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神州大地似乎更新了游戏版本,由诸强争霸变成了叛乱迭起。
西夏虽然对宋大胜一场,但是并没有人口、土地之类的进项,反而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帮助辽国打的那一仗,更是赔了一万精兵,还给了董璜讨伐的借口,绝对是得不偿失。
更令李乾顺不安的是西夏境内四起的拜火教。
这些家伙原本表现的十分恭顺,大部分躲在山区部落中建城,贡赋都很及时。
结果宋夏战争一展开,这些家伙便利用夏朝无暇他顾的机会,露出了锋利的爪牙,几个月间,已经掳掠了三十多万人口,占据了十几座城市,降服、屠灭了大量部落。
如果嵬名察哥再晚一点儿击败宋军的话,西夏就要被这些叛军给搞崩溃了,毕竟西夏一共也不过三百多万、最多不到五百万的人口,这一下子就被祸害了十分之一,西夏的基层统治根基受到了严重的动摇。
本来还算安详的宋国,则因为梁世杰的妙计,逼得不少战争代行者铤而走险,更是提前逼出方腊这头饿狼,如今也是沉湎于平乱不可自拔。
不过,宋国的军队,尤其是梁世杰所收编的军队,因为大部分都是战争代行者的精兵的缘故,倒是多多少少打出了一点点真正精锐的样子。
大虞境内的战争代行者偏少,瀛洲、高丽的战争代行者基本上被清理干净,倒是原本的辽军降卒中可能混了一部分战争代行者。
不过问题不大,董璜也没必要为了这点儿人而弄得人心惶惶。反正没有放出主城的他们又不可能得到士兵的补充,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就死在战争之中了。
大虞境内最大的反贼有两股,一个是太行山的八字军。这个八字军不是历史上的八字军,也不知道是战争代行者还是宋廷支持,躲在太行山上,偶尔下来打秋风,很是烦人。
另一个则是梁山泊。梁山泊最近风头正盛,计灭二龙山、清风山,降服桃山、白虎山,打下了清风寨,活捉了清风寨知寨刘远和他的老婆,又击败了奉命前来围剿的官军,风头一时无二。
为了表彰梁山泊,更是为了报复大虞偷偷占据了麟州等地,大宋很大方的给了程天王大量的金银珠宝粮草以及两万套铠甲、三千匹战马,并要求梁山泊继续骚扰大虞军。
梁山泊当然也不负所望,竟然擒住逼降了大虞神威大将军麾下的大将荣,攻入了青州府,杀了慕容知州,等到赵云大军赶到才退去。
然后程天王又杀一个回马枪打下了东平府,收降了双枪将董平。
这个消息,让大宋君臣如同吃了壮牛药,不论是出主意的梁世杰,还是具体负责招安事宜的童贯、陈宗善,都觉得脸上有光。
“草莽之中,倒也有人才啊!”
赵佶忍不住感叹。
梁山泊看起来比禁军能打多了,毕竟禁军都没能打下过大虞占领过州府。
“全赖官家识人之明啊!”
童贯感叹道,但心里却并没有几分相信。
童贯是亲历过与董璜军大战的人,也见过滑州是怎么失守的,说实话,他不认为梁世杰能够挡得住董璜军,他觉得大名府之战有蹊跷,大虞恐怕不仅仅是用大名府充当诱敌之计那么简单。
同样,他也觉得梁山泊的进展似乎太过顺利了,一群草寇再厉害,能够是赵云的对手?
盛名之下无虚士啊,赵云可是一路杀出来的猛将、智将,会连副将都被人抓住投降?
更何况,如果一群草寇真的这么厉害,岂不是显得他、西军以及整个禁军集团都太无能?
童贯觉得这里面有猫腻,但考虑到他自己都把养女送给了董璜,且如今他在赵佶面前并不得宠,所以他决定什么都不说,只拍马屁。
反正他是个太监,总不能国家兴亡的责任落到他的头上吧?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没有官家,他们终归只是草寇。”
梁世杰当然也不能放过拍马屁的机会。
梁世杰为赵佶薅了十几万精锐后,就装模作样的放下了兵权,那些几千人最多万余人的匪徒,则都交给了已经成为禁军将领的大刀闻达、天王李成以及被他所提拔的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来对付。
有了赵佶的背书,如今梁世杰也算是一方大佬了。
不过,梁世杰也有梁世杰的烦恼,那就是方腊的叛乱,似乎要瞒不住了,这场叛乱很难说他是始作俑者还是“六贼”之一的朱勔是始作俑者,但朱勔的确已经控制不住形势了。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
江南急报:以“诛朱勔”为名方腊叛军聚众二十万,已经攻占了东南重镇杭州,截至目前已经攻占了两浙路、江南东路、淮南西路 18个州郡,60多个县城。
一时间,朝野皆惊。
“不会耽误了岁币吧?”
这是好岳父赵佶的
没了河北,大宋朝还可以划江而治,他赵佶照样可以纵情享受;但如果没有了东南,满朝文武以及上百万大军统统吃灰去吧。
赵佶
领兵几十万作战,他只信任童贯。
因为童贯是一个太监,而且他的弟弟也没有儿子,等于绝后,绝后之人是不可能搞兵变的。
如今他虽然也很信任梁世杰,但梁世杰可是蔡京的儿子,又不是太监,一旦领大军出征经过陈桥驿的时候联想到什么,和蔡京来个里应外合黄袍加身怎么办?
“必须要封锁消息,同时让梁山、太行山义军加紧对虞人的骚扰,还有,今年给大虞的岁币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按时给,务必保证今年虞军不会南下!各西夏的岁币也不能耽误,别让西夏捣乱。”
赵佶的头脑很冷静。
说完这些这些,他又看向了童贯:“道夫,到时候南方还得麻烦你,我给你十万,不,十五万大军,你可一定要尽快平掉方腊啊!”
“对了,南方出事的消息一定要对北方保密!”
赵佶最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