土豆。

另外的菜盘上则是一根根金黄色的玉米,虽然不大,但产量喜人。

当地官员几乎都忍不住开始大快朵颐起来。

这么香的菜肴,他们一辈子都没尝试过,与之相匹配的是菜籽油,铁锅等东西的传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