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军占据辽阳城的消息最近几日在北京城已经传开了,大多数人都相信,过不了多久,朝廷便会收到沈阳城大捷的消息。
还是那句话,驱除女真,恢复大明故土,已经是指日可待。
“区区八旗,何足挂齿?全是土鸡瓦狗!”
“我早就说过了,我大明只需要略微出手,就已经是天下无敌了,我还是那句话,如今我大明天兵驭马挥刀,驱逐后金于辽北,我不知道什么叫做对手。”
“熊经略此番天功,回京之后,没有个内阁首辅,怕是打发不了哦!”
“到时候,就连琅国公,恐怕都要给其三分面子!”
“你这话我就不愿意听,虽然此番琅国公是在京筹谋,可是说一千道一万,那女真人的主力大军可都是琅国公手上被消灭的,那熊廷弼说破了天,那也是蒙琅国公之荫,不算什么泼天之功,我看那,整个大明朝,没有人是能比国公爷之万一!”
现在,整个明朝上下,对于王琦其人的争论,几乎每日都在上演,学社之中,朝野上下,茶楼酒肆,皆是议论不绝。
不过,总的来说,此次伐金之战,没有人能否定琅国公王琦在其中的功劳。
至少,朝廷军武
轰隆隆,黑云已经不断地压了下来,好似一座座巨山,向着大地倾倒,而滚滚雷声也夹杂其中让人心悸。
“这天色,怕是要下大雨了,”京城茶楼酒肆之中,多有富贵闲人,此刻都扭头看向天空。
上一次的瓢泼大雨,是刘一璟身死朝堂,这一次.
许多人皱着眉头,望着天空,心中升起一阵阵阴霾。
轰隆隆,终于在一阵巨响之后,天幕上的雨水瞬间倾泻而下,整个京城呼吸之间成了一片汪洋,高处看去,迷蒙水汽几乎将整个四九城笼罩起来,如梦似幻。
哗啦啦啦
京城,仁寿坊,琅国公府。
高门大院,青砖片瓦,后园中绿意盎然的芭蕉叶被雨水啪嗒,宽大的芭蕉叶已经垂下,但仍旧顽强的挺直了枝干,为下方的水池撑起一方安宁之所。
王琦此刻陪着海兰珠在庭前赏雨。
这几天,算是王琦穿越以来最为清闲的时光了,闲时看书,遛狗逗猫,又有美人在侧,好不惬意,如果可以的话,王琦觉得这种日子,过上一辈子,也不错。
海兰珠已经七个月身孕了,宫里的太医几乎每隔三天便会来府中一趟,为其看护,而京城中最负盛名的几个接生稳婆也被王琦召入府中,住在海兰珠隔壁院中,方便照看。
另外,宁德公主前些日子也来府中看望海兰珠,作为日后主母,身为皇家贵胄的朱徽妍自觉还是有些气度。
怎么说,海兰珠怀着的,也是王琦的
作为未来的后宅主人,宁德公主觉得自己有必要,好好照看海兰珠,为了王琦,也有这个必要。
海兰珠的身子已经越来越重,一双俏脸已经是越发的娇媚,动作之间无不散发着诱人的气息,将怀中蓝瞳雪白的猫咪放下,这位科尔沁公主开口看向悠闲躺在椅子上看书听雨的王琦:“老爷看起来丝毫不担心辽东战事”
“有什么可担心的?此次朝廷准备充分,只要熊廷弼不贪功冒进,后金绝对没有机会”王琦的目光没有离开手中书册,那是徐光启送于自己的夷人火器制造方略,这些日子,徐光启几乎每日都吃住在城外的火炮铸造厂,研究火器密闭和气封工艺,听说已经大有进步。
海兰珠一双美眸望着自己的夫君,眸中全数倾慕:谁不希望自己的男人是平定天下,睥睨四方的英雄人物呢?
而王琦,目前来看,无人能望其项背。
“等收复了辽东,科尔沁和大明之间的合作将会更加紧密,到时候,无论和蒙古人,海州人,亦或者夷人,都会汇聚京城,四方安定,便是升平治世之始了。”
海兰珠静静的听着王琦的话,并不插嘴。
正在此时。
“老爷,王守信在外面求见,”青萝走上前来,轻声开口。
官宦人家的后宅之中,大都严禁主家之外的男子出入。
自从海兰珠等女眷进了府邸,王守信等一众亲随,便也不能像以前那般随意出入后宅了。
不多时,王琦在厅中见到了王守信。
“大人,”看到王琦的一瞬间,王守信急忙上前:“辽东密信.卢恩光亲笔!”
卢恩光?
王琦闻言一怔。
正常来说,从辽东来的信,不是秦二宝就是熊廷弼,怎么没有参与战事的锦衣卫指挥使,在这个时候给王琦来信?毕竟,作为王琦安插在辽东的棋子,卢恩光此次奉命驻守宁远城,根本就没有去往前线这个时候来信,就有些让人狐疑了。
从王守信手中接过信纸,王琦轻轻刮开完好无损的密封,而后取出其中信纸。
王守信此刻就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喘,只是低着头,等待王琦的命令。
他也不知道信中写了什么,但是这个时候,卢恩光来信,跟在王琦身边这么长时间了,王守信心中有一股不妙的感觉升起。
不多时,王琦的声音传来。
“备轿,准备进宫。
语气平静至极,让人听不出喜怒。
“遵命!”
王守信咽了一口口水,紧张的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才缓缓退走。
跟在琅国公身边日久,王守信知道,越是平静,代表王琦心中越是怒火滔天。
辽东,出大事了!
一炷香时间不到,琅国公府中门大开,黑色鎏金雕兽的车轿缓缓驶出,而后在雨幕之下,向着皇城而去。
与此同时,皇宫外城,东华门,特别军事处。
今日当值的卢玉正低着头,双手颤抖着,一遍遍,一字字的反复确认信中内容。
这封信,一刻钟之前,快马急递,来到军事处的。
“天要塌了.天塌了,”卢玉脸色惨白,一遍遍的重复着这句话。
“面圣.不对,先出宫!”不多时,这位户部左侍郎终于反应过来:“要先见琅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