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1131 化工厂完工 肥皂提炼技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31 化工厂完工 肥皂提炼技术(3 / 6)

着车头,司机会意,缓缓前进。
等杨小涛开车来到机械厂的时候,就听娄晓娥说张老道回来了,正在后面仓库里。
杨小涛顾不得变速箱的事,立马来到仓库。
老远就看到仓库里站满了人,不时有吆喝声指挥着。
等杨小涛靠近后,就看到七八个人正在车上一点一点挪动着‘炉子’。
只一眼,杨小涛就觉得,这炉子,跟西游记里的,不一样啊。
不过,分量不轻。
“杨总。”
“杨总来了。”
杨小涛靠前,众人看到纷纷招呼。
老道站在一旁,捋着胡须,脸上难掩疲惫。
“怎么这么晚,我还以为你在家里过年呢。”
杨小涛靠前,一边将外套脱下来,挽起袖子。
老道眼一白,“说得轻巧,这东西脆的很,路那样,能跑回来,也是司机本事好。”
杨小涛笑着,然后来到车下,车上的刘军等人正指挥着往下挪。
“我来。”
杨小涛直接来到车下,用手抵住炉子,试了下分量,感觉还行。
“放下方。”
下一秒,车上的人开始放绳子,杨小涛双手用力,身体往下蹲了下,然后稳稳接住。
周围人瞪大眼睛。
老道摇头,心里骂着变态。
当初他们往山下运的时候可是费了大力气,那一段路整整好了大半天的功夫,然后又是往车上送。
“别看了,搭把手啊。”
杨小涛的声音响起,众人赶紧上前帮忙。
五分钟后,被老道寄以厚望的‘炼丹炉’终于归置到位。
杨小涛活动手臂,心里琢磨着,要不要将叉车搞出来。
叉车有点难,但手动液压叉车却是可以试试。
将这想法记下,杨小涛让人将炉子看好了,便领着老道前往食堂,听老道和王浩说起路上的事,这次回去不说坎坷,却也事情不少。
尤其说到道观的情形时,老道明显多了点惆怅。
几人在食堂吃了点东西,三人也得知这几天机械厂的事情。
尤其是听说比武大会圆满结束,而且杨小涛还得到了一台电视机,三人里除了老道还算镇定,王浩跟司机小王都是张大嘴不敢相信的样子。
杨小涛知道三人这次不容易,便亲自给三人申请了特殊补助。
一人一条毛毯。
也让王浩两人心里感激。
给杨总干活,不亏。
这边安排三人回家休息,另一边,杨小涛回到办公室跟刘怀民和杨佑宁了解情况。
办公室里。
杨佑宁捏着烟,满脸愁绪。
“西北延州那里情况不算好,上次夏老来消息,厂址的确立还在扯皮中。”
“地方上有他们的考虑,我们有我们的需求。这中间,还不知道咋办。”
刘怀民点头,“没办法,咱们在人家地头上建厂,就得考虑当地的民生。”
“可那样,咱们的运输成本就会增加。这可不是小数目啊。”
两人不说话,杨小涛听了也默不作声,这种事情,他们也就是说说,真正拍板的还是上面的头头。
“首长怎么说,咱们怎么做吧。”
最后刘怀民开口,杨佑宁也是没办法。
“对了,你的三轮车和拖拉机怎么样了?”
杨佑宁开口,杨小涛从包里拿出一叠图纸,“变速箱已经搞定,接下来顺利的话,年前能够拿出样机来。”
“这么快?”
“我还跟王首长说了,让他们不要急,年后春天试车就不错了。”
杨佑宁诧异的说着,拿起图纸仔细打量,虽然看不懂,但里面的设计却是有些复杂。
“王首长那里我会协调的,不过到时候咱们得去人帮忙。”
“这点没问题,机修厂和三车间的人都能出,不过,你要去吗?”
杨小涛沉默片刻,“到时候再说吧,钢铁厂和化工厂的事情,也是紧要关头。”
“钢铁厂那里,要尽快完成转炉的改造,到时候咱们机械厂的钢铁将不会受到制约。”
“至于化工厂。”
杨小涛想到今天早上两千学分换来的肥皂提炼技术,虽然化工厂在上报的规划中,将以石油化工为主,但在这目标实现的路上,也可以找些额外项目,‘创收’一下嘛。
杨佑宁和刘怀民听到杨小涛说到一半突然没声了,立马看过来。
然后就看到杨小涛自信的笑着,“咱们的双子星计划就是两条腿,可不能一条粗一条细啊。”
刘怀民两人听的一头雾水,杨小涛也没有解释,“西北那里,要是没空的话,让老陈帮忙去趟。”
“反正陈叔也懂!”
杨佑宁笑着,“老陈要是知道了,肯定会谢谢你的。”
“你们可得保密。”
“哈哈!”
从办公室出来,杨小涛直接来到研发科。
这几天在四合院里,研发科的工作都是张冠宇主持,三轮车和拖拉机的设计进展顺利,车体框架已经有了轮廓,其他设计也有长足进展。
将变速箱的设计图交给张冠宇,然后在研发科待了会儿,跟众人讲解变速箱的设计要求,探讨过后,这才回到办公室。
上午在机械厂处理完琐事,下午杨小涛开车前往钢铁厂。
钢铁厂在三十吨的平炉改造成功后,现在正针对一百吨的大型平炉进行改造。
“要尽快带出一批技术工人,掌握转炉改造工作。”
杨小涛看了眼改造现场,对着身边管志勇和安仲生说道。
“杨总放心,最近我们正在整理改造心得,整理出来后,会加快改造速度。”
管志勇在一旁解释着,杨小涛点头,随后看着安仲生,“安老师,西北延州那里的情况你也知道。”
“知道,杨总。”
“现在还不需要钢铁厂的同志,但明年吧,一旦建起来,咱们厂要做好准备。”
“我明白,只要需要,我们决不退缩。”
安仲生认真说着。
在钢铁厂这里他已经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但并不代表就安于此状。
能够参加延州的钢铁厂建设,能够建立起一台先进的钢铁厂,对他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更是一种机遇。
延州的钢铁厂建起来了,将来,他还要建造更高更大的钢铁厂。
“管厂长,人才这方面,你们要重点培养。”
这边杨小涛继续说道,“到时候,我打算让安老师以机械厂的名义支援延州建设,人员你们自己商量。”
“不过,人少了,钢铁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