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63 种地(1 / 2)

下午,杨小涛挽起裤腿在地里忙活大半天。

论起种地,他是没有这些庄稼汉子强,但要说一身力气,整个杨家庄都没人是他的对手。

于是,拉犁的活就成了杨小涛最擅长的工作。

那速度,就是身后扶犁的杨大壮都感到吃惊。

他们俩犁完一亩地了,其他人还没干完一半。

再看杨小涛,脸不红气不喘,喝口水继续干,比起杨石头的驴子还驴子。

这就是差距。

“这就是一头驴!”

杨太爷听着杨石头羡慕的话哈哈大笑。

这年头,将人比做成驴那可是十足的夸奖。

能干,有劲,吃苦耐劳,妥妥的农民伙伴。

一些送水的大姑娘看向杨小涛的目光充满侵略性,尤其是杨小涛的身份,就恨不得将杨小涛吃了。

一下午,杨小涛都在田间忙活。

比起车间里的工作,这里农活更脏更累。

太阳落下,众人才收工回家。

又是大锅饭,杨小涛再次体会到这种特殊的平均主义。

好在村里的人都心正,没有偷奸耍滑的。

也没有村干部捞好处的现象。

当然,真要有这样的人,在杨家庄里也无法立足。

吃完饭,杨小涛回到家里,然后将杨大壮和杨石头叫来。

几人坐下,杨小涛将茶水倒满,随即开始进入正题。

杨太爷和杨大壮也知道,杨小涛不会单纯的回来看看,请假可是扣工钱的,没事谁会请假?

几人都等杨小涛说话,杨小涛也不扭捏,将杂交玉米种子放在桌上。

“这是啥?玉米?”

杨石头拨拉着袋子,有些奇怪。

“大爷,这次回来确实有些事需要村子里帮忙。”

杨小涛随后将这玉米介绍给几人,虽然不清楚杨小涛说的杂交啥意思,也不知道他说的那些是不是真的,几个人只明白一句话,这是杨小涛从书上看来的,做实验用的。

“这个好说。”

杨大壮率先拍板,这么点玉米能种多少地?

再说了,他们村里荒地不少,只要分俩人,一天功夫就能搞定。

只有杨太爷在沉思,想起过年时候的事情,心里有些想法,打算找时间问问。

杨小涛却是提出要求,“大壮叔,首先这地不能太好,一般就行。”

“其次,这片玉米要离其他玉米地远一些,最好超过两里地!”

杨大壮听了,沉思片刻,“没问题,村南山上,有块空地。周围都是树。”

杨小涛点头,事情就这样定下来,明天就去种上。

等杨大壮走了,杨太爷这才将心里的疑惑问出来。

“小涛,你这玉米是不是跟过年的时候有关?”

杨小涛也不隐瞒,“太爷,这确实是我当时的想法。”

“你这孩子,怎么就不听老人话呢?”

“当年的教训你不知道,我还能不知道?”

杨太爷面色严肃,生怕杨小涛走了斜路。

杨小涛却是清楚,当年那场台风可是让四九城周围受灾严重。

可他也清楚,那样的台风并不是常有的,四九城的位置本身并不算临海,所以只要抗住中级左右的大风就行。

真要遇到台风,多强的抗倒伏都没用。

“太爷,我知道您的担心。”

“所以这次,我只是实验。”

“您也要知道,要是玉米棒子都跟长棒大粒一个样,那一亩地的收成顶两亩了都。”

“我也知道您怕出现问题,但不去实验,不去试试,永远都不会改变。”

或许是杨小涛的坚持,或许是杨太爷也觉得有理,便不再多说,“那就试试吧。”

最终,杨太爷同意。

但在他内心里,并没有太过重视。

多少年流传下来的经验,甚至大半辈子都在土里刨食,早就习惯了按部就班,习惯了顺从二十四节气,春种秋收的日子。

两人休息,第二天天还没亮,大队伍里的钟声已经响起。

杨小涛打着哈欠起床,杨太爷已经拿回来了早饭,一盘窝窝头,腌白菜。

早饭一般在家里吃,也有人不吃的,都等着中午的大锅饭。

当然,现在干的都是体力活,大家也会在家里吃点垫垫肚子。

两人吃完,就跟着杨石头去南山,那里有一块地,原先是看果园的人开垦出来的园子,后来果园被集体没收,没人搭理,园子也就荒废了。

此时,园子里土石疙瘩不少,平日里村民在这里种点土豆地瓜,没什么收成。

杨小涛选择这块地就是为了实验倒地能不能实现高产。

有了比较才能看出效果。

杨小涛来的时候,杨大壮家的孩子正趴在果树上折腾,一群小孩爬上爬下的,见到大人来了也不害怕。

几人放下农具,开始收拾起来。

前世杨小涛也干过农活,不过那时候都用拖拉机,播种机。

一台机器顶三四个人,而且用时还短。

杨小涛想着,以后要不要研究一下播种机。

这东西不大,应该不难。

不过,前提是,有拖拉机啊。

现在,只能靠人力了。

几个人分工明确,很快进入状态。

一上午时间过去,杂草已经清理掉,

这还是有杨小涛这个人形猛驴的缘故,要是换了其他人,单单犁地都得下大力气。

中午吃完饭,几人继续。

土垄被堆起来,杨太爷在前面用脚踩出坑洞,后面是抓来的杨大壮家孩子,将玉米种子放进去,然后杨石头浇水,最后是杨小涛将坑添上,再用脚压实。

整个工作完成,也到了傍晚。

回到家里,吃过饭后和杨太爷说着最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