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大虞的人还是太少了。”秦骁感叹的道。
其实大虞发展到现在,人口已经直逼一个亿,这是户部有据可查的数据。
但是因为土地兼并等原因,很多的隐藏户口并没有被人知晓。
当然,这也是古代的弊病,因为书生可以免税,所以很多农户养不起土地便把土地捐献给了书生,这也让大虞的人口都隐藏在暗处。
毕竟大虞的税制都是按照人头收取的,只要把户口隐藏起来,再投献给读书人,农户就不用缴税了。
当然,这也跟大虞的税制有很大的关系。
但想改变这些非常困难,毕竟朝堂之上的众多官员可都是免税大户。
秦骁虽然心有不甘,也只能徐徐图变。
毕竟大虞的官员大多都是读书人,而现在的知识还只被少数人掌握。
所以,想要断了这一切必须要从读书人下手。
“算了,你们下去吧,朕要思考一些事情。”
看二人离开,秦骁偷偷地跑了皇后那里看看孩子。
然后又跑去永安公主那里
……
随着西域城的建立,大虞从中收取了不少的商税。
这让户部尚书乐得嘴都合不上了。
之前每到皇帝用钱的时候他就急得恨不得跟人拼命,可到了现在看见白花花的银子,他却
变了一个模样。
“这西域城建的就是好,现在根本不用担心国库空虚了!”
而秦骁自从开完了朝会后根本闲不住,不顾大臣的阻拦又跑到了工厂视察。
现在的工厂各种的配备已经完善,产量也在逐步地提高。
而新建的棉服工厂因为新的技术已经学到,所以正稳步地提高着产量。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秦骁目送着远方。
他回京的时候没有通知别人,而是偷偷地跑到了陈安的宅子。
陈安处理完户部的事情,回到家中,本来想着看看自己的孩子。
可万万没想到孩子没看上,就被仆人直接叫到了书房。
“陛下,你怎么会在这里?”
陈安笑呵呵地说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秦骁看了自己的产业步步向好,也乐得跟陈安聊天。
“不知您悄悄地进京,是有何要事啊?”
“朕还真有个事跟你商量。”
接着,二人就在书房中商量了起来,就连饭都是陈安的人送到书房当中去的。
秦骁回京后的第二周。
正临大朝会,每一个官员都将自己准备上报的内容准备好,预备在大殿之中陈述以期望获得皇帝的赏识。
只不过皇帝秦骁虽然兴致勃勃地看着众位大臣上
报,但他脸上却一点笑容都没有,仿佛有什么事要出现一样。
所以仅仅五六位大臣上报了工作计划后,便没有人再说话了。
直到户部尚书陈安站了出来。
“臣陈安,有事启奏。”
见到陈安出面,秦骁的眼神突然亮了起来。
大臣们见状,纷纷质疑,这难道是皇帝跟陈安商量好的事?可最近一段时间皇帝回来之后就陪着皇后和永安公主,并没有召见大臣啊?
“大虞现在四海升平,弗朗基人被赶走,匈奴被灭,一切蒸蒸日上,但隐忧不少。”
陈安平静地说道。
只不过此话一出,立即引起了众人的热议。
“胡闹。”吏部尚书站出来说道。“现在大虞蒸蒸日上,还有何隐忧?”
“请问大人,您可知全国人口几何?多少土地?收税的又有多少?免税的又有多少?”
陈安毫不客气地回道。
“这……”
吏部尚书根本答不出来,毕竟这都是户部的责任,他只负责官员的升迁和人员的调动。
“大虞户口一千千万,但隐户却无法统计,而且据臣所知,现在随着隐户越来越多,导致农税越来越少,已经被商税赶超,如此下去,恐怕大乱将起。”
“胡说,陛下开创太平盛世,尔等自应用心辅
佐,放言大乱,你该当何罪?”
作为六部之首,吏部尚书一般不愿多说,但陈安将目标直指读书人,这是他忍受不了的。
毕竟谁都知道,读书人免税自古以来就是铁律。
而正是因为免税所以很多农户不种地反而将土地投献给读书人,这样减轻了负担也让大量的农户变成了隐户。
难道陈安是要搞事情?吏部尚书不愿给他这个机会。
“禀报圣上,据查全国30%的土地被免税,现在随着土地兼并越来越重,农户已经不负其重,如果长此以往,必将出现大乱。”
陈安没管吏部尚书,继续说道。
“哦?你可有证据?”本来毫无兴趣的秦骁突然间坐了起来。
虽然之前他就已经处理过土地兼并的事情了,但那时候朝中事务众多,改革的并不彻底,这一次他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接着,他让张永接过陈安手中的数据本看了起来。
得益于秦骁推行的记账本,现在的户部变得越来越喜欢用数据说话,所以这个本上的内容非常的直观,哪怕不懂秦骁也能看出这里面的危机所在。
毕竟来自前世的记忆,秦骁直到大多数王朝最后走向灭亡的原因大多是土地兼并,开朝的时候因为人口减少,土地足够
使用,所以只要老百姓吃饱穿暖就一定会迎来盛世。
可到了王朝的末期,大臣及相关的读书人大量地兼并土地,导致很多农户失去生计,到了最后农户无法生活只能一走了之。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不可否认,土地兼并绝对是罪魁祸首。
“混账,朕之前提过的商税你们支支吾吾不愿实行,可这土地兼并呢?”
“一个个站在那里号称股肱之臣,可实际上呢?每个