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早知噶礼会让人放出那样的流言,早知道老八不能生的流言会传得那么广,他当初就不会答应老八不给贝勒府赐人了。
当时是想用老八的痴情做幌子,如今倒好,贝勒府不进人反倒成了佐证老八身体有疾的证据。
以至于在宗室和朝堂名声不错的老八,这次居然没有一个人提名八贝勒做新太子,这是都信了外面的传言。
足足一个时辰,三位皇子才陆续赶到,也是赶巧了,这三位就没有一个老老实实待在府里的。
忙着耕种的四贝勒,种完了自家府里预留的几块地还不够,又和福晋携儿带女去了城外的庄子上。
八贝勒倒是没出城,但他不在内城,而是和老九老十跑到外城闲逛去了,传诏的太监跟着八贝勒府的人找到八爷时,几位爷正在给街上耍杂技卖艺的人打赏银子,放满了铜钱的盘子里就那么几块显眼的银锭。
相比前头这两位,十三阿哥是最先到乾清宫的,人家只是不在府里,但没离开内城,受主人家邀请去十四爷府上吃酒去了,散过酒气去宫中都比前头那两位爷要快。
康熙虽然让人盯着这些长成的皇阿哥,但他又不可能时时让人汇报,他也没这份闲工夫,哪怕是眼下这样的特殊时期,也只是让人隔几天汇报一次。
所以也没想到,传召的三个人今日都不得闲,跑到城外种地的,跑到外城看杂耍的,也就十三这个还算正常,去弟弟府上吃酒。
康熙看着满桌的折子,不得不感慨,他这几个儿子都很有闲情逸致。
老八也就算了,用不着着急,内务府那边也没出什么差错,算是做好了该做的。
老四和十三心里就没点数吗。
“怎么会想着去城外庄子上种田?是贝勒府还不够大?”康熙问道。
四贝勒跪在下面答:“如今天气暖和了,儿臣是想着顺便带孩子们出城踏青。”
顺便躲躲人。
贝勒府的大门关上了,也表明了自己不想待课的态度,但挡得住别人挡不住亲弟弟,他实在不想和十四弟周旋。
在过去的那些年里,许多时候他都是佩服老八的,怎么会对十四那么有耐心,他和十四往往说不了几句话,便已经是一肚子气了,他也没耐心哄。
不像老八,好似是一点儿都不烦十四,不过那也是从前了,这回人家领着老九老十去外城闲逛,不也没带十四吗。
即便是亲哥哥,四贝勒对十四的印象也只有一个——狗憎猫嫌。
康熙不置可否,将目光移向老八,问的却不是在外城闲逛之事,而是老八送上来的孝敬。
“太后年事已高,她虽不曾抚养过你,但却是你的长辈至亲,日后送到延禧宫和启祥宫的东西,不得少了宁寿宫的份儿。”
老八送的孝敬也没什么稀罕东西,从湖里打捞上来的鲜鱼,养在花盆里的韭菜,活蹦乱跳的河虾,还有一些民间的吃食。
不说在宫里,便是寻常的百姓之家,这也都不是什么稀罕物。
只是长辈可以不稀罕,甚至可以不用,但老八不能不送,这是做小辈应该有的孝心。
他可从来没教过老八只孝敬生母和养母,不需要孝敬祖母的。
“儿臣有罪,是儿臣疏忽了。”八贝勒利索认错,并不为自己辩解,也不能辩解。
他是有些舍不得给太后,毕竟他如今就那么一点灵气,根本不够使,给了额娘和惠额娘,还要留下自家用的,若有多余的再匀给九弟和十弟。
太后是他的长辈不假,待他也并不苛刻,并未因不喜额娘就迁怒于他,但也仅此而已了,太后没有因为额娘而迁怒于他,他却是没有太后的品格。
如果是因为额娘曾经做错了事情伤害到太后,那是种因得因,种果得果,没什么好说的,但实际上额娘也不过是被迁怒而已。
当年在他出生之前,额娘也曾经盛宠一时,又因为品貌有几分像先帝的孝献皇后,曾经搅动整个后宫的董鄂氏,因此被太后所不喜。
太后虽没有宫权,不管理后宫,但她的喜恶明明白白的摆在脸上,多年不变。
八贝勒不光舍不得将珍贵之物给太后,也舍不得给皇阿玛。
宁寿宫送了,延禧宫和启祥宫也送了,难道还能落下乾清宫吗。
而且按照规矩,宁寿宫和乾清宫这两处送过去的只能更多而不能少。
本来他那点灵气就不够分,再添两个大头,那就更不过够分了。
如果送不一样的食菜,膳房的厨子又不傻,宫人的眼睛更是利的很,他还不想自找麻烦。
跪在下面的不孝子八贝勒,竟有些盼着四哥早日登基了。
皇宫就那么大点儿,四哥虽然后院清静,但架不住皇阿玛后宫的妃嫔众多,上辈子四哥登基后便让有子的太妃出宫,住到各自儿子府上养老,上辈子额娘走的早,根本没等到那一日,这辈子不会了。
“知错就好,日后不可再犯。”康熙语气淡淡的道。
“儿臣遵命。”八贝勒面上恭恭敬敬,但心里却很不服气。
他就纳闷了,上辈子他要争皇位,声势的确搞得浩大,强势的皇帝应该都忍不了,皇阿玛处处挑他的刺儿看他不顺眼也就算了,他活该嘛。
但现在他可没有一点要争皇位的意思,原来的八爷党在未完全成型的时候就已经被他遣散了,他不能生的消息传的到处都是,大恶人的名声满天飞。
皇阿玛明明知道这些消息是谁传的,不怜惜他这个受害者一二,反倒挑他的毛病。
皇阿玛又不知道什么灵气不灵气的,就这么点东西,何必呢,管他干什么。
康熙这才把目光移向十三,把老八喊来只是为了凑份子,他今日想见的还是老四和十三。
“今日并非休沐日,你不待在吏部衙门,倒有功夫跑去跟十四吃酒,可见还是闲了些,你们两个也一样,当兄长的没能给弟弟做个好榜样。”
康熙可不是把这三个儿子叫过来谈心的,而是要给他们加担子,加给群臣看,别眼睛只知道盯着三贝勒。
十三阿哥得了盖房子的差事,当然这房子不是寻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