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不愧是御史大人!
而付逊听到苏云的话,也是没有任何的胆怯。
反而是多了几分傲然:“才一篇?那不如比的更大一些,每一部书背三篇且你我同书之间不可重复,免得某些人把一些不入流的杂书都拿来充数。”
这就是他的底气!
无他,只是因为他丝毫不觉得自己会输。
反倒是苏云,现如今数量变成三篇,他又该如何应对呢?
“不愧是御史大人,这种自信真是让人叹服!”
“我看苏云完全就是想要蒙混过关,可惜他面对的是御史大人,这种小聪明,御史大人自然能看得出来!”
“就是,一部书背三篇,我估计苏云第一部就已经背不上来了吧?”
没有一个人看好苏云。
反倒是开始脑补出,苏云处心积虑想要掩盖自己罪行,最后被付逊戳穿的形象。
“既然御史大人说了,那便三篇!”
苏云并没有因为规则改变,有任何的情绪波动。
话音落下,便已经有着一字字的文言背诵而出。
“《中庸》第十三章: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中庸》第十八章: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中庸》第二十五章: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周易》第十八卦,蛊,山风蛊,艮上巽下。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周易》第二十四卦,复,地雷复,坤上震下。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周易》第五十四卦,归妹,雷泽归妹,震上兑下。
归妹:征凶,无攸利。
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妹也。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
那一字字一句句,没有任何的磕绊,流畅无比。
甚至是其中一些晦涩难懂的,苏云都能够背的出来。
《中庸》《周易》等一些本就属于科考的书目,苏云背诵的可谓是行云流水。
而除去这些,一些甚至是只有会试以上才会接触到的书籍,苏云竟然也是能够倒背如流!
付逊的脸色,从一开始的轻松,傲然,渐渐的,已经不淡定了。
甚至是在一个时辰之后,付逊的脸色已经彻底的黑了下来。
在他身后不远处的罗绍荣,也是眉头紧蹙,双目之中满满的难以置信。
至于那些书生?
早在先前就已经是被内心的浩瀚波涛所淹没。
甚至已经有不少人心中生出了一种想法。
有这种知识储备的人取得榜首,真的是意外吗?真的是偷题吗?
或者说,这还用得着偷题吗?
只是这些疑问,无人能够回答。
他们只有等。
因为苏云还在背。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终于,某一刻苏云停了下来。
众人这才发现,那原先还坐在原地的苏云,此刻已经沉沉昏睡了过去,
那无比阴沉的天空,将近黄昏,反倒是渐渐晴了开来。
现场,陷入一段长长的寂静中。
每一个人看着苏云的目光,都像是看怪物一样。
书能背成这样,他还是个人吗?
不,他肯定不是个平凡人。
对,没有人觉得苏云是个正常的平凡人,想想那么多本书,那么多内容,他却像是从口袋倒东西一样,呼里哇拉地一下子就倒出来了。
就算是没有读过书的村民,此刻都是在心里说了一句,这是什么妖孽?
一旁,本来准备看苏云出丑的苏秉,原本红润得意的脸色已经是苍白如纸。
这根本就不是他认识的苏云。
他现在就是一个怪物,一个可怕的怪物。
蓦地,有着鼾声响起,这才将众人的思绪拉回现实。
三姐妹立刻跑上前,围在他们夫君的身边,关切地擦去苏云嘴角的酒痕和泥点。
三人都是满目通红,看着苏云的眼中充满了心疼。
不管别人信不信,她们内心却是更加坚定。
她们的夫君,一定没有偷题,因为她们记忆之中的苏云,配得上所有荣誉。
“顺着能背,倒着也能背,从中间开始也能背,如此熟知,还需要偷题吗?”有人喃喃出声。
可这一声,就好像是丢入水中的石子。
一句话激起千层浪。
“要是我能背的这么熟练,我觉得我也有机会拿到案首之名!”
“那,难不成苏云是冤枉的?”
“可是证据不就在那里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先别急,罗学究还没说话呢。”
这一刻,这场比试的胜负已经不重要了,所有人都只关心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